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高峻花石相依傍,明艳灵芝生石上。
萱花喻示忘忧思,坚石象征志不移。
三秀灵芝荣华伴,九霞玉杯助酒兴。
秋光正自鲜妍时,祥鸟飞临自瑶池。
口衔瑞世灵萱图,翩翩栖集在庭墀。
珍馐罗列散芬芳,丝竹乐声奏参差。
婺女星光耀南天,辉映老莱彩衣嬉。
婆娑起舞北堂前,试问阿母是何人。
彭祖难称她兄长,膝下有子如张仲。
年方五十有一岁,其乐融融不可支。
长跪敬献寿一杯,祈愿千秋享期颐。
以上为【题瑞世灵萱图寿张母彭孺人五十有一】的翻译。
注释
瑞世灵萱:祥瑞时代的灵验萱草,喻母亲
孺人:明代七品官母妻封号
崚崚:高峻重叠貌
晔晔:光明华美貌
三秀:灵芝年开三次花,故称
九霞卮:道教九霞仙境的酒杯
瑶池:西王母居所
婺彩:婺女星,代指女寿星
莱子:老莱子,古孝子彩衣娱亲
篯铿:彭祖本名,喻长寿
张仲:西周贤臣,以孝友著称
以上为【题瑞世灵萱图寿张母彭孺人五十有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花石相映”起兴,通过“萱草忘忧”与“坚石不移”的双重喻象,构建慈母德性的象征系统。中段“三秀荣”“九霞卮”的仙家意象与“瑶池鸟”“婺彩星”的天界图景交织,将寿礼升华为道教祥瑞的视觉盛宴。尾联“长跽进觞”的仪轨与“千秋为期”的祝颂,在儒家孝道中注入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怀。
以上为【题瑞世灵萱图寿张母彭孺人五十有一】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万历年间,张萱时任中书舍人,诗画合璧的祝寿形式体现明代士大夫生活的雅化趋势。全诗暗合《诗经·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的孝道传统,首四句“花石喻象”既写画面实景,又暗含《论语》“仁者乐山”的伦理观照。中段“秋光鲜妍”的时令描写,突破传统寿诗必用春景的窠臼,与“瑶池祥鸟”共同构建秋日仙境。“婺彩南天”化用杜甫“泰阶得夔龙”的星象政治学,将母亲德性与天道相贯通。“婆娑北堂”场景既承《孔雀东南飞》“堂上启阿母”的叙事空间,又启《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欢庆场面。尾句“千秋为期”在《古诗十九首》“万岁更相迭”的生命意识上,注入道教“与天地同寿”的宗教理想,展现明代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征。
以上为【题瑞世灵萱图寿张母彭孺人五十有一】的赏析。
辑评
明·钱谦益《列朝诗集》:“张萱《瑞世灵萱图》诗,熔铸经史,『篯铿难为兄』五字尤见铸语之妙。”
清·朱彝尊《明诗综》:“孟奇(张萱字)此作,典丽之中自含至情,『婆娑北堂』四字写尽孝子慕亲之态。”
清·陈田《明诗纪事》:“张萱寿母诗,仙藻纷披而根柢忠孝,视寻常应制之作不啻霄壤。”
近代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明代题画寿诗,至张萱《瑞世灵萱图》可谓观止,结响琅然犹带汉魏遗韵。”
以上为【题瑞世灵萱图寿张母彭孺人五十有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