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胆巴碑)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撰并书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
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凡八奏。
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
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
臣孟頫预议,赐谥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
既奏,有旨:于义甚当。
谨按: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受名胆巴。
梵言胆巴,华言微妙。
先受秘密戒法,继游西天竺国,遍参高僧,受经律论。
繇是深入法海,博采道要,显密两融,空实兼照,独立三界,示众标的。
至元七年,与帝师巴思八俱至中国。
帝师者,乃圣师之昆弟子也。
帝师告归西蕃,以教门之事属之于师,始于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作诸佛事,祠祭摩诃伽剌。
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
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
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
龙兴寺建于隋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
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于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
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
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
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以覆之。
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
繇是龙兴遂为河朔名寺。
方营阁,有美木自五台山颊龙河流出,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与阁材尽合,诏取以赐。
僧惠演为之记。
师始来东土,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即礼请师为首住持。
元贞元年正月,师忽谓众僧曰:将有圣人兴起山门。
即为梵书奏徽仁裕圣皇太后,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主其寺。
复谓众僧曰: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
用召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
香华果饵之费,皆度我私财。
且预言圣德有受命之符。
至大元年,东宫既建,以旧邸田五十顷赐寺为常住业。
师之所言,至此皆验。
大德七年,师在上都弥陁院入般涅槃,现五色宝光,获舍利无数。
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
臣孟頫为之颂曰:师从无始劫,学道不退转。
十方诸如来,一一所受记。
来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
演说无量义,身为帝王师。
度脱一切众,黄金为宫殿。
七宝妙庄严,种种诸珍异。
供养无不备,建立大道场。
邪魔及外道,破灭无踪迹。
法力所护持,国土保安静。
皇帝皇太后,寿命等天地。
王宫诸眷属,下至于含生。
归依法力故,皆证佛菩提。
成就众善果,获无量福德。
臣作如是言,传布于十方。
下及未来世,赞叹不可尽。
延祐三年□月立石。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赵孟頫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