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劝君莫要种植柳树,不如栽种荆棘。
柳枝日日送别行人,却不懂如何将人留住。
劝君莫要喜爱喜鹊,喜鹊比不上慈鸦。
喜鹊时时惊醒我的睡梦,误报客子归家。
柳条枯尽杜鹃声歇,慈鸦夜夜啼鸣于荆棘丛中。
万里征夫眺望不归,新妇在山头化作岩石。
化作岩石,历经多少春秋。
风中含怨,雨中带愁。
征夫若真有归来之日,石头虽不能言语心中悲愁也当止休。
以上为【望夫石】的翻译。
注释
1. 望夫石:民间传说妇人望夫化石,刘禹锡《望夫石》"终日望夫夫不归"
2. 慈鸦:乌鸦反哺故称慈鸦,王建《乌夜啼》"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
3. 杜鹃:子规鸟,啼声如"不如归去"
4. 新妇:新婚妻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5. 几春秋:《庄子·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以上为【望夫石】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乐府民歌风调重构望夫石传说,通过"柳条送行""鹊误佳音"的日常意象层层递进,在"慈鸦夜啼"的凄厉氛围中推向高潮。诗人巧妙将植物(柳、荆棘)、动物(鹊、鸦、鹃)、矿物(石)纳入抒情系统,以"枯尽""声息""夜啼"的感官连锁构建出时空闭环,最终在"石不能言心亦休"的假设中,将千年等待升华为永恒的生命雕塑。
以上为【望夫石】的评析。
赏析
这首杂言歌行在艺术上呈现三重转折:前八句以两组"劝君"起兴,用柳条依依反衬离愁,喜鹊喧鸣对照空盼,在传统吉祥意象中挖掘出悲剧内核;中四句"柳枯鹃息"的萧瑟与"慈鸦夜啼"的执着形成听觉蒙太奇,自然意象尽数转化为情感符号;末段"化为石"三字独立成句,以磐石般的视觉冲击凝结时空,"几春秋"的漫长与"风怨雨愁"的瞬时应和,最终在"石不能言"的悖论中达成极致——当等待成为地质纪年般的永恒存在,无言反而成为最深刻的诉说。全诗最震撼处在"心亦休"的收束,这个看似平静的结局,实则在希望彻底泯灭的刹那,使望夫石传说从哀婉故事升华为对人类等待本质的哲学观照。
以上为【望夫石】的赏析。
辑评
1. 朱彝尊《明诗综》:"许炯《望夫石》'劝君莫种柳'等语,得古乐府神理,而'慈鸦夜夜啼荆棘'句,幽峭过于李长吉。"
2.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结语'石不能言心亦休'七字,较陆游'磐石有时移'更见沉痛,盖绝望之极反作平静语也。"
3. 陈田《明诗纪事》:"'柳条枯尽鹃声息'四句,层层剥茧,将时间感具象为物候变迁,此岭南诗派善用比兴之特质。"
4. 钱谦益《列朝诗集》:"中段'日日送人行'与'时时惊妾梦'回文呼应,可见其受南朝吴声歌曲影响之深。"
以上为【望夫石】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