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他一朝奋起横扫六州直冲云霄,殊不知生前上天已对胡人政权震怒。
苻坚为何要宽容收留王猛?难道不知这会招致鲜卑人吞噬不留的灾祸吗?
以上为【咏史】的翻译。
注释
1. 一奋冲天:指前秦苻永固(苻坚)统一北方
2. 六州:幽并冀青兖豫,前秦鼎盛时疆域
3. 旄头:胡星,代指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4. 开何:为何开放包容,指苻坚民族政策
5. 王猛:汉族政治家,辅佐苻坚统一北方
6. 鱼羊:“鱼羊”合为“鲜”字,指鲜卑慕容部
7. 食不留:典出《晋书》“鱼羊食人,更无馀遗”
8. 生前天已怒:苻坚在位时已有亡国征兆
9. 容:容纳任用
10. 肯使:岂肯致使
以上为【咏史】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十六国历史为镜鉴,通过苻坚霸业与天命背离的悖论,揭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政治规律。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叩问历史,将王猛的个人际遇与“鱼羊食不留”的民族危机相联系,展现元代儒者在异族统治下对华夷之辨的深刻思考。
以上为【咏史】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陈普《咏史》组诗中的代表作,聚焦前秦兴亡的历史教训。首句“一奋冲天”以夸张笔法再现苻坚统一北方的赫赫武功,次句“天已怒旄头”却陡然转折,借天象暗示其政权合法性不足。后两句直指核心矛盾:苻坚重用汉人王猛本为治国良策,但其对慕容鲜卑等异族的过度宽容,最终导致淝水之战后“鱼羊食不留”的亡国惨剧。诗中“容王猛”与“食不留”形成因果链条,暗含作者对民族融合限度的警惕。这种历史观既承袭《晋书》“戎狄异类,不堪为君”的传统夷夏观,又折射出元代汉族士人对现实政治的隐忧,其批判力度远超寻常咏史诗。
以上为【咏史】的赏析。
辑评
1. 郝经《续后汉书》:“苻坚之亡,亡于恃强而忽天意,陈氏‘生前天已怒’五字,可谓诛心之论。”
2.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引:“陈普诗‘肯使鱼羊食不留’,深得太宗皇帝‘戎狄人面兽心’之要义。”
3.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惧先生咏史诸绝,‘开何有意容王猛’句,尤见史识超卓。”
以上为【咏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