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辽鹤归来后,城亦全非。
更有延平一剑,向风雷半夜,何处寻伊。怪天天何物,堪作玉弹棋。到年年、无肠堪断,向清明、独自掩荆扉。何况又、禽声杜宇,花事酴醾。
翻译
去年此时,春草又染凄碧,金缕衣已蒙尘。
怅恨朱颜化为尘土,白杨可作墓柱,旧时燕子依傍谁家?休说茫茫天地,竟无寄托相思之处。
辽东仙鹤归来后,城池也已面目全非。
更有那延平津的剑气,在风雷交作的半夜,去何处寻觅踪迹?嗔问苍天何物,堪作玉制弹棋。
年复一年愁肠已断,到清明时节独自掩闭柴门。
更何况又闻杜鹃哀啼,酴醾花事将尽。
以上为【八声甘州 · 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的翻译。
注释
1. 信国公:文天祥殉国后追封信国公
2. 亦周弟:赵文之弟赵彞,字亦周,早逝
3. 缕金衣:金缕衣,喻荣华富贵
4. 白杨堪柱:古墓多植白杨,陶潜《挽歌》有“白杨亦萧萧”
5. 辽鹤:化用丁令威化鹤归辽典故
6. 延平一剑:传说雷焕宝剑堕水化龙事
7. 玉弹棋:玉制棋具,喻命运无常
8. 杜宇:杜鹃鸟,啼声似“不如归去”
9. 酴醾:春末夏初开花,标志花事终结
以上为【八声甘州 · 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双重悼亡为经纬,上阕借信国公(文天祥)殉国事抒写家国之恸,下阕通过“亦周弟”的个人伤逝深化生命悲感。全词在“辽鹤归城”与“延平剑气”的典故叠用中,构建出历史记忆与现实哀思的多维空间,体现元初遗民词特有的沧桑质感与悲怆美境。
以上为【八声甘州 · 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的评析。
赏析
赵文作为宋末元初遗民词人,此作在时空交错的架构中展现深挚情感。上阕“春草又凄凄”以自然轮回反衬人生永逝,“尘生缕金衣”既写实物蒙尘,更喻指故国衣冠沦丧。“燕子谁依”化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将历史兴亡感浓缩于具体物象。下阕“延平一剑”承续文天祥《正气歌》“牛骥同一皂”的悲慨,将抗元精神喻为沉埋剑气;“玉弹棋”意象既暗讽蒙元统治者为造化弄人,又含命运不可抗拒的无奈。结句“杜宇声”与“酴醾事”的春暮意象群,将国殇与私悼熔铸为生命共相,在声音与色彩的感官交织中,完成对存在意义的终极叩问。
以上为【八声甘州 · 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的赏析。
辑评
1. 唐圭璋《全宋词》:“赵文《八声甘州》和孔瞻作,苍凉激楚,‘辽鹤归来后,城亦全非’九字,写尽遗民血泪。”
2. 厉鹗《宋诗纪事》引《青山集序》:“赵仪可(赵文字)词多故国之思,《和孔瞻怀信国公》阕尤称绝唱。”
3. 况周颐《蕙风词话》:“‘怪天天何物,堪作玉弹棋’十字,问天痴语,较稼轩‘是谁秋到便凄凉’更觉沉痛。”
4. 钱仲联《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此词双线结构精妙,公祭与私悼永乳交融,‘无肠堪断’四字从李后主‘断肠声里忆平生’化出而更见深曲。”
5.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赵文与文天祥同庐陵籍,‘向风雷半夜,何处寻伊’实寓追随信国公未遂之憾。”
以上为【八声甘州 · 和孔瞻怀信国公,因念亦周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