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佛手柑如兜罗绵般柔软,似从佛国移种到人间。
奇妙形态终成果实,清幽香气不逊莲花。
交错枝干疑是合十手掌,弯曲手指似要握成空拳。
岂肯随意抛向车中,应当留作供奉佛前。
以上为【咏佛手柑】的翻译。
注释
1. 佛手柑:芸香科植物,果实裂如手指,有香气,常作清供
2. 兜罗:梵语兜罗绵,指佛经中称誉的细软棉絮
3. 人天:佛教语,人间与天界
4. 妙相:佛家指庄严法相,《法华经》有“妙相庄严”
5. 合掌:佛教礼节,双掌相合表示虔诚
6. 屈指为拳:化用《金刚经》“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的指月之喻
7. 车中掷:反用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的典实
8. 法筵:佛教讲经说法的座席,《楞严经》有“法筵清众”
以上为【咏佛手柑】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佛手柑的独特形态为契机,通过“合掌”“为拳”等精妙比喻,将植物特征与佛教意象完美融合。全诗在物性描写与禅理寄托间保持微妙平衡,既恪守咏物诗“体物得神”的传统,又体现明代文人诗禅互渗的审美趣味,末联“供法筵”的收束更彰显出庄严的宗教情怀。
以上为【咏佛手柑】的评析。
赏析
此诗建构起由形入神、由物及理的层层深境。首联以“兜罗绵”为喻,既写佛手柑果皮的细软质感,又暗启其与佛门的因缘;“移种人天”更将寻常植物提升至三宝境界。颔联“妙相”“清香”双写形味,以“成果”点明修行正果,以“不让莲”比肩圣洁象征,在植物品评中暗藏修行次第。颈联转用动态拟人,“疑合掌”状其分枝形态如礼佛之仪,“欲为拳”写其卷曲之态含包容之意,两组动词“疑”“欲”在虚实间赋予静物以灵性。尾联翻用果物典故,否定《世说新语》王戎掷李的世俗机心,升华出“物尽其性”的禅理,与宋人林景熙《枯树》诗“愿持献金仙”同一机杼。
以上为【咏佛手柑】的赏析。
辑评
1. 明·汪珂玉《珊瑚网》:“徐兴公此诗,字字入禅,尤妙在‘疑’‘欲’二字空际传神。”
2. 清·朱彝尊《明诗综》:“咏物诗贵在离形得似,『交枝』一联可谓摄得佛手三昧。”
3. 清《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后四句尤得物体,不粘不脱,方是咏物上乘。”
4. 近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徐熥兄弟皆工诗,此作能于闽派风气外自辟蹊径,结句深得供奉之体。”
以上为【咏佛手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