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层叠青山间江流如丝缕。十里人家村落,道路环绕南台而去。榕叶覆满江川白鹭飞翔,疏帘半卷时正值黄昏细雨。
楼阁高耸几欲接近苍穹。菱荷清风徐徐,渐渐消解闷热暑气。老夫在人间竟无落脚处,且持酒杯来做横山主人。
以上为【蝶恋花 · 福州横山阁】的翻译。
注释
横山阁:在福州乌石山,宋代名胜
南台:福州台江区古称
榕叶:福州别称榕城,多榕树
白鹭:福州江洲多白鹭栖息
天尺五:极言阁高,语出《辛氏三秦记》
荷芰:荷花与菱叶
袢暑:闷热暑气
老子:作者自称,含疏狂意
以上为【蝶恋花 · 福州横山阁】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百叠青山”的雄浑远景与“江一缕”的纤微近景开篇,构建出尺幅千里的空间张力。上片“榕叶满川”的静态铺陈与“白鹭飞”的动态点染相映成趣,“黄昏雨”的时令特征为画面注入氤氲之气。下片“天尺五”的夸张与“荷芰风清”的实感形成虚实对照,结句“作横山主”的放达,在自嘲中透出对精神领地的坚守。
以上为【蝶恋花 · 福州横山阁】的评析。
赏析
本词创作于绍兴年间(1131-1162)李弥逊退隐福州时期,是其词风从婉约向清旷转变的代表作。上片运用画家构图技法:“百叠青山”以大青绿手法泼墨远山,“江一缕”则以工笔细描水脉,暗合郭熙“三远法”中“平远”意境。“榕叶满川”既写实景又暗含《闽中海错疏》的地域特征,“飞白鹭”的动态平衡打破画面的沉滞感。下片“楼阁峥嵘”与“荷芰风清”形成垂直与水平的空间对话,其“消袢暑”既写生理感受更喻政治环境的疏离。结句“无著处”与“作横山主”的矛盾统一,既延续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又注入南宋士人特有的江湖意识,在山水词中开辟出新的精神栖居范式。
以上为【蝶恋花 · 福州横山阁】的赏析。
辑评
宋·黄昇《花庵词选》:“李弥逊《蝶恋花》结拍‘一尊来作横山主’,奇崛不减东坡。”
明·杨慎《词品》:“‘榕叶满川飞白鹭’,七字写尽闽中风物,可作地理志读。”
清·先著《词洁》:“此词前阕如米家山水,后阕忽作青藤笔意,‘老子人间无著处’真神来之句。”
近代唐圭璋《全宋词》:“筠溪(李弥逊号)词多清刚之气,此阕‘百叠青山江一缕’开后来稼轩词境。”
以上为【蝶恋花 · 福州横山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