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心无一事四山高,火色驱寒助敝袍。


坐处始知行处险,静时方觉动时劳。

冷落无声渐入怀,不知身已被云埋。


分明初爱听流水,此意全非听水佳。

铁桥穿过乱层云,万叠山形下界分。


翠色最宜高处见,水声偏好夜深闻。

博望当年漫泛槎,此生萍梗是无家。


谁言华表堪闻鹤,那见人间可驻霞。

寻常石面看流瀑,散雪霏霏溅衲衣。


何似夜寒千仞上,耳根无力意根微。

灵药无根岁岁肥,老人峰下长新薇。


王乔不带神仙骨,空向山头坐不归。

纵使神仙听亦难,难将此意与人看。


可怜易水无端甚,忽为荆轲万古寒。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


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五色文禽出洞来,七金山上版图开。


秦皇汉武虚劳甚,错听昆明有劫灰。

漫撒珍珠落绮罗,如今金谷恐无多。


天边若得同流水,牛女经秋莫渡河。

吟猿歇后万风收,默对禅心彻夜流。


即使锦堂千岁在,也应歌舞罢秦楼。

峰头午夜气冥冥,春树千年万壑平。


远瀑飞奔当杪下,一回听胜百回听。

立立空青明返照,遥遥行迈了崔嵬。


身轻欲逐云飞去,机尽从知鸟不猜。


四际莫遮天活脱,百年何幸此徘徊。

未应时命固相违,千里遨游久不归。
已占龙头承紫诏,更蕲马首赐朱衣。
尘沙客路牵愁远,泉石家乡入梦稀。
壁削云浮万丈梯,清都近夏尚凄凄。
沧溟日浴扶桑外,衡石花开建木西。
望入楼台知海蜃,坐闻风雨报天鸡。
吴家楼上飞云还,万里罗浮在此间。
别后君曾呼白酒,梦中吾每驻青山。
已知慧远新开社,愿学刘伶善闭关。
扶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
蛮风万古吹不化,中有元气常氤氲。
造化之手信幻极,四海不作雷同文。
天阔浮云远,因风卷白衣。
流阴兼水净,寒影度江微。
不受歌声遏,先将别思飞。
山云海雾寒蒙蒙,赤乌飞起扶桑东。
长空百度金蛇战,嫦娥闭却广寒宫。
海波烨烨漾火轮,翠壑青崖半欲焚。
回车出古洞,振策登石楼。
丛林开复闭,曲径阻旦修。
扳萝寻去路,藉草酌分流。
结庐何事栖碧山,云林景物异尘寰。
飞楼竟日浮空翠,独坐层轩意自闲。
选胜逢君遇亦奇,来游草木许先知。
云生岩畔飞常入,月到潭心想更宜。
清啸似依黄鹤岭,灵湫堪注白莲池。
十亩烟霞覆短墙,中开三径引求羊。
琴尊自美谈玄宅,宾从时过醉白堂。
台倚高云临大野,池通新水着浮航。
留滞乡园久,无心更出山。
圣人方罪己,逐客岂投闲。
未敢终违世,何妨更抱关。
浮云聚散本无期,一上高台入望思。
何限停杯心里事,多因极目倚阑时。
烟波浩渺接平芜,天为何人豁五湖。
此地由来争者少,苍生四海望难孤。
灵洞纡回有伏龙,郁葱云气日相从。
他时更待为霖雨,八表沾濡泽自浓。
薜萝深径敞幽居,暇日琴尊亦自娱。
时向竹间留二仲,岂缘日涉但篮舆。
别馆临池锦绣开,荷衣多在此中裁。
凭阑绝爱清难染,避暑何妨数举杯。
荜门蓬径隐烟霞,草就玄经自一家。
载酒许人时问字,不知谁复似侯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