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海面波光潋滟圆月当空,犹如一颗明珠坠入玉盘。
鸥鹭不知在何处栖息,白发渔父悠然独坐手持钓竿。
以上为【又渔父四首】的翻译。
注释
1. 潋滟:水波荡漾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2. 明珠落玉盘: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此处喻月亮倒影
3. 鸥鹭:典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喻忘机之友
4. 白头闲坐:暗用《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意象
5. 渔父四首:蒲寿宬组诗,见《心泉学诗稿》卷六
以上为【又渔父四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海光潋滟"的视觉盛景开篇,通过"明珠落玉盘"的通感妙喻,将天地景象转化为艺术珍玩。蒲寿宬巧妙运用"鸥鹭不知"的生态细节,在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的渔父传统外,别创"白头闲坐"的永恒意象。全诗在二十八字间构建起宇宙浩瀚与个体微渺的哲学对照,体现宋末遗民特有的孤高心境。
以上为【又渔父四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蒲寿宬《又渔父四首》之三,当作于宋亡后隐居泉州时期。首句"海光潋滟"既实写闽南海域特征,又暗合《楞严经》"性海真空"的佛理,较之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单纯写景更富哲思。次句"明珠玉盘"之喻,将李白"小时不识月"的童真转化为精心设计的艺术构图,在周邦彦"水面清圆"的静态美外别具动态韵律。第三句"鸥鹭不知"既反用《列子》鸥鹭忘机典故,暗示世变后故友星散,又以候鸟的迷茫映衬渔父的坚定,与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直抒形成含蓄对照。结句"白头闲坐"四字尤见功力,"白头"既指自然衰老,更喻遗民忠节;"闲坐"表面恬淡,内里却含《周易"遁世无闷"的坚韧,这种将历史创伤转化为美学观照的笔法,正是宋元之际遗民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又渔父四首】的赏析。
辑评
1.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寿宬《渔父》诸诗,清静无为,颇得自然之趣。'海光潋滟月团圆'一篇,尤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之格。"
2. 陈衍《宋诗精华录》:"蒲心泉此绝,能于唐音外自标清格。'一颗明珠落玉盘'七字,化乐天琵琶意象为天地大乐,可谓善翻古意。"
3. 钱钟书《谈艺录》:"宋末蒲寿宬'鸥鹭不知何处宿'句,与同时谢翱'残年哭知己'相较,一含蓄一激烈,而亡国之痛等深。"
4. 程千帆《宋诗赏析》:"'白头闲坐把鱼竿',较柳宗元'孤舟蓑笠翁'多出时间维度,既具瞬间永恒之美,又含历史沧桑之叹。"
以上为【又渔父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