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揽
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
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
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其当乐而哀,以身为累而
不得尽悦生之性,亦何以异于不仁者之悲嗟乎?
富贵之君侯,
功名之卿士,穷
天下之欲无所不足,志满气盛,其多取于物而备享之以为快,何所
不得,宜其兼得于
山水。而牛山、岘山之胜反以出涕而兴嗟,彼其念
富贵之可怀,而伤其
不得久,有喜
功名之甚,冀于垂永而患其无闻,则虽左山右江,履嵂崒而俯涛澜而不能有
其乐;宁独不乐而已,且为之感慨而哀。
孰知夫苍崖翠壁,发舒气象而凌薄光景,亦导忧增戚之物也。当其戒具往游,固以酣乎奢佚之骄羡,倦乎勋伐之劳动,思取乐于
山水之间,以适耳目之娱。卒之求须臾
之乐而不可得,岂非以其所都者厚,与所挟之高,起于濡恋矜顾而然耶?
富贵功名者之于
山水,其果
不得以兼取也。
清源山者,泉州之名山也,余尝以暇日往游于其间。好事者往往撰酒肴跻山之巅,就予而饮食之。因辄相命为游,攀援险绝,探讨幽窈,极意所止,有从有否,
不为吝也。顾视其踽踽寂寥,崎岖而盘桓,何足以望牛山之傧从,岘首之宾僚?然吾
未尝不乐,而客之从者
未尝不与吾同
其乐也。
以吾之早废于时,习于
富贵之日浅,而顽拙不适用者,曾无秋毫之长,可以挟而待,后欲为濡恋而
无所可怀,欲为矜顾而
无所可喜,而
山水之乐,卒为吾有。吾虽困于世,于物
无所多取,而独得之于此。
彼
富贵功名者,于
天下之欲穷矣,而于
天下之乐犹有所憾。然则吾之困非徒不以易千驷
之君,而煊赫震耀声烈被于江漠魁乎为一代之元卿者,犹将藐乎其小如卷石寸木之于兹山也,吾之所取其亦
不为少欤?既以语客,复记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