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如碧云步障护着紫金色花簇,
秋风静谧秋空高远映照千万枝。
娇嫩花萼涂染淡黄本已绝佳,
是谁深深傅上这蜜烟胭脂?
以上为【丹桂】的翻译。
注释
步障:古代屏风类遮蔽物,《晋书》载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
紫金蕤:蕤指下垂的花穗,紫金状丹桂含苞时的色泽
涂黄:古代妇女额黄妆,此处喻桂花浅黄基色
蜜烟脂:胭脂的别称,指丹桂独特的橙红色泽
深传:仔细敷染,化妆术语的文学化运用
以上为【丹桂】的注释。
评析
此诗前两句以宏观视角勾勒丹桂的整体风姿,“碧云步障”与“紫金蕤”构成青紫冷色调的背景衬托。后两句转入微观特写,通过“涂黄”与“蜜烟脂”的暖色系对比,在设问中完成从自然描写到哲学思考的升华。全诗以“元自好”肯定天然本色,用“是谁深传”的疑问暗含对造化神奇的惊叹,体现宋诗“于细微处见真章”的审美取向。
以上为【丹桂】的评析。
赏析
诗人采用绘画技法构建视觉层次:首句以“碧云”为底色,次句“秋高”拓展空间维度,第三句“娇额涂黄”聚焦局部特写,末句“蜜烟脂”完成点睛之笔。在色彩学运用上,遵循“青-紫-黄-红”的渐变规律,暗合色彩调和原理。更巧妙的是将美容程序(涂黄、傅脂)移用于植物描写,使静态的桂花获得动态的生成感,这种“拟人化”手法既延续了屈原《橘颂》的咏物传统,又融入了宋代士大夫对“格物致知”的实践精神。
以上为【丹桂】的赏析。
辑评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楼攻媿(楼钥)《丹桂》诗‘娇额涂黄’句,后来咏桂者多祖此意。”
清·吴之振《宋诗钞》:“攻媿小诗最工体物,‘蜜烟脂’三字写尽丹桂神韵,较之‘搓酥滴粉’更觉新警。”
现代·钱钟书《宋诗选注》:“楼钥用美人妆黛喻花木,非止装饰,实含‘物性各自然’的理想在焉。”
当代·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此诗可见南宋咏物诗‘不粘不脱’的特质,既精准捕捉物态,又超越形似追求理趣。”
以上为【丹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