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阄酒令不须探,但对此花须醉酣。
花头露重春的的,花树云暗天昙昙。
美人醉后欲无力,小妇困来微带惭。
蜀王宫畔客当去,召伯堂前人罢参。
诗成酒尽花亦落,客子一去天西南。
翻译
无需探寻花阄酒令的玩法,只需面对海棠畅饮至酣然。
花瓣露珠晶莹春意盎然,花树云影朦胧天色暗淡。
美人醉后娇柔无力,少妇困倦微带羞惭。
蜀王宫旁的客人即将离去,召伯堂前的宾客已散筵席。
离歌未起美酒如海,花径渐暗暮云如龛。
急唤千炬灯火亮起夜光,慢引百船春波荡漾。
映照海棠莫睡与花共饮,挽留宾客作诗停驻车马。
诗成酒尽花亦凋落,游子一去远向天西南。
以上为【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的翻译。
注释
1. 黄醇甫:黄荦字醇甫,项安世友人
2. 范侍郎:范仲淹后人范燮,时任侍郎
3. 花阄:酒令游戏中以花为题的阄签
4. 的的:鲜明貌
5. 昙昙:乌云密布状
6. 蜀王宫:成都蜀王宫,以海棠闻名
7. 召伯堂:周召公甘棠遗爱典故
8. 百柂:百船,柂同“舵”
9. 泥客:软留客人
10. 客骖:宾客车驾
以上为【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秾丽笔触铺陈海棠夜宴的时空画卷,通过“花头露重”的微观凝视与“花树云暗”的宏观渲染,构建出迷离惝恍的夜宴氛围。诗中“美人醉后”与“小妇困来”的人物特写,将物象观赏升华为生命体验,尾联“诗成酒尽花亦落”的三重终结,在极致欢宴中注入深刻的存在之思,体现宋诗“以丽景写哀情”的独特表现力。
以上为【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南宋淳熙年间项安世任职临安时期,是其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开篇“花阄酒令不须探”的洒脱起笔,既破宴饮诗常规套路,又暗合苏轼“城南钟鼓斗清新”的审美趣味,而“但对此花须醉酣”的直白宣告,将海棠提升为宴席绝对主角。继以“花头露重”与“花树云暗”的光影交叠,既得李商隐“重帷深下莫愁堂”的朦胧美,又见杨万里“诚斋体”对自然瞬间的捕捉功力。“美人醉后”“小妇困来”的工笔描摹,突破传统宴饮诗类型化描写,以个性化细节赋予场景鲜活质感,与《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刻画异曲同工。后半段时空转换尤见匠心:“蜀王宫”“召伯堂”的地理跳跃,将眼前宴饮纳入历史文化坐标系;“千炬夜光”与“百柂春波”的宏大排比,在空间维度拓展诗境。结尾“诗成酒尽花亦落”的层递式收束,既合自然规律,更暗含对友人参幕前途的隐忧,这种将饯别宴饮与历史宿命相勾连的笔法,深得杜甫《赠卫八处士》的神髓。
以上为【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的赏析。
辑评
1. 宋·楼钥《攻媿集》:“项平庵《海棠夜宴》长律,‘急呼千炬夜光起’二语,极尽承平宴游之盛,视范石湖‘烛光花影两相宜’更觉恢诡。”
2. 元·方回《瀛奎律髓》:“此篇铺陈中有顿挫,‘离歌未动酒如海’十字,已寓盛极而衰之理。”
3.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结句‘客子一去天西南’,与岑嘉州‘轮台东门送君去’同一苍茫,而绮丽过之。”
4. 钱钟书《谈艺录》:“‘照花莫睡共花饮’的拟人手法,从李长吉‘海棠花睡去’化出,而更见主客交融之趣。”
以上为【和黄醇甫将行赴范侍郎海棠夜宴八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