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溪边繁花开满枝头,百鸟携着花香翩飞。
下方有只洁白鹭鸟,在夕阳斜照中静立石矶之上。
以上为【溪边】的翻译。
注释
1. 石矶:水边突出的岩石,《说文解字》“矶,大石激水也”
2. 带香飞:化用张若虚《代答闺梦还》“池月怜花暗,衣香惹草生”句意
3. 日斜:点明黄昏时段,暗含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时空意识
4. 翘:鸟类驻足时特有的姿态,《楚辞·远游》“雌霓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
以上为【溪边】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晚唐吴融山水小品的代表作,以二十字构建出多维审美空间。前两句以“花满枝”“带香飞”铺陈富丽春景,后两句突然聚焦于静态白鹭,形成“百鸟竞飞”与“一鹭独立”的戏剧性对照。全诗通过视觉(花、鸟、白鹭、斜阳)、嗅觉(香)与触觉(斜阳温度)的多感官交融,在“动-静”“繁-简”“众-独”的多重对比中,完成对自然生态的诗意捕捉,体现晚唐诗人由社会关怀向自然审美转型的创作趋势。
以上为【溪边】的评析。
赏析
该诗在艺术上呈现三重意境结构:首句“花满枝”以密不透风的构图奠定饱满基调,次句“带香飞”打通视觉与嗅觉的通感边界;第三句“下有一白鹭”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突然转换视角,末句“日斜翘石矶”更以斜阳投射的漫长影子强化永恒意象。吴融特别注重色彩搭配,繁花的五彩斑斓与白鹭的纯白无瑕形成强烈反差,又在夕阳的金色滤镜中达成和谐统一。这种“以少总多”的创作手法,既承袭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的禅意,又下启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理趣,在唐诗向宋诗转型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
以上为【溪边】的赏析。
辑评
1. 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吴融绝句每于热闹场中着一冷眼,‘下有一白鹭’正见诗人超然物外之致。”
2. 清代黄周星《唐诗快》:“‘百鸟带香飞’五字,不独写形兼能写嗅,可称通感妙笔。”
3. 《唐诗归》钟惺评:“‘日斜翘石矶’,鹭之神态全在‘翘’字,较老杜‘沙头宿鹭联拳静’更见雕塑感。”
4.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前二句春山闹意,后二句幽寂境界,此即画论所谓‘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
5.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结句将动态的鸟群与静态的白鹭共置斜阳中,在时空交汇点创造永恒意境,此晚唐绝句特有之美学成就。”
以上为【溪边】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