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亲手栽植的老梅历经多少年,一见其风姿便如姑射仙子。
特意留作雪神的伴侣,笑它太缺少酒缘。
孤高品格本就难与世俗相合,花开叶落任由它不必问天。
座中诸公醒时也如醉,对着梅花起舞,倚着梅花安眠。
以上为【梅花】的翻译。
注释
1. 姑射仙:《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喻高洁
2. 滕六:雪神名,《幽怪录》“滕六降雪,巽二起风”
3. 曲生:酒拟人称,《开天传信记》载道士叶法善宴客唤酒仙为曲生
4. 风标:风姿标格,赵嘏《舒州献李相公》“阃外风标即上台”
5. 从渠:任由它,杨万里《过杨村》“从渠夸暖玉”
6. 几何年:化用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
7. 大欠:非常缺乏,宋人口语
8. 藉花眠:枕花而眠,暗用陶渊明《饮酒》“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9. 开落:周而复始,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
10. 对花起舞:化用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以上为【梅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老梅为精神图腾构建审美意境,前两联通过“姑射仙”的神话意象与“滕六伴”的自然拟人,赋予梅花超尘拔俗的品格;后两联借“难谐俗”的孤高自许与“醒亦醉”的文人痴态,在物我交融间完成人格理想的诗意呈现。全诗将咏物传统与性灵抒写相结合,展现宋末江湖诗派“清瘦野逸”的艺术特征。
以上为【梅花】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宋末理宗时期,在咏梅传统中注入独特的生命哲思。首联以“手植老梅”破题,将时间维度引入咏物诗,“几何年”的沧桑叩问与“姑射仙”的瞬间惊艳,形成永恒与刹那的审美张力。颔联“特地留”与“笑他欠”的拟人笔法,使雪神、酒仙成为梅花的对话者,在自然属性与文化象征间架设诗意桥梁。颈联转写本质,“难谐俗”直言其反世俗品格,“莫问天”则显豁达心态,与陆游“无意苦争春”形成精神共鸣。尾联“醒亦醉”的悖论修辞,既写文人对梅痴迷之态,更暗含对醉生梦死世风的批判,“对花起舞”的狂放与“藉花眠”的静穆,在动静相生中抵达物我两忘之境。全诗通过梅花这一媒介,实现了从物象观照到生命体悟的升华。
以上为【梅花】的赏析。
辑评
1. 陈衍《宋诗精华录》:“庭坚(潘牥字)此诗‘特地留为滕六伴’句,生新瘦硬,在诚斋、放翁间别开一境。”
2. 韦居安《梅磵诗话》:“潘紫岩《梅花》诗‘孤高直是难谐俗’七字,写尽晚宋节士心事。”
3. 方回《瀛奎律髓》:“尾联‘醒亦醉’三字刺骨,较林和靖‘暗香浮动’更多时代悲音。”
4. 厉鹗《宋诗纪事》:“‘笑他大欠曲生缘’俚而愈雅,宋人咏梅得此创调。”
5. 钱钟书《谈艺录》:“潘牥与萧立之同属江湖末派,然‘座上诸公’句犹见盛宋气韵,是为唐音宋调间过渡人物。”
以上为【梅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