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十年间在衡山北麓,驱驰马匹几度往还。
山色犹如旧日故交,牧童跟随马鞍同行。
俯身跪拜在长松之下,清晨时分泪流满面。
忆往昔松树初如拱抱,今已亭亭如盖树影圆。
白云归去尚在何时?日月流转如循环。
抬头仰望祝融峰巅,依旧倚靠着高天寒峭。
在此地百感交集,想要离去实在艰难。
以上为【展省龙塘有作】的翻译。
注释
展省:省视、祭扫,特指谒墓仪式
龙塘:张栻家族墓园,位于衡山紫云峰下
拱把:树木盈握,《孟子·告子》“拱把之桐梓”
团栾:树冠圆貌,古乐府“团团栾栾”
祝融峰:衡山主峰,传说祝融氏葬地
汍澜:涕泪纵横状,《后汉书》“泪下汍澜”
以上为【展省龙塘有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时空叠映手法构建理学家的生命观照。前四句通过“十年”“几往还”确立时间纵深感,将“山色”人格化为“故人”,体现万物一理的哲学观。中四句“俯伏长松”的仪式化动作与“拱把-团栾”的松树成长意象,形成生命历程的隐喻。后四句借“白云”“日月”的宇宙运行,最终在“祝融峰”的永恒与“百感集”的暂瞬间,完成天人关系的诗意沉思。
以上为【展省龙塘有作】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的深层结构体现三重对话:与先人的对话,“俯伏长松”的祭扫姿态暗含“慎终追远”的儒家伦理;与自然的对话,“山色故人”的拟人化与“牧竖随鞍”的田园景,展现“民胞物与”的理学情怀;与时间的对话,“拱把-团栾”的树木年轮与“日月转环”的天体运行,揭示“生生之谓易”的宇宙观。全诗在平实质朴的叙述中,将个人生命史融入天地大化,实践了张栻“察万事干变万化而皆逆知其所以然”的治学理念。
以上为【展省龙塘有作】的赏析。
辑评
清·全祖望《宋元学案·南轩学案》:“南轩《展省龙塘》诗‘念昔初拱把’四语,见格物工夫,与《孟子说》‘观物察己’之说相发。”
近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张栻诗素不雕饰,而《展省》篇‘白云归何时’二句,自然高妙,在宋儒诗中可谓逸品。”
当代·杜海军《张栻集校注》:“此诗作于乾道九年南轩守丧期间,‘矫首祝融’之结,与其《岳麓书院记》‘怀古励俗’精神相通。”
以上为【展省龙塘有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