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不再侍奉王侯将相,也懒于撰写官样文章,
时局危难之际,何处去寻真正的治国栋梁?
待到他年收拾起瑶琴与书卷归隐山野,
定要与君一同笑傲林泉,自在徜徉。
以上为【和移剌继先韵二首其二】的翻译。
注释
移剌继先:耶律楚材友人,契丹族,生平不详,当为诗人唱和同侪。
不事王侯:化用《周易·蛊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表达拒绝出仕之志。
属文:撰写文章,特指官场应制文书。
元勋:本指开国功臣,此处喻指能力挽狂澜的治世贤才。
琴书:象征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乐琴书以消忧”。
林泉:山林泉石,代指隐居之地。
以上为【和移剌继先韵二首其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耶律楚材酬答友人移剌继先之作,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时对功名的淡泊与对隐逸的向往。前两句以“不事王侯”“懒属文”表明疏离权势的态度,又借“时危无处觅元勋”暗含对时局的忧思;后两句以“收拾琴书”“笑傲林泉”勾勒理想中的超脱生活,末句“我与君”更显知己同怀之契。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在元初动荡背景下,折射出文人既心系家国又渴望精神自由的矛盾心态。
以上为【和移剌继先韵二首其二】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简淡笔触勾勒出元初文人的典型心境。首句“不事王侯”奠定全诗超脱基调,次句“时危”一词却暗藏忧世之情,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后两句笔锋转向归隐之志,“收拾琴书”暗含对文人身份的坚守,“笑傲林泉”则以洒脱之语化解前文的沉郁,末句“我与君”更将个人情怀延伸为知己共勉。耶律楚材作为契丹皇族后裔、元朝重臣,诗中“懒属文”与“觅元勋”的矛盾,实为其既辅佐蒙古政权又坚守文化本位的复杂心理投射。全诗在五言短章中融铸典实,气韵流转,堪称元代隐逸诗风的代表之作。
以上为【和移剌继先韵二首其二】的赏析。
辑评
清代顾嗣立《元诗选》评耶律楚材诗:“雄浑奇杰,动荡心魄,而闲适之作亦复清旷超然。”此诗正是其“闲适清旷”风格的体现。
《湛然居士集》附录李文田案语:“楚材身历辽金元三朝,其诗多寄慨之音,此篇‘时危’二字尤见其志。”
近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耶律楚材以契丹宗室入元,诗含双重视角,此作表面言隐,实藏用世之思。”
以上为【和移剌继先韵二首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