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拂晓时分前山树木苍翠葱郁,野蕨初生绿笋抽枝渐长。
一路春风仿佛早有约定,迎着马头吹送落花的芬芳。
以上为【常山道中即事】的翻译。
注释
1. 常山:今河北正定,明代北直隶要冲
2. 野蕨:蕨类植物,初生时可食,《诗经·草虫》"言采其蕨"
3. 绿笋:春笋,李贺《南园》"舍南有竹堪书字"
4. 马头:马行进方向,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 近晓:拂晓时分,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
以上为【常山道中即事】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行进视角捕捉山野春晨的瞬时美景,通过"树苍苍"的静态苍茫与"落花香"的动态飘送,构建出多维度的春日时空。诗人巧妙运用"春风有约"的拟人笔法,将自然现象转化为灵性对话,在二十八字的尺幅间展现明代山水诗"以动衬静"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常山道中即事】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句以工笔勾勒黎明山景:"前山近晓"点明时空坐标,"树苍苍"的叠词运用既摹色又显层次;"野蕨初抽"与"绿笋长"形成植物生长的垂直空间,暗含《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草木萌动"的物候观察。后两句转写行进体验:"一路春风"将无形气流具象为同行旅伴,"如有约"三字赋予自然以契约精神,与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异曲同工;结句"马头吹送"更见匠心,马匹的移动速度与落花的飘坠速率在风中达成奇妙平衡,使瞬逝的芬芳成为可被携带的永恒。全诗在七绝体制中暗藏视听通感,实践了明代闽中诗派"清音独远"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常山道中即事】的赏析。
辑评
1. 明·俞宪《盛明百家诗》:"孟扬『马头吹送落花香』较之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更得风人韵致,在永乐台阁体中如空谷幽兰。"
2. 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十:"『一路春风如有约』五字活画春山行旅图,较宋人『春风得意马蹄疾』别具含蓄之美。"
3. 今·邓绍基《明代文学史》:"诗中『野蕨初抽』的细节观察,反映明初闽中诗人对陶谢田园诗传统的继承,与张以宁《严陵钓台》同具自然真趣。"
以上为【常山道中即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