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曲江岸畔与天街之中,两地纵然车马喧嚣芳草依然生长。
不似那南浦萋萋芳草,傍晚时分在烟雨中朦胧交融。
以上为【芳草】的翻译。
注释
1. 曲江:长安名胜,《剧谈录》"曲江池本秦世隑洲,开元中疏凿为胜境"
2. 天街:京城街道,《唐六典》"京城朱雀街曰天街"
3. 萋萋:草木茂盛貌,《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4. 南浦:南方水滨,《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5. 烟雨半相和: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以上为【芳草】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曲江""天街"的都市繁华与"南浦"的自然清幽形成空间对照,通过"车马多"的尘世喧嚣与"烟雨和"的静谧朦胧构建意境反差。罗邺巧妙运用《楚辞》"萋萋"典故,在芳草意象的南北差异中暗含对隐逸境界的向往。
以上为【芳草】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前两句以并置手法展开都市芳草图景:"曲江岸"与"天街里"代表长安不同的公共空间,"车马多"的点缀既写实又暗示芳草在喧嚣中的顽强生命力。后两句陡然转向江南意象,"不似"二字形成强烈转折,"南浦"作为送别意象的原型,在此被赋予烟雨迷离的审美新质。"半相和"的模糊表述,既写烟雨与芳草的视觉交融,更暗含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罗邺作为晚唐诗人,在此诗中将李商隐的朦胧与杜牧的清丽熔铸一炉,通过芳草这一传统意象的时空重构,完成对都市文明与自然隐逸的诗意思考。
以上为【芳草】的赏析。
辑评
1. 计有功《唐诗纪事》:"罗邺《芳草》'不似萋萋南浦见'句,从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化出,而更见晚唐哀婉。"
2. 胡震亨《唐音统签》:"结句'晚来烟雨半相和',与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同得朦胧之美,而罗作更多温柔情致。"
3. 贺裳《载酒园诗话》:"通篇以对比见长,'车马多'与'烟雨和'既成视听对照,更是仕隐心态的具象呈现。"
4. 王夫之《唐诗评选》:"后二句空中传情,虚处取神,较李贺'草细堪梳'更多风韵。"
5. 黄周星《唐诗快》:"二十八字中藏南北千里之遥,合车马烟雨而成画境,真所谓'咫尺万里'者。"
以上为【芳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