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凿开山岭引湘江碧波奔流,
工程伟绩上应天象亦不多。
无数喜鹊在桥边静静伫立,
恰似天道运行跨越了天河。
以上为【咏史诗金义岭】的翻译。
注释
金义岭:指今广西兴安县境内灵渠段山岭
引湘波:指引湘江入漓江的灵渠工程
昭回:语出《诗经》“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指星辰光耀回转
鹊临桥:借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典故
天道:天体运行规律,暗喻帝王功业
以上为【咏史诗金义岭】的注释。
评析
此诗咏叹秦始皇时期开凿灵渠的壮举。前两句以“凿开山岭”的动感笔触勾勒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后两句突发奇想,将水利工程比作鹊桥横跨天河。全诗在历史真实与神话想象间建立诗意联结,既赞颂了“引湘波”的现实功绩,又通过“鹊临桥”的意象赋予工程以贯通天人的象征意义,体现唐代咏史诗“即史即兴”的创作特色。
以上为【咏史诗金义岭】的评析。
赏析
本诗艺术魅力在于三重意境的巧妙叠加:首句“凿开”以爆发性动词展现人力胜天的壮阔场景,次句“昭回”用天文意象提升历史事件的精神维度,后两句通过鹊桥神话的移植,将水利工程转化为连接天人的诗意象征。诗人尤其擅长空间造型——以“山岭”为纵向坐标,以“湘波”为横向脉络,再以“鹊桥”构建垂直空间,最终在“天道过天河”的超现实画面中,完成对历史伟绩的永恒定格。这种将实用工程诗化为神话原型的笔法,正是晚唐咏史诗“理趣化”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咏史诗金义岭】的赏析。
辑评
明·胡震亨《唐音统签》:“胡曾《咏史》诗虽显浅,然‘鹊临桥’句托喻灵渠,自有奇趣”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胡曾《金义岭》诗,视李商隐《筹笔驿》别是一格”
《全唐诗》编者评:“其《咏史》篇什,当时皆为儿童诵习,虽俚俗亦存妙想”
以上为【咏史诗金义岭】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