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


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


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

野水弥漫欲涨川,稻云烘日更连天。

定无适粤千金橐,可买临江九段田。

黄犊眠边高树荫,白鸡啼处远炊烟。

五月黄云全覆地。
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
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


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

天来紫府人非世,山到黄云草亦香。


桃雨坠红春事晚,竹风摇翠午衣凉。


鸟鸣独树溪当面,樵语千峰路更傍。

联辔敲推入,溪桥风袂斜。


两莺鸣并树,一路转三叉。


紫府千回梦,青春二月花。

万丈黄云千丈山,金粟花开不等闲。
吁嗟乎金粟丈人,与尔同岁阑。

木犀金粟散天香,在秋之季庐山阳。


湛生期我上游庒,移根千丈黄云冈。


万丈黄云千丈山,金粟花开不等闲。

系艇黄云下,黄云几度歌。


登高云压帽,度密雨沾蓑。


瀑涧宵鸣瑟,山花昼拥罗。

吾宗两才子,世乱身不免。


绝怜华亭鹤,竟类东门犬。


客行因吊古,寒日下荒坂。

志欲钻研探本原,圣言争柰远如天。


爬沙愧我迟而钝,穿石输君敏且专。


方识立身须广大,也知去道每轻儇。

及门桃李已成阴,不是仍弹古调琴。
文采一堂增特色,弦歌编邑发新音。
浮沉宦梦魁冈冷,去就香缘肄水深。
垂老风情顾盼豪,诗才更与寿争高。
欲栽后学肩吾道,须仗先生教尔曹。
酒畔逢君开笑口,花前泥汝吮吟毫。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
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
苔藓侵阶绿,荼蘼压架香。
诗编旅吾前,火齐间木难。
读书二十载,勖哉师阿瞒。
相期籋正始,可但黄初间。
诗名千古杜陵翁,身不胜穷道不穷。
编简湛酣君有味,江山弹压我无功。
稚凉庭院梧桐雨,晚照陂塘蓼荻风。
大士当年密行成,山居黄色有云生。
黄云已共斯人去,飞阁犹为此地名。
欲到尘埃先摆落,纵观气象亦峥嵘。
人悦禅翁巧结庐,更营飞阁取幽虚。
溪山雨后翠欲活,棂槛风来清有馀。
龙象几年成佛界,猿猱深夜杂僧居。
娄有史君子,分甘草泽居。
昔曾青城游,袖秘玉函书。
质性既厚朴,幼怀乡曲誉。
积雨初睛日满关,杖藜看到几名山。
公能远览休辞远,我是闲人不厌闲。
紫壑擎霄频属望,苍松倾日可容扳。
缥缈如闻鹤到呼,黄云精爽谩云无。
不乘邺下双凫舄,定泛西来一叶舻。
瞻拜几回增感慨,严慈随念满江湖。
仙城瞻昧爽,宿霭傍林开。
翠重云连径,光涵玉映台。
疏星萤共照,轻露叶还堆。
忆昔逢君雪正飘,共趋北极望璇霄。
画楼夜永曾分局,绮陌春寒早并镳。
粤海风烟成阻绝,吴门寇盗未全消。
结发曾登翰墨场,独怜留滞卧江乡。
家传美锦人争羡,手握灵珠夜有光。
燕市久悬收骏价,关门谁识弃繻郎。
蜡屐多时制始成,好山须伴好人行。
风流未敢轻前辈,歌咏还思逐后生。
黄菊不嫌秋色老,苍烟随变晚山青。
紫薇开盛菊开初,老兴无如九日何。
小憩松阴风落帽,剧谈时事口悬河。
山斋葵藿聊添饮,野鸟笙簧对客歌。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
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
苔藓侵阶绿,荼蘼压架香。
白沙芳迹重徘徊,试上先生旧钓台。
嘉会楼前花拂路,小庐山外月如杯。
使臣去后半荒草,鸟鹊啼时惊落梅。
谁知波浪满前途,到处闻来消息殊。
水浅沙寒鱼不饵,停舟晚薄客心孤。
风吹古径花盈树,水满长江月在湖。
荒榛迷远道,潮长海鸥稀。
休讶逢人少,应知与世违。
桃源悲路渺,紫水亦相依。
深山深不极,地道远黄云。
姓字迷幽帅,笛声何处闻。
正襟无是伴,危坐若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