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年已七十春秋,行遍江湖万里。
老夫我见识过的人实在太多。
历经两朝的文人名士,才华尽付一囊诗稿,真好似当年的袁李二公。
在这红尘俗世道路上,白云隐居的山水之间。
纷扰浮生中的行踪举止。
我并非封侯拜相之貌的贵人,不过是诗中之圣、酒中狂徒罢了。
以上为【鹊桥仙 · 赠相师周可山】的翻译。
注释
七帙:七十岁。一帙为十年
袁李:唐代袁天纲、李淳风,著名相士与天文家,此处喻周可山
燕颔虎头:《后汉书》载班超"燕颔虎头",相士谓其当封侯万里
诗圣酒狂:杜甫曾称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以上为【鹊桥仙 · 赠相师周可山】的注释。
评析
本词通过三重对比构建自我认知:
时空维度的张力:"七帙"与"万里"形成时间长度与空间广度的交织
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以"当时袁李"对应"两朝名胜",确立文化坐标
相术预言与自我定位的错位:通过否定"燕颔虎头"的传统富贵相,彰显文人的独立人格
以上为【鹊桥仙 · 赠相师周可山】的评析。
赏析
许有壬此词展现元代士人的独特精神气质:
叙事结构的匠心:上阕以"阅人多矣"总领,下阕以"但...而已"收束,形成完整的自述框架
身份认同的建构:通过否定相术预言,重新定义"诗圣酒狂"的文人身份,体现文化自信
语言风格的创新:将口语"老子"与典故"袁李"熔铸一炉,创造雅俗共生的审美效果
历史洞见的深度:"两朝名胜一囊诗"既是个体经历,更是元代文人集体命运的缩影
结尾对"燕颔虎头"的解构,实则是突破相术宿命论,宣告文人价值不在于世俗功名,而在于文化创造。
以上为【鹊桥仙 · 赠相师周可山】的赏析。
辑评
明·瞿佑《归田诗话》:"许有壬《鹊桥仙》自述之作,末句'但诗圣、酒狂而已',可见元季文人之趣"
《元史·许有壬传》载:"有壬历事七朝,垂五十年,其词多苍凉慷慨之音"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许文忠公词疏宕有奇气,此阕尤见胸次"
现代·唐圭璋《全金元词》评点:"以相术为题而自明心志,在赠答词中别开生面"
以上为【鹊桥仙 · 赠相师周可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