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绘有八龙图案的祈福长生箓光彩照耀,
五彩绚丽的续命丝繁盛下垂。
(祝祷)亿万年国祚绵延,有赖于圣上睿智的谋略,
普天之下安康快乐,正逢这兴盛的时代。
以上为【御阁端午帖子】的翻译。
注释
御阁:指宫廷楼阁,此处代指皇帝。
端午帖子:宋代翰林院于节日时进献宫中,粘贴于阁门帐上的诗歌,多为五、七言绝句,内容以应景颂圣为主。
八龙:原指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八条龙,或东汉荀淑八子皆贤,称“八龙”。此处既暗合端午阳盛之象,亦喻指皇帝身边辅佐的贤臣,或帝王之德。
焜耀:光辉照耀。
长生箓:书写有祈福长生文字的神符。箓,道教的秘文符箓。
五采:同“五彩”,指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
葳蕤:草木枝叶繁盛下垂的样子,此处形容续命丝华美繁丽。
续命丝:端午节俗,以五彩丝线系于臂,传说可以辟邪延寿,又称“长命缕”。
睿算:圣明睿智的谋略。算,谋略。
万区:万方,指天下所有区域。
昌期:昌盛兴隆的时期。
以上为【御阁端午帖子】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夏竦为宫廷端午庆典创作的“帖子诗”,核心功能在于歌功颂德与节令祈福。全诗紧扣端午习俗与皇家气象,前两句以“八龙长生箓”与“五采续命丝”两种富丽堂皇的节令物品起兴,将民俗意象提升至皇家规格;后两句则直接转入对国运和君主的祝颂,“亿载延长”与“万区康乐”极写时空之广,以凸显“昌期”之盛与“睿算”之功。诗歌语言典丽精工,对仗严谨,气象雍容华贵,充分体现了宋代宫廷应制诗注重形式、辞藻和祥瑞气息的特点,但其内容不免流于空泛的套语。
以上为【御阁端午帖子】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宫廷文化的一个缩影。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意象的巧妙转换与意境的刻意营造上。
意象的宫廷化升华:诗人选取了“长生箓”和“续命丝”这两个典型的民间端午习俗意象,但通过“八龙”、“五采”等极具象征性的修饰词,将其完全宫廷化、祥瑞化,使其脱离了朴素的民俗本意,成为彰显皇家威仪与祈求国祚的符号。
对仗的精工与气象的宏阔:诗歌两联均对仗工整。“八龙”对“五采”,“焜耀”对“葳蕭”,“亿载”对“万区”,“延长”对“康乐”。这种精严的形式美,与所要表达的“亿载”、“万区”的宏大时空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了一个永恒、稳固、昌盛的帝国想象图景。
功能的实现:作为应制诗,其首要目的是颂圣。全诗无一字直接描写端午的龙舟竞渡或粽子等常见风物,而是将所有笔墨集中于渲染祥瑞气氛和表达祝祷之心,完美实现了其作为宫廷礼仪文本的社会功能。然而,也因此使得诗歌缺乏个人真情实感,流于程式化的歌颂。
以上为【御阁端午帖子】的赏析。
辑评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本朝夏英公(夏竦)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盛度),文肃曰:‘子文章有馆阁气,异日必显。’” 此条虽非直接点评此诗,但“馆阁气”一词精准概括了夏竦此类应制诗歌华贵典重、服务于宫廷的特点。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九:“夏竦《文庄集》中,多有端午、春端帖子诸作,词极工丽,为宫词一体之典范。” 此评点出其帖子诗“工丽”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宫词领域的典范地位。
《四库全书总目·〈文庄集〉提要》:“竦学赅洽,百家及二氏之书皆能通贯,故其文征引奥博,传写者不得其解,往往舛讹……其文章则词藻赡逸,风骨高秀,尚有燕许轨范。” 四库馆臣对夏竦整体文风的评价“词藻赡逸,风骨高秀”,亦可移评此诗语言富丽、气象高华的特点。
以上为【御阁端午帖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