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秋霜降后,水位下降,河床裸露,浅碧色的水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小洲清晰可见。酒意渐渐消退,风却轻柔吹拂,凉风飕飕作响,那顶破旧的帽子仿佛多情般恋着我的头,不肯被吹走。
重阳佳节该如何度过呢?唯有举起清酒一杯,借酒送别这将尽的秋天。人生万事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场梦,罢了罢了!明日菊花凋零,连蝴蝶看了也会发愁。
以上为【南乡子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翻译。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鐘宫」。原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词牌,多咏江南风物。近代学者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南乡子》,舞曲,敦煌卷子内有舞谱。」清末况夔笙《餐樱庑词话》则引宋周草窗云:「李德润、欧阳炯辈俱蜀人,各制《南乡子》数首,以志风土,格同《竹枝》体。」舒白香《白香词谱》:「南乡即南国,唐人称南中。……」南中,古地区名,时北临益州,南接交州,东连荆州南部,西通诸部落,即今云南、贵州及四川大渡河西南部。三国属蜀汉,蜀汉以巴、蜀为本,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蜀汉灭,归晋。陈元龙注《片玉集》云「晋国高士全隐于南乡,因以为氏也(号南子)」,因谓调源此。又据《白香词谱》:「本词初为单调,创于欧阳炯;《词律》所收,有其二十七,二十八字两首。如『路入南中,恍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後,收红豆,底纤纤抬素手。』固为本意也。」然若以「路入南中」句取名,调名当为《南中子》,况欧词调名已是《南乡子》,故知欧阳炯是依《南乡子》调填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後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正中、李德润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正中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宋人作者甚众,除抒情外,亦有写景、言志之作。此调以七字句为主,平韵甚密,音节响亮,气势奔放,前後阕各一个两言句,又使奔放生回环之味。唱时音节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涵辉楼:在黄冈县西南,为当地名胜。
徐君猷:龙楡生笺:「《东坡诗集》施注:『徐君猷名大受,东海人。东坡来黄州,君猷为守,厚礼之,无迁谪意。君猷秀惠列屋,杯觞流行,多为赋词。满去而殂,坡有祭文挽词,意甚悽恻。』查注:『王明清《挥麈录》云:徐得之君猷,阳翟人,韩康公婿。知黄州日,东坡迁谪于郡,君猷周旋不遗馀力。子端益,字辅之。』」案:施注与《挥麈录》异,未详孰是,录存俟考。
「霜降水痕收」句:傅子立注:「杜子美:『寒水落依痕。』薛能:『旧痕依石落,初冻著槎生。』」刘尚荣按:「杜句《冬深》,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一》,『落』当作『各』,『依』一作『流』。《全唐诗》薛能卷中无此诗。」痕,傅注本原作「云」,查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并作「痕」,又据本条傅注之引證,似宜作「痕」,今据改。
远洲:傅注珍重阁本『远州』,今从诸本改。按《说文》「州」指「水中可居」陆地,然《东坡文集·卷五十二·与王定国尺牍第十二首》录此词,该句原作「欲见洲」。
「破帽多情却恋头」句:龙楡生笺:「《三山老人语录》:『从来九日用落帽事,东坡独云「破帽多情却恋头」,语为奇特,不知东坡用杜子美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
「佳节若为酬」句:傅子立注:「杜樊川《九日》诗:『但将酩酊酬佳节。』」刘尚荣按:「《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该诗题作《九日齐山登高》。」
「万事到头都是梦」句:傅子立注:「潘逍遥:『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刘尚荣按:「句出《樽前勉兄长》,又作『万事到头都是梦,休嗟百计不如人』,见《永乐大典》辑本《逍遥集》。」
「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傅子立注:「郑都官《十月菊》诗:『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公《九日次韵王巩》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刘尚荣按:「郑诗见《文苑英华·卷三百二十二》、《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五》,诗题作《十日菊》,是。公诗见《东坡集·卷十》。」
1. 南乡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2. 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3. 涵辉楼:黄州(今湖北黄冈)的一处楼台,苏轼贬居黄州时所登。
4. 徐君猷(yóu):名大受,时任黄州知州,苏轼友人,对其多有照拂。
5. 霜降水痕收:指秋霜降后,河水退去,水位下降。语出《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水潦收。”
6. 鳞鳞:形容水波细密如鱼鳞。
7. 飕飕(sōusōu):象声词,形容风声。
8. 破帽多情却恋头:化用晋代孟嘉落帽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说帽子虽破却似有情,不愿离头而去,暗含自嘲与豁达。
9. 若为酬:如何酬答、怎样度过之意。
10. 明日黄花蝶也愁:化用唐代郑谷《十日菊》诗“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谓重阳过后菊花凋谢,蝴蝶亦为之愁。比喻美好事物逝去后的哀伤。
以上为【南乡子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注释。
评析
此词抒发了作者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愁的矛盾心境。词人以诗的意境、语言和题材、内容入词,紧扣重九楼头饮宴,情景交融地抒写了自己的胸襟怀抱。
这首词是苏轼在重阳节登涵辉楼时,为呈送给太守徐君猷而作。全词以秋景起兴,借重九登高之俗,抒写人生感慨。上片写景叙事,描绘秋日江景与饮酒微醺之态,笔调轻松中带一丝萧瑟;下片转入抒情议论,由节令感怀人生无常,发出“万事到头都是梦”的深沉慨叹,并以“明日黄花蝶也愁”作结,形象而凄婉地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美好难驻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流畅,哲理深邃而不晦涩,体现了苏轼旷达中见悲凉的独特风格。
以上为【南乡子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评析。
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正值人生低谷,然其词风不堕沉郁,反于萧瑟秋景中透出几分洒脱与哲思。上片写景清丽,“霜降水痕收”点明时节,展现一幅江天寥廓、远洲显露的秋日图景。“酒力渐消风力软”一句,既写身体感受,又暗喻心境由醉入醒的过程。“破帽多情却恋头”语带幽默,表面写帽,实则写人——纵然潦倒,仍有一份执着与温情不离不弃。
下片转入抒怀,“但把清樽断送秋”看似豪饮遣怀,实则蕴含无限苍凉。紧接着“万事到头都是梦”直抒人生虚幻之感,这是苏轼屡经宦海浮沉后的深刻体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遥相呼应。“休休”叠用,语气决绝,似欲斩断执念,然愈显其内心挣扎。结句“明日黄花蝶也愁”以拟人手法,将菊花凋零之景与蝶之愁绪结合,意境深远,余味无穷。此句既应重九之题,又超越节令,升华为对一切美好易逝的普遍哀叹。全词由景入情,由情入理,层层递进,堪称东坡小令中的精品。
以上为【南乡子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乐府纪闻》:“东坡在黄州,值重九,登涵辉楼,作《南乡子》寄徐君猷,有‘明日黄花蝶也愁’之句,人皆传诵。”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破帽多情却恋头’,诙谐中有感慨。‘明日黄花蝶也愁’,造语奇警,非东坡不能道。”
3.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东坡《南乡子·重九》云:‘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感慨深矣。然说得不尽,故妙。”
4. 近人俞陛云《宋词选释》:“前半写景轻快,后半言情沉痛。‘破帽恋头’,寓庄于谐;‘黄花蝶愁’,以物写人。语虽浅近,意极深远。”
以上为【南乡子 ·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