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只惯娇痴不惯愁。
离情浑不挂眉头。
可怜恼尽尊前客,却趁东风上小舟。

手种梅花三四株。
要看冰霜照清臞。
朝来几朵茅檐下,竹外江头恐不如。

谡谡东风作雨寒。
无言独自凭栏干。
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

蜂蜜酿成花已飞。
海棠次第雨胭脂。
园林检点春归也,只有萦风柳带垂。

镂玉裁琼莫比香。
娉婷枝上殢春光。
风流别有千般韵,割舍昏沈入醉乡。

落魄东吴二十春。
风流诗句得清新。
今年却恨花星照,再见温卿与远真。

一曲清歌金缕衣。
巧佼心事有谁知。
自从别后难相见,空解题红寄好诗。

宝篆烟消香已残。
蝉娟月色浸栏干。
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

睡觉扶头听晓钟。
隔帘花雾湿香红。
翠摇钿砌梧桐影,暖透罗襦芍药风。

牙领番腾一线红。
花儿新样喜相逢。
薄纱衫子轻笼玉,削玉身材瘦怯风。

梁上双双海燕归。
故人应不寄新诗。
柳梧阴里高还下,帘幕中间去复回。

四壁图书静不哗。
里湖深处隐人家。
斑衣自斗百家彩,乌帽亲裁一幅纱。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待月高。

但南无北。
费尽丁宁舌。
说与天涯行不得。

敛束檀心吐半丝。
迟回妆靓暗香吹。
绿窗独倚珠千泪,团扇斜窥玉一规。

锦国春从恨里裁。
云安涪万浅深开。
山头万片□芳影,枝上三更结怨胎。

剪破流光不自持,空梁忽并玉差池。
荒城不识春风面,已是人家插柳枝。


蓬户小,草檐低,莫寻珠箔问香栖。

燕子嗔帘不上钩,碧天有恨笑牵牛。
今生只道圆如月,小别犹惊冷似秋。


天易老,水空流。

偏爱沉吟白石词,只缘魂梦惯幽栖。
扁舟一片长桥影,依约眉山压鬓低。


无限好,付将谁。

衰病逢辰强举觞,倚阑高处怯流光。
曾无瘦菊酬佳节,看尽归鸦掠夕阳。


尊未暖,意先凉。

憔悴空山听雨人,三湘清怨入微颦。
玉纤轻点花疑瘦,钏重慵移叶未伸。


芳佩冷,露痕新,微波何事误灵均。

横海青峰占小楼,邻家爆竹动离愁。
一年客里将除夜,万里荒波不系舟。


黄石约,赤松游,古人志事等闲酬。

素玉朝来有好怀。
一枝梅粉照人开。
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麝发雕炉小袖笼。
天教我辈此时同。
橼经雪重香方满,菊到秋深色自浓。

可是相逢意便深。
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内三更夜雨衾。

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
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鸣蝉饯夕阳。
 


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
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

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


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


岭头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沈。

处处蝉声咽柳亭。
隆隆日午正当庭。
莲香有水红妆倩,竹粉无风翠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