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翻译
深幽小院静寂,整日里阴晴变幻无定。
春意尚未充盈,闺中愁绪难寄,琴心雅意可与谁共?曲径穿花寻觅蛱蝶,空栏倚日调教鹦鹉。
笑那十三岁杨柳般纤腰少女,在东风中翩跹起舞。
云外明月,风前柳絮。
情思与离恨,总是如此绵长。
想那绮窗今夜,是为谁凝神伫立?洛水梦回留下佩玉的故人,秦楼声断吹箫的仙侣。
正当黄昏时分杏花微寒,细雨绵绵不绝。
以上为【满江红】的翻译。
注释
1. 琴心:以琴声传递情意,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蛱蝶:蝴蝶的一种,常喻寻芳者
3. 十三杨柳腰:化用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4. 洛浦:洛水之滨,曹植遇洛神处
5. 留佩客:指郑交甫遇仙女赠佩典故
6. 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处
7. 廉纤雨:细微连绵的春雨
以上为【满江红】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深闺春怨为表,寄寓家国身世之思。上阕通过“阴晴无据”的天气隐喻时局动荡,“琴心谁与”暗扣岳珂作为忠良之后的孤独处境。下阕“洛浦”“秦楼”典故连用,将个人情愫升华为对故国旧君的追念,结句“杏花寒雨”以凄迷景语收束全篇,形成词境深婉、托旨遥深的艺术特质。
以上为【满江红】的评析。
赏析
岳珂此作在闺怨词中别寓怀抱。上阕“曲径穿花”与“虚阑傍日”的工对,既写闺阁闲情,又暗含对朝堂党争的讽喻。“笑十三杨柳女儿腰”看似轻快,实以少女无知反衬词人忧国之深。下阕“云外月”与“风前絮”的意象组合,构建出浮生无常的哲理空间。“洛浦梦回”暗指北宋覆灭如仙境梦碎,“秦楼声断”喻指抗金志士风流云散。全词将个人情感经验与历史集体记忆熔铸一体,在春愁闺怨的传统框架中,注入深沉的家国兴亡之叹,体现南宋遗民词特有的双重意蕴。
以上为【满江红】的赏析。
辑评
1. 唐圭璋《全宋词》:“倦翁(岳珂号)此阕丽而有骨,‘洛浦’‘秦楼’二语,托喻殊深。”
2.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岳珂《满江红》闺情词,末句‘杏花寒雨’与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同一机杼。”
3.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肃之(岳珂字)词如《满江红》结拍,情景交融,舍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4. 吴梅《词学通论》:“《玉楮集》中《满江红》诸阕,绮怨中自含悲梗,盖忠烈遗泽,郁结深矣。”
5. 薛砺若《宋词通论》:“南宋末季词家多寄托,岳珂‘笑十三杨柳女儿腰’句,实讽贾似道辈醉生梦死。”
以上为【满江红】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