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摩笄山前的风光依旧悲凄,代地的人们仍在传说着旧事。
当年藏立的宝符如今在何处?可知他究竟是看重儿子还是女儿。
以上为【咏史八首赵简子世家】的翻译。
注释
1. 赵简子: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赵鞅,赵国之实际奠基者
2. 摩笄山:位于今河北蔚县,传说赵襄子姊摩笄自刺处
3. 代人:代国故地百姓,代国为赵襄子所灭
4. 宝符藏地:指赵简子藏符于常山,测试诸子识见的典故,见《史记·赵世家》
5. 爱男儿:暗指赵简子重视子嗣继承,其子赵襄子灭代国
6. 爱女儿:代指赵简子之女(代王夫人)在灭代事件中的悲剧命运
以上为【咏史八首赵简子世家】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明代王佐咏史组诗之一,借赵简子典故展开历史反思。前两句以摩笄山凄风引出历史记忆的延续性,后两句通过“宝符”与“儿女”的诘问,颠覆传统史观中对政治谋略的推崇。全诗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将政治符号与人性情感并置,形成深刻的历史反讽。
以上为【咏史八首赵简子世家】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解构视角重审著名史案。首句“风日凄”既写实景又奠哀情,次句“犹自说”暗示历史记忆的民间生命力。第三句突转诘问“今安在”,将《史记》所载“宝符”这一政治智慧象征彻底虚无化。结句“知爱男儿爱女儿”以家常语切入,用性别视角质疑赵简子政治决策中的人伦代价:其子赵襄子虽继承霸业却引发姊姊自戕的悲剧。全诗通过时空叠印(前朝/当代)、价值反转(霸业/亲情)的手法,在二十八字间完成对权力逻辑的深刻批判。
以上为【咏史八首赵简子世家】的赏析。
辑评
1.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王佐咏史,‘宝符’句质而愈巧,‘知爱’句直而愈婉,得风人遗意”
2. 清·朱彝尊《明诗综》:“此诗窥见太史公叙赵世家深处,非寻常史论可比”
3.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以儿女情消解英雄气,正是仁者恻隐之心”
4. 近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王佐咏史能于细微处发大议论,结语十字尤见史识”
以上为【咏史八首赵简子世家】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