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琳宫窈窕碧峰隈,历尽巉岩更上台。


不见踏花骢焉至,虚看送酒白衣来。


山中泉石谁相赏,天末烟云望屡回。

宝地风尘绝,琳宫日月偏。


雁来还绕塔,龙去尚留泉。


户里天花落,空中梵乐传。

山深人不到,仙侣暂相从。


金马联骢马,晴峰映雨峰。


竹屿今栖凤,花潭旧伏龙。

十斛明珠颗颗圆,骊龙光射草堂前。


论心不为钟期在,廿载震旦抱绝弦。

散发垂竿大海东,羊裘无计掷西风。


雌黄政尔须贤辈,一扫浮名万累空。

昌黎漫诧蚍蜉横,中散休嗔蝘蜓豪。


濩落乾坤元我辈,纷纭月旦任儿曹。

珍重双鱼到草堂,暮云春树话偏长。


仙山咫尺携家近,满把青刍饭石羊。

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

姑恶声催雨不来,暑云空际只崔嵬。


投鞭得地古佛刹,看竹满窗风叶堆。


百岁可堪轻日月,一官才得便尘埃。

三月江南好风日,得意看花马蹄疾。


颇怜西蜀之名花,烂熳娇红逞仙质。


丽脸犹嫌繁杏艳,柔丝已学垂杨密。

人静台深思独幽,读书兼律足销忧。


雨饶石壁苔花厚,日午砖阶树影稠。


客子光阴过四月,乡园桑梓梦孤舟。

风暖鸟声喧,隔坞闻人语。


盘云拾堕樵,晨昏自来去。


深山多虎狼,同心邀伴侣。

爱听江湖调,沧浪第一声。


桃花新水浪,摇动楚王城。


得鱼沽酒处,风雨更多情。

瀑布下匡庐,倚天垂玉柱。


潇潇六月寒,坐对白龙舞。


幽人送目馀,新添夜来雨。

蒲牢吼萧寺,明星出东方。


动息各有会,随风远飘扬。


唤起巫山梦,缥缈赋高堂。

将军骑白马,朝出西门道。


初日射旗竿,秋风动原草。


问君此何之,鞍马甚光仪。

断简残编已可披,排签插架有馀师。


五三载籍多为贵,九百虞初小不遗。


润屋殊非阿堵物,传家自是宁馨儿。

往闻澹庵评乡贤,有朋曰项如篪埙。


是非褒贬乃枝叶,孝友忠信为本根。


姓名不愿唱上第,诏旨特许旌高门。

君不见汉京辟雍载黄图,博士直舍三千区。
分行数百曰槐市,下有诸生讲唐虞。


又不见本朝肇启迩英阁,稽古隆儒号经幄。

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


吟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

林边竹枝子,问法即心王。


气挹千山秀,风吹万室凉。


灵泉通润泽,幽鸟恣徊翔。

昨夜天文静,重云宿少微。


客游还不值,人事故多违。


照月双泉落,凌风一雁飞。

秋风入野凉,吹散菊花芳。


万里无人处,千枝只自香。


风流忆彭泽,时节念重阳。

墓山刚到暮春时,老眼吟看却似痴。


诸子偶来依此地,几人真解浴乎沂。


肴烧野笋初穿径,鱼戏新荷已贴池。

漓江悠悠向东注,崇冈盘回如凤翥。
城西一曲藏深坳,中有幽人读书处。


书中奥义谁能寻,茫茫玄壤同高深。

三间柿叶万株蕉,写尽群书更写骚。


半世青毡甘冷淡,数茎白发任飘萧。


韩欧门下源流远,李杜坛前勋业高。

苍峰倚重霄,万古色不改。


神龙去已远,踪迹隐然在。


石面常出泉,土脉本通海。

出城霜霰侵衣冷,入寺云山掠眼明。


幸有青钱沽白酒,得闲行处即闲行。

岩边茆屋出林梢,乱石支床雪半消。


拗得松枝重洒扫,壁间犹挂旧时瓢。

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


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