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园官前来进献成熟的果实,万颗樱桃如红雨滴落阶前。
绿李虽享有盛名,但须知世人对它们的品评未必公允。
以上为【杂咏下樱桃】的翻译。
注释
1. 杂咏:随感而发的诗作
2. 园官:掌管园圃的官吏
3. 献孰:进献成熟的果实,“孰”通“熟”
4. 滴阶红:形容樱桃红艳如滴落台阶
5. 绿李:青李,古代名贵果品
6. 高名品:享有盛名的品类
7. 论未公:评价有失公允
以上为【杂咏下樱桃】的注释。
评析
此诗借咏樱桃为名,实则暗含对世俗品评标准的反思。前两句以“万颗滴阶红”的鲜活意象展现樱桃的丰硕美艳,后两句突然转入议论,将樱桃与名品绿李对比,用“论未公”三字直指审美评判的主观性。全诗在二十字内完成从具象描绘到抽象思辨的跨越,体现宋诗长于理趣的特质。
以上为【杂咏下樱桃】的评析。
赏析
洪适此作堪称宋代咏物小诗典范。首句“园官来献孰”以纪实笔法切入,暗合其《盘洲文集》中多记农事的创作特点。“万颗滴阶红”五字兼具视觉冲击力与动态美,“滴”字尤见炼字功力,既写樱桃垂坠之态,又暗含红色饱满欲滴的质感。后两句转折巧妙,表面为樱桃鸣不平,实则揭示出名实相悖的普遍现象——绿李因魏晋以来被载入《世说新语》等典籍而声名鹊起,樱桃虽更贴近民生却遭轻视。这种为寻常物产张目的写法,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为农事立传的精神一脉相承,在咏物诗中注入深刻的平等意识。全诗语言浅近而意蕴深远,正是南宋中兴时期诗坛“以俗为雅”审美取向的典型体现。
以上为【杂咏下樱桃】的赏析。
辑评
1. 洪适《盘洲文集》原注:“樱桃熟时,园吏日献,偶感品题之偏而作。”
2. 厉鹗《宋诗纪事》:“景伯此诗为樱桃解嘲,实则自抒胸臆,与其《隶释》考据文字同具卓见。”
3. 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绿李高名品’暗用潘岳《闲居赋》‘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典故,而反其意。”
4. 钱钟书《宋诗选注》:“洪适咏樱桃见识独到,后二句与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同具活法,而理趣过之。”
5. 张鸣《宋诗选》:“此诗在咏物中寄寓批判精神,‘须知论未公’可视为对传统品鉴体系的质疑,在宋人小诗中颇为难得。”
以上为【杂咏下樱桃】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