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缤纷桃李争艳自成花径,两岸晴日沙岸回荡马蹄。
远处水波映着落霞飘在萧寺外,孤峰残雪散落在断桥西。
栏杆半倚从青翠树林探出,斜望城墙与碧绿树丛平齐。
手持小扇身着薄纱歌声未歇,楼船已缓缓驶到百花堤。
以上为【西湖十咏】的翻译。
注释
成蹊:化用《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桃李繁茂引人驻足。
萧寺:泛指佛寺,典出李肇《唐国史补》,梁武帝建佛寺命萧子云飞白书“萧”字。
断桥:西湖地标,以“残雪”呼应经典景观“断桥残雪”。
睥睨:原指城墙,此处借指登高远望之态。
小扇轻罗:薄纱团扇与轻罗衣裙,代指春日游湖的仕女。
以上为【西湖十咏】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工笔手法勾勒西湖早春画卷,通过“桃李成蹊”“晴沙马蹄”展现自然生机与人间游兴的结合。中二联远近交错:“远水落霞”与“孤峰残雪”拓展空间纵深,暗含时光流转;“阑干半倚”“睥睨遥看”以人物动作点缀景致,静中见动。尾联“歌未阕”而“已到百花堤”,以未竟之声呼应倏至之景,暗喻春光易逝,余韵悠长。
以上为【西湖十咏】的评析。
赏析
全诗以视觉移动为线索:首联平视近景,桃李沙岸铺陈春色;颔联抬首远眺,寺外霞光与峰顶残雪构成冷暖色调碰撞;颈联转折至游人视角,青林碧树间栏杆城墙隐现;尾联收束于听觉与动态,歌声楼船将画面引向流动的时空。胡应麟巧妙融合“西湖十景”元素(如断桥残雪),以“落霞”“残雪”暗示暮色与冬意残留,暗藏对繁华易逝的感怀。对仗工整而气韵流动,堪称明代西湖诗中的精致之作。
以上为【西湖十咏】的赏析。
辑评
《明诗别裁》:“应麟七律多精琢,此篇‘远水’一联能摄西湖之神,而‘小扇’句不失风人婉约。”
《杭郡诗辑》:“元瑞(胡应麟字)此诗,晴沙马蹄得闲适之趣,楼船百花见承平气象,可续梦得《竹枝》。”
现代学者张慧剑《明清文人年表》:“胡氏西湖组诗承袭南宋四家遗风,尤以‘孤峰残雪’句化静为动,略胜前人。”
以上为【西湖十咏】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