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别馆分周国,归骖入汉京。


地连函谷塞,川接广阳城。


望迥楼台出,途遥烟雾生。

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横启纸窗虚。


造门已惯非缘竹,据案相忘况有书。


徐孺每劳悬木榻,陶潜何必爱吾庐。

柳丝柳丝长复长,虽长难系紫鸳鸯。


鸳鸯飞逐落花去,使我攀丝空断肠。


使君欲执鸳鸯鸟,来向东湖临浩渺。

幽卧不知觉,窗悬寒日初。


矧伊夜来雨,溪声到吾庐。


故人挽我出,忽枉天际书。

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


营基切城角,列础出树杪。


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

功业临淮异姓王,金戈时照赤心光。


已教壁垒传精采,便使乾坤属圣皇。

天为社稷启西平,手系胡王不计名。


尚许推心销异物,岂烦笞背伏中行。

阴山胡涕古难销,北阙王头今载枭。


诸长仍归天可汗,单于那得更称骄。

千年雪耻事何如,十载人寰气颇舒。


已向羊城收狡窟,更从龙塞觅狼居。

文子文孙复故家,周宣汉武未全遐。


髡头几辈同崩角,秉钺何人独树牙。

谁驱封豕并蜉蝣,直抵黄龙是尔俦。


粟末河边胡气竭,金微山表汉威留。

东日还迎旦旭来,南云几向夜郎开。


天回鬼井通牛野,地转牂牁接汉台。

砂碛新庭取次犁,天山古锷问谁携。


今冬淑气东西满,二永鸿名一代齐。

立马何年续旧铭,安龙一旅动初硎。


且看丽日飞南诏,自有光天映北冥。

臊狗休夸曳落河,金乌重驻鲁阳戈。


混同江北笳声绝,三一溪南喜气多。

短长昼夜岂须惊,长与天清与地宁。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

每愁仲夏多溽暑,更逢今岁少南风。


身无台榭可独处,眼到山川便不同。


直从月令高明处,参透中庸问学功。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


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


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

漠漠春云晓树苍,江东门外着归航。


三年灯火金陵旧,二月风涛玉峡长。


乡国高垣遮牡蛎,野田新课入禾粱。

金莲山上高明所,燕坐居肰见八荒。


虎斗龙争俱寞寞,鸢飞鱼跃自洋洋。


汉唐事往江山在,濂洛人游草木香。

有客学清净,喜为林下游。


兹轩高且明,驻策同其休。


目界既朗彻,心官欣自由。

一轩华榜揭高明,檐角昭昭挂日星。


鸥鹭翩翻下空渚,云烟时复起中庭。


长萝却覆鲛绡帐,远岫争开翡翠屏。

羁客厌卑湿,登轩喜高明。


红日檐下度,白云窗半生。


并吞山川秀,映带楼殿平。

世人孰无累,贵彼方外人。


超然云霞趣,迥脱生死轮。


周也漳南释,开轩瞰漳滨。

史君送客陟高台,天宇澄清四望开。


一字横空霜雁去,两眉分碧楚江来。


庙堂孰是调羹手,郡国犹淹济世才。

一窦春泉贯晓溪,水光涵物见纤微。
波凫泛泛骚人卜,风蝶翩翩佛助飞。
雨足旧兰穿畹出,饵香鲜鲔压钩肥。
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体微。
蛙怒爱为先雨叫,燕轻多作逆风飞。
印波鸾鉴新荷小,碍路犀簪早笋肥。
悔倚危栏望夕霏,临高无事亦依依。
天长去鸟几时返,风罢孤云何处归。
一世功名惭击节,百年耕凿愿忘机。
济渠冰解逗奫沦,花柳兼催近郭春。
城外天形低合野,水边楼影倒倾人。
趁晴鱼意双游乐,助闹禽声百种新。
杨柳江头星宿疏,呼船梢子散林乌。
烟横云卷树出没,天澹波平山有无。
稚子总参三洞箓,病躯长佩五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