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瞿塘峡中细雨迷蒙整日清寂悠闲,一叶扁舟仿佛坠入天然画图之间。
纵然有万支精巧的画笔,也难描绘瞿塘峡两岸的雄奇山色。
以上为【瞿塘峡】的翻译。
注释
1.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首,以险峻著称
2. 竟日:整日
3. 扁舟:小船
4. 真落:仿佛落入
5. 玲珑笔:精巧的画笔
6. 难写:难以描绘
7. 蒙蒙:细雨迷蒙貌
8. 两岸山:特指瞿塘峡两岸赤甲、白盐二山
9. 万管:极言画笔之多
10. 画图间:指自然景观如画
以上为【瞿塘峡】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展现瞿塘峡的壮美奇观。前两句以“蒙蒙”细雨营造空灵意境,将现实景致升华为“画图”意象;后两句突发奇想,以“万管玲珑笔”的极致夸张反衬自然造化的不可摹写。全诗在“可入画”与“难写山”的矛盾张力中,既完成对自然伟力的礼赞,又暗含艺术创作中“意到笔不到”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瞿塘峡】的评析。
赏析
张问陶作为性灵派代表诗人,此诗彰显其“天籁自鸣”的创作主张。首句“竟日闲”以主观感受打破传统山水诗的雄浑范式,用蒙蒙雨雾消解三峡的险峻本质。次句“真落”二字妙绝,既暗示舟行峡中的垂直落差感,又完成从现实到艺术的心理转换。后两句突发议论,“便将”与“难写”构成强烈转折,在否定绘画可能性的同时,恰以诗语突破视觉艺术的局限。全诗通过“雨朦胧—舟如画—笔难写”的递进结构,最终抵达“不写之写”的至高诗境,与严羽“羚羊挂角”之说遥相呼应。
以上为【瞿塘峡】的赏析。
辑评
1. 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船山诗天才超逸,‘便将万管玲珑笔’二语,赤甲白盐俱为减色”
2. 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难写瞿塘两岸山’七字,真写尽峡中神理”
3. 近代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船山峡中诗,能以空灵写险峻,此首尤得画禅三昧”
4. 钱仲联《清诗纪事》:“‘扁舟真落画图间’化险为夷,是性灵派咏山水独到处”
5. 刘扬忠《张问陶诗歌菁华录》:“后二句暗含艺术真实与自然真实之辩,具现代美学意识”
以上为【瞿塘峡】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