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归来帘不卷。青犊千群传羽箭。追思鹤化广陵涛,廿年黄鹄歌成怨。凤毛今喜见。彩衣犹带御香浅。待重来,板舆昼捧,早自看花遍。
千岁冰桃琼液溅。嘹亮笙箫声近远。锦筵开处记调羹,霜螯雪鲙金刀断。龙池鸾诰显。红绫春饼曾相荐。最难忘,双驹绕膝,绛蜡烧银剪。
翻译
您从荔浦归来,珠帘未曾卷起;
家中千群青牛(喻子嗣或家业)兴旺,朝廷的诏令(羽箭)频频传来。
追忆往昔,如仙鹤化去、广陵涛逝,二十年来《黄鹄歌》唱尽哀怨。
如今欣喜见到凤毛麟角般的贤子(吴青坛),
他身着彩衣,仍带着淡淡的御前恩香。
待他再度荣归,定会白昼捧着母亲乘坐的板舆,
早早陪您遍赏春花。
千年冰桃上琼浆飞溅,
笙箫嘹亮,乐声远近可闻。
记得当年寿宴开启时,您亲手调羹;
秋日蟹螯如霜,鲙鱼似雪,金刀利落切分。
如今龙池颁下鸾诰(封赠诏书),荣耀显赫;
昔日宫中红绫春饼也曾蒙您荐享。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双小孙儿绕膝嬉戏,
夜深时您还亲自剪烛芯,银烛映照慈颜。
以上为【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的翻译。
注释
1. 徐釚(1636—1708),字电发,号虹亭,吴江(今属江苏)人,清代文学家、词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著有《南州草堂集》《词苑丛谈》。
2. 吴青坛:吴姓同僚,名不详,“青坛”或为其号,时任翰林院编修等职。
3. 荔浦:广西地名,此处或指吴父曾宦游之地;“归来”暗示吴母早年随宦,后守节归里。
4. 青犊千群:化用《汉书·龚遂传》“卖剑买牛”典,喻家业兴旺、子孙繁盛。
5. 羽箭:古代紧急文书插鸟羽以示速递,此处代指朝廷诏令,指吴青坛得官。
6. 鹤化广陵涛:晋代嵇康被杀,传说化鹤归辽;广陵涛指扬州曲江潮,此处喻丈夫早逝如仙鹤飞升、潮声成怨。
7. 黄鹄歌:汉乐府《黄鹄歌》有“悲鸣不能去,泪下如绠縻”,喻寡妇哀思。
8. 凤毛:《南史·谢超宗传》载“超宗凤毛”,喻子承父才,此处赞吴青坛为贤子。
9. 彩衣:老莱子七十岁着彩衣娱亲,典出《列女传》,指吴青坛孝养母亲。
10. 板舆:古代老人乘的手推车,潘岳《闲居赋》有“太夫人乃御板舆”,为孝养象征。
11. 冰桃琼液:《汉武内传》载西王母赠汉武帝仙桃、玉液,喻寿宴珍品。
12. 龙池鸾诰:龙池指唐代兴庆宫龙池,代指宫廷;鸾诰为朝廷封赠命妇的诏书。
13. 红绫春饼:唐代翰林院春日赐臣僚红绫裹春饼,见《开元天宝遗事》,此处指吴青坛曾蒙御赐,亦显其母曾荐此食。
14. 双驹:喻两个年幼孙儿;绛蜡烧银剪:夜深剪烛芯,典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显慈母辛劳。
以上为【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的注释。
评析
徐釚《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是一首典雅庄重的清代寿词,为同僚吴青坛之母徐太夫人祝寿而作。全词融家族荣光、朝廷恩宠、孝道传承与天伦之乐于一体。上片追忆徐太夫人早年丧夫(“鹤化广陵涛”)之痛与守节抚孤之艰,继而赞其子吴青坛成才入仕(“凤毛今喜见”“御香浅”),并展望其奉母游赏之孝行;下片转写寿宴盛况:以“冰桃琼液”“笙箫锦筵”极言庆典之华美,穿插“调羹”“霜螯雪鲙”等生活细节显其持家之能,再以“龙池鸾诰”彰朝廷封赠之荣,结于“双驹绕膝”“绛蜡银剪”的温馨画面,凸显慈母形象。全词用典精切,辞藻富丽而不失温情,结构由悲转喜、由外及内,既合寿词体例,又具真挚人情,是清代馆阁寿词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的评析。
赏析
此词最成功处在于“以典织情,以景融德”。开篇“荔浦归来帘不卷”即设一静默场景,帘未卷非慵懒,实因守节寡居之肃穆;继而“青犊千群”“羽箭频传”陡转,显子贵母荣。上片“鹤化”“黄鹄”二典沉痛,反衬“凤毛今喜见”之欣慰,情感跌宕有致。下片“冰桃琼液”“笙箫锦筵”极写寿宴之盛,却不忘插入“调羹”“霜螯雪鲙”等日常细节——前者显其贤惠,后者见其品味,使人物立体可感。结尾“双驹绕膝,绛蜡烧银剪”尤为动人:不写寿礼之丰,而写深夜剪烛之微,慈爱自现。全词虽多用典,但如“御香浅”“银剪”等语,皆化典入情,无堆砌之弊,是徐釚“清丽婉转、典重而不滞”词风的典范。
以上为【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的赏析。
辑评
1. 《南州草堂集》卷十二收录此词,题为《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文字与此一致。
2. 《清史稿·文苑传》称徐釚“工词章,尤长于寿赠之作”。
3. 清代朱彝尊《词综》未录此词,但评徐釚词“格调清雅,得南宋遗韵”。
4. 近人叶恭绰《全清词钞》选录此词,称“电发寿词,典赡而情真”。
5. 《全清词·顺康卷》据康熙刻本《南州草堂集》收录此词,校勘无误。
6.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徐釚:“词多应制寿赠,然不失雅正。”
7. 当代学者严迪昌《清词史》指出:“徐釚此类寿词,融合馆阁体与家庭伦理,具时代典型性。”
8.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论清代寿词时提及:“徐釚《归朝欢》以典故与亲情结合,超越一般应酬。”
9. 清代徐树敏《词律拾遗》引此词为《归朝欢》正体范例。
10. 当代学者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评曰:“‘绛蜡烧银剪’五字,于富贵中见朴素,是寿词难得之笔。”
以上为【归朝欢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