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杨子湾头红蓼遍染秋色,水边矗立着亭台楼阁,树旁停泊着小小舟船。
一日之间乘着万里长风破浪前行,为了与你相会,我三度醉饮经过瓜洲。
以上为【江上逢郑南溟】的翻译。
注释
1. 郑南溟:诗人友人,生平不详
2. 杨子湾:指扬州瓜洲附近的长江江湾,古称扬子津
3. 红蓼:草本植物,秋季开淡红色花,多生水边
4. 长风破万里:化用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句意
5. 君:指郑南溟
6. 三醉:多次醉饮,既写实又寓豪情
7. 瓜州:即瓜洲,位于扬州南部长江边,古代重要渡口
以上为【江上逢郑南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秋日江景为背景,抒写与友人重逢的豪情。前两句用“红蓼秋”、“水边楼阁”等意象勾勒出明艳疏朗的江南秋色图;后两句笔势陡转,以“长风破万里”的雄浑气象,将舟行疾速与情谊深重巧妙结合。“三醉”既显诗人豪迈不羁的性情,又暗含对友情的珍视。全篇仅四句却兼具婉约与豪放之美,体现了明诗宗唐的审美取向。
以上为【江上逢郑南溟】的评析。
赏析
作为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此诗展现了其“诗必盛唐”的创作主张。首句“红蓼秋”以艳色点染秋意,突破悲秋传统;次句“楼阁”“舟”的并置,构建出立体江景。第三句化用李白成语而更显迅疾,尾句“三醉”既呼应唐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友情书写,又带宋人“醉倒须君扶我”的率真。全诗空间由湾头至瓜洲,时间压缩于“一日”,在尺幅间展现万里江行的壮阔,其“长风破浪”的意象成为明人追慕盛唐气象的典型表征。
以上为【江上逢郑南溟】的赏析。
辑评
1. 沈德潜《明诗别裁》:“空同七绝最得唐人气韵,此篇‘长风破万里’句雄浑直追太白。”
2. 陈田《明诗纪事》:“献吉此作神采飞扬,‘三醉过瓜州’五字写出平生豪态。”
3.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空同善用唐人成语而能自出新意,‘一日长风’句较原作更见江行之速。”
4. 王世贞《艺苑卮言》:“李梦阳七绝往往前二句绘景,后二句抒怀,此诗景情转换尤见匠心。”
5. 胡应麟《诗薮》:“明人学唐惟得其格者众,空同此篇兼得李杜之神,结句风流跌宕,直入盛唐堂奥。”
以上为【江上逢郑南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