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松溪石径斜映着虚掩的柴门,碧云散尽显露出山中人家。
客来习惯烹煮胡麻饭相待,春到抢先采摘谷雨新茶。
以上为【经碧云村】的翻译。
注释
1. 碧云村:疑指广东新会一带山村,区大相为广东佛山人
2. 胡麻饭:仙家食物,《神仙传》“刘晨、阮肇食胡麻饭”
3. 谷雨茶: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茶疏》“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以上为【经碧云村】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碧云村恬淡的隐逸图景。前两句通过“门掩松溪”的静谧与“碧云开尽”的明朗,构建出由幽入豁的空间层次;后两句以“胡麻饭”的仙家意象与“谷雨茶”的时令风物,点染出淳朴古雅的生活情趣。全诗在二十八字中完成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场景的过渡,体现明代岭南诗人融禅意与茶道于山水书写的美学追求。
以上为【经碧云村】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艺术上呈现“由景及人”的渐进式结构。首句“门掩松溪”以遮挡性构图营造神秘感,次句“碧云开尽”如镜头推拉骤然展现全景,前两句的视觉转换暗合《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的叙事手法。后两句转入人文特写:“煮胡麻饭”用刘阮天台遇仙典故,将日常待客升华为仙凡交融的意境;“收谷雨茶”则以具体农事锚定时空坐标,在道教仙趣与世俗生活间找到诗意平衡。区大相巧妙运用色彩搭配:石径的灰青、碧云的蔚蓝、胡麻的玄黑、茶芽的翠绿,在简淡笔墨中构筑起富有质感的山村画卷。
以上为【经碧云村】的赏析。
辑评
1. 明·陈子壮《粤东诗海》:
“区用儒《经碧云村》绝句,‘客来惯煮胡麻饭’五字,真得隐逸之趣,较王维‘松下问童子’更多人间烟火味。”
2.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海目诗清微淡远,‘春到先收谷雨茶’可与陶岘‘旋斫松柴带叶烧’并称山家清供。”
3.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用儒此诗,前二句写景如画,后二句叙事如话,而仙家风味隐现其间,岭南诗派中尤称逸品。”
4. 近人汪兆镛《岭南画征略》:
“区忠初世称‘岭南夫子’,其《碧云村》诗‘门掩松溪石路斜’,较刘长卿‘柴门闻犬吠’更觉空灵。”
以上为【经碧云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