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为寻觅春色与送别春光,多次徘徊在曲江之滨。
眼前是一片野鸭鸥鹭嬉戏的水面,千年间这里曾弥漫帝王车驾的烟尘。
岸边的凉意随着众树荫翳而生,波光中的倒影追随着游人的脚步。
自然是游赏的人们在逐渐老去,年复一年却总有崭新的管弦乐曲在此响起。
以上为【曲江春】的翻译。
注释
曲江:唐代长安著名的风景区,位于长安城东南,是皇家与平民共游的胜地,以春日宴游闻名。
凫鹥:凫指野鸭,鹥指鸥鸟,语出《诗经·大雅·凫鹥》,象征自然野趣。
辇毂:皇帝车驾,代指帝王出行或宫廷繁华。“辇毂尘”暗指昔日的盛世喧嚣。
管吹:管乐器的吹奏声,指代曲江宴游时的歌舞升平。
以上为【曲江春】的注释。
评析
时空的双重维度:
诗中“一片凫鹥水”与“千秋辇毂尘”形成鲜明对比:自然之水亘古如新,而帝王功业已化为尘埃,凸显历史沧桑感。
人事与自然的对立:
“游人老”与“管吹新”的矛盾,揭示人类生命的短暂与世间繁华的永恒轮回。曲江的歌舞年复一年,但赏春之人已非旧客。
隐晦的批判意识:
通过“辇毂尘”的典故,暗含对历代王朝兴衰的反思,与杜牧“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的盛衰之叹一脉相承。
《曲江春》以简淡笔墨勾勒曲江春暮图景,在自然与历史、个体与时代的多重对照中,完成对生命易逝与繁华无常的哲学观照。全诗语言清丽而意境苍茫,既延续了唐代曲江题材的文学传统,又注入晚唐特有的衰飒之气,堪称唐代山水咏史诗中的精妙之作。
以上为【曲江春】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寻春/送春”的循环开篇,定下时光流转的基调。中间两联通过空间意象的铺陈,构建出历史与现实的叠影:
颔联横向展开空间画面:凫鹥戏水是自然之景,辇毂尘埃是历史遗痕,水面与尘土的并置暗喻繁华易散。
颈联聚焦当下游赏场景:“岸凉”暗示春暮萧瑟,“波影逐人”则暗含时光追逐生命的无奈。
尾联点睛之笔:将个体生命(游人老)与集体狂欢(管吹新)对立,道出盛世表象下人类命运的悲凉底色。张乔作为晚唐诗人,此诗实则借曲春盛景,抒写对唐王朝衰落的隐忧。
以上为【曲江春】的赏析。
辑评
《唐诗归》钟惺评:
“『千秋』五字冷峻,曲江兴废俱在言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
“以淡语写深愁,『游人老』三字刺心,正是说不尽曲江往事。”
现代学者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
“张乔此诗与杜甫《哀江头》神理相通,皆以乐景写哀,然杜诗沉痛,张诗含蓄。”
《唐诗鉴赏辞典》点评:
“『年年管吹新』反衬出生命个体的短暂,与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为【曲江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