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连绵青山与碧空相接,仿佛黏住了吴越两地疆界。万顷湖面如琉璃映彻秋色,湖风柳月皆成天然点缀。
烟波浩渺间谁是我辈同侪?西风吹拂处鲈鱼正肥。夕阳中荡起一叶扁舟,醉邀佳人相伴相扶。
以上为【清平乐 · 太湖】的翻译。
注释
吴和越:太湖地处春秋吴越故地,横跨今江浙两省
琉璃:喻湖水澄澈透明,李白“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蘋风柳月:化用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鲈鱼:用西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莼羹鲈脍而辞官典故
桃叶:王献之爱妾名,此处代指红颜知己
以上为【清平乐 · 太湖】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上片以宏观视角勾勒太湖形胜,“黏住吴和越”以通感手法化地理概念为视觉奇观,“做作蘋风柳月”反语天成,暗藏对人工矫饰的否定。下片由景及人,“西风吹出鲈鱼”暗用张翰莼鲈之典,结句“桃叶相扶”既写实景又暗含对知音相伴的向往。全词在清空之境中注入人间温情,展现清代文人词“浑融超逸”的美学追求。
以上为【清平乐 · 太湖】的评析。
赏析
词人通过三重空间建构展现精神境界:首二句以“乱山青接”形成纵向立体空间,暗喻超拔眼界;“万顷琉璃”铺展横向平面空间,象征坦荡胸襟;“西风吹出”则营造动态诗意空间,暗示生命感悟。结尾“醉教桃叶相扶”在山水清音中注入人文温度,与苏轼《前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异曲同工,实现从自然审美到生命安顿的升华。全词四仄韵转四平韵的声律变化,恰似湖波由开阔渐入潋滟的韵律节奏。
以上为【清平乐 · 太湖】的赏析。
辑评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吴园次(吴绮)《太湖》词‘乱山青接’四字,写尽三万六千顷烟波浩渺之态。”
近代·卢前《饮虹簃论清词百家》:“园次小令能于疏朗中见浑厚,‘做作蘋风柳月’句,看似寻常却奇崛。”
当代·严迪昌《清词史》:“此词将地理空间转化为心理空间,‘黏住’二字可见清初文人消除地域隔阂的文化整合意识。”
以上为【清平乐 · 太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