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高亭新筑冠鳌峰,眼力超然信不同。


肤寸油云泽天下,大千沙界纳胸中。


春游到处群花拥,夜宴欢时百榼空。

蜀天向腊寒未极,倚槛绵睇亭皋分。


一萍团红江上日,数盖淡白楼头云。


杯中竹叶与谁举,笛里梅花那忍闻。

前日作诗题大概,亭前小景亦堪题。


绿杨树下茅三架,白水田头菜两畦。


似酒新鹅初泛浦,如孩黄犊试牵犁。

苕溪霅溪磨青铜,南山北山无数峰。


不知当用几钱买,罗列乃在君窗中。


属官属私置莫问,但办一榻眠清风。

丞相园林景物繁,花亭那更得跻攀。


平看溪上千寻木,不数城南万叠山。


歌舞恍如银汉外,笑谈常在碧云间。

高亭云锦绕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


山影酒摇千叠翠,雨声窗纳一天秋。


襟怀洒落景长胜,云影空明天共游。

东武名园数贺家,更于高处望春华。


深红浅白知多少,直到南山尽是花。

我为莼鲈得得来,三高亭上且徘徊。


老来心事无机械,寄语群鸥勿浪猜。

不受尘所浊,应无物与齐。


一天秋月爽,千嶂晓云低。


汲水瓢堪饮,乘风杖独跻。

山城微雨夜生凉,月上山头喜复光。


荆棘已除当日秽,桂兰新放九秋香。


岩花带笑留人醉,野鹤忘机见客忙。

每泛西湖不忍还,高亭数叠出云间。
如今回至高亭路,却望西湖数叠山。
水仙要我小迟留,探借五湖风雨秋。
三万顷波融一鉴,八千里客只孤舟。
望迷渔荻荒寒境,思挟琴高汗漫游。
一棹松江朔雪饕,椒浆曾此酹三高。
远游借与薰风便,伟观还如昔日遭。
唤起玉龙嘘雾雨,饶教彩蜺战云涛。
千顷飞花特地寒,又随渔艇泊苍湾。
三高问讯来何巧,趁得冰湖看雪山。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见高亭只见名。
想像岂能胜一览,登高安得快双明。
大龙湫下听雷吼,白石岩头看日生。
野酴醾发气薰然,睡起时惊雪入船。
安得鸱夷三百乘,空令馋客口流涎。
苍苍黄叶满闲亭,门对南山数点青。
过客不知兴废事,犹言汉县是高亭。
三年瘴雾变朱颜,偶款柴荆欲闭关。
只觉山川皆海外,不知身世尚人间。
秋风白卷寒沙起,落日红依估舶还。
吴江未到意先倾,杳杳渔歌醉里听。
霜晚人家千橘熟,秋晴江上数峰青。
鱼缘香饵吞残钓,鹤趁归帆下远汀。
莼脆鲈肥酒细倾,浩歌悲壮欲谁听。
沈迷簿领头将白,弹压江山眼自青。
鱼跃紫鳞冲苇岸,鸥翻白雪下沙汀。
山亭十月晏温朝,倚槛一声婆饼焦。
舌涩力微寒气早,不成清亮却成娇。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
杖屦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稚子山妻伴老翁,重阳寻遍菊花丛。
明年把酒知何处,却忆高亭是梦中。
四望山头老比丘,笑他思大浪经由。
巧将三十三天好,都向青云青处收。
金翅远投云际歇,银河低绕砌边流。
野烧无踪知几年,故亭遗址尚依然。
巍巍稳据山千仞,渺渺前当水一川。
地展云衣深固护,天回松盖巧周旋。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
秋露何太皎,秋月何太明。
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