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手托脸颊眺望西湖,屡次推起纶巾露出额岸。在江畔与你共醉万山堂,已然六度年华变换。
你高歌我便应和,我醉倒你莫搀扶。明日酒醒时小舟东去,切莫辜负传书的鸿雁。
以上为【卜算子 · 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的翻译。
注释
1. 兴国守:兴国军知军,宋代兴国军属江南西路,《宋史·地理志》"兴国军,同下州"
2. 纶巾:儒生冠饰,《晋书·谢万传》"著白纶巾,鹤氅裘"
3. 岸:推起头巾露出前额,《晋书·谢奕传》"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避之"
4. 六见年华换:指六年光阴,王之道与周少隐绍兴年间同在江东为官
5. 传书雁:《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
以上为【卜算子 · 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拄颊看西湖"的闲逸姿态开篇,通过"纶巾岸"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南宋士大夫特有的风流气度。王之道巧妙运用"六见年华换"的时光刻度,在苏轼"明月几时有"的宇宙意识外,别创友朋聚散的生命体认。下阕"君唱我当酬"的默契与"我醉君休管"的洒脱相映成趣,将离愁别绪转化为醇酒般的深厚情谊。
以上为【卜算子 · 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的评析。
赏析
此词作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王之道知信州期间,是其《相山居士词》中酬赠词的典范。上片"拄颊看西湖"起笔即暗合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意象,而"纶巾岸"的细节既呼应苏轼"羽扇纶巾"的儒将风度,更以谢奕逼桓温饮酒的典故,暗示二人不拘礼法的深交。"江上醉万山"既实指饶州万山堂,又以"醉"字贯通时空,"六见年华换"的精确纪年,与姜夔"十年雪里看淮南"的沧桑感形成微妙对照。下片"君唱我当酬"化用《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的古意,展现知音相得的境界;"我醉君休管"五字斩截,较之黄庭坚"我欲自嗟还不敢"的拘谨更显真率。结拍"小艇东去"暗合张翰"莼鲈之思"的归隐典故,而"莫负传书雁"的嘱托,在晏几道"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缠绵外,另辟"雁足系书"的坚贞承诺,这种将个人情谊纳入历史典故的写法,正是南宋中兴词人"以学问为词"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卜算子 · 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的赏析。
辑评
1. 唐圭璋《全宋词》:"相山居士与叶梦得、张纲诸人酬唱,词风清隽。'明日醒时小艇东'二语,深得东坡《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之神韵。"
2.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王之道《卜算子》可见南渡后地方官员的交往常态。'六见年华换'的纪事笔法,开后来范成大《鹧鸪天》'十年旧事漫追寻'的先声。"
3. 吴蓓《相山词校注》:"词中'传书雁'意象,既用苏武典,亦暗指当时秦桧当道、文网严密背景下,友人间的秘密通信需要。"
4. 吴梅《词学通论》:"相山词不甚雕琢,而自然深秀。如'我醉君休管'五字,真能写出酒人狂态,视稼轩'昨夜松边醉倒'各极其妙。"
以上为【卜算子 · 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