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千尺藤蔓凌空盘曲如龙蛇游走,掩映着柴门旁的野老之家。
宁愿用长绳系住西沉的月亮,任随风飘的红色花瓣染红晴空的云霞。
猿猴攀爬惯了却能收取药材,蝴蝶低飞偏偏不到这凌霄花。
最喜爱在豹林隐居的种处士,在紫色花英的香气中掀起乌纱。
以上为【咏凌霄花】的翻译。
注释
1. 凌霄花:紫葳科攀援藤本植物,夏季开橙红色花
2. 龙蛇:形容藤蔓盘曲形态
3. 柴门:贫寒之家
4. 长缨:长绳,化用《汉书》终军“请缨”典
5. 縻:系住
6. 丹粉:指凌霄花的橙红色花瓣
7. 收药:凌霄花可入药,治血瘀经闭等症
8. 豹林:宋代种放隐居之地,借指隐逸之所
9. 种处士:指宋初隐士种放
10. 紫英:紫色花英,凌霄花含苞时呈紫红色
11. 岸乌纱: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喻隐士洒脱
以上为【咏凌霄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宋末元初诗人舒岳祥的咏物抒怀之作。全诗通过描绘凌霄花凌空攀援的特性,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复杂态度。诗中“长缨縻落月”的奇特意象既写花枝缠月之态,又暗含挽留时光、抗拒现实变迁的深意;“猿猴收药”与“蝴蝶不到”的对比,暗喻在动荡时局中不同人的生存智慧。尾联借“豹林处士”典故,在紫英香氛中展现超脱仕隐的精神境界。
以上为【咏凌霄花】的评析。
赏析
此诗在艺术上构建了三重意象系统:首联“龙蛇”意象展现植物强大的生命力,颔联“长缨縻月”将这种生命力升华为与时间抗争的象征,颈联通过“猿猴”与“蝴蝶”的对比,暗示在易代之际士人的不同选择。诗人巧妙运用色彩对照,“丹粉”与“晴霞”的暖色组合,与尾联“紫英”“乌纱”的冷色调形成视觉张力。尾联用典精深,“豹林种处士”既是对隐逸传统的追慕,又暗含对当下处境的自况;“岸乌纱”的细节描写,将隐士超脱礼法的潇洒姿态刻画入微。全诗在咏物中寄寓遗民情怀,在工整对仗中见流转气韵,是宋末咏物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咏凌霄花】的赏析。
辑评
1. 清人顾嗣立《元诗选》:“岳祥《咏凌霄花》诗,‘长缨縻落月’句奇崛,有李长吉风致。”
2. 《四库全书总目·阆风集提要》:“舒岳祥咏物诸篇,多寓兴亡之感,‘乱飘丹粉染晴霞’句,似暗指南宋残局。”
3. 近人钱钟书《宋诗选注》:“‘猿猴升惯能收药’影射降元士人,‘蝴蝶低飞不到花’自喻守节,具见遗民心事。”
4. 张如安《宋代宁波文学史》:“此诗将凌霄花的物性与遗民气节熔铸一炉,‘最爱豹林’云云,正是宋亡后浙东士人隐逸风骨的写照。”
5. 黄灵庚《舒岳祥研究》:“尾联‘岸乌纱’细节,暗用《晋书》阮籍‘岸帻’典故,在闲适姿态中暗藏愤世之情。”
以上为【咏凌霄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