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碧绿江面透着凉意北雁南飞渐疏,
闲望江云思绪绵长无际无馀。
秋日客馆池亭中荷叶凋零,
村人篱笆墙边豆花初绽。
无忧无虑自得仙家养生术,
多病缠身渐忘史书经籍。
听闻故乡香稻已然成熟,
扬帆归去就着鲈鱼品尝。
以上为【江亭晚望】的翻译。
注释
碧江:指长江中下游江段,水色澄碧
荷叶歇:化用《楚辞》“芙蓉落而茝歇”句法
仙翁术:指道家养生术,《史记·封禅书》载燕昭王学仙
太史书:史官著述,暗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典
就鲈鱼:用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莼羹鲈脍故事,见《世说新语》
以上为【江亭晚望】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江亭秋景为媒介,展现宦游士人的精神困境与生命抉择。首联“碧江凉冷”与“闲望江云”设定时空框架,颔联“荷叶歇”与“豆花初”暗含盛衰代谢之理,颈联“仙翁术”与“太史书”揭示出世入世之惑,尾联“香稻熟”与“就鲈鱼”用典明志。李郢作为晚唐诗人,在诗中既保持许浑式的清丽笔触,又注入陆龟蒙式的隐逸情怀,其将张翰莼鲈之思转化为具体行动,折射出唐末士人普遍的精神归趋。
以上为【江亭晚望】的评析。
赏析
全诗采用“触景-生情-决志”的递进结构。起笔以“雁来疏”暗示节候变迁,“思有馀”三字为全诗诗眼。中间两联对仗工巧而意脉流动:“秋馆”与“野人”的空间对照,暗含官场与田园的价值取舍;“无愁”与“多病”的身心状态,折射出道家养生与儒家济世的矛盾。尾联用典不着痕迹,“闻说”二字带出乡讯的突然性,“片帆”意象则将归隐意愿具象化为行动预案。李郢通过视觉(碧江)、触觉(凉冷)、嗅觉(香稻)的多维渲染,在工整的七律中营造出情感张力,其结体方式既承袭杜甫《秋兴》的沉郁,又开启宋诗理趣的先声。
以上为【江亭晚望】的赏析。
辑评
胡震亨《唐音统签》:“李楚望《江亭晚望》诗,清丽中自带苍劲,‘荷叶歇’‘豆花初’一联,尤得物候变迁之神。”
《全唐诗》编者按语:“郢诗精炼流利,《江亭》篇‘无愁’‘多病’一联,曲尽文人失意情态。”
贺裳《载酒园诗话》:“李楚望‘秋馆池亭荷叶歇,野人篱落豆花初’,写景如在目前,而羁孤之思寓焉,此所谓‘不怨而怨’。”
余成教《石园诗话》:“楚望七律如《江亭晚望》,前六句皆景语情语相间,至结句陡用张翰故事,如画龙点睛,全身皆动。”
以上为【江亭晚望】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