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
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
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
韩厥止贾,贾不听。
厥告赵朔令亡。
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
韩厥许之。
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
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
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
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
景公问曰:“尚有世乎?”
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
献子卒,子宣子代。
宣字徙居州。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
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
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
宣子卒,子贞子代立。
贞子徙居平阳。
贞子卒,子简子代。
简子卒,子庄子代。
庄子卒,子康子代。
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于诸侯。
康子卒,子武子代。
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
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
二年,郑败我负黍。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
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
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
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
是岁魏文侯卒。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
伐宋,到彭城,执宋君。
七年,伐齐,至桑丘。
郑反晋。
九年,伐齐,至灵丘。
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
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
而子懿侯立。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
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
九年,魏败我浍。
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
二年,宋取我黄池。
魏取朱。
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八年,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
十一年,昭侯如秦。
二十二年,申不害死。
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
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
何也?
不时。
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
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
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
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果不出此门。
子宣惠王立。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
八年,魏败我将韩举。
十一年,君号为王。
与赵会区鼠。
十四,秦伐败我鄢。
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
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
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韩王曰:“善。”
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
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
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
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
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
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楚王曰:“善。”
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
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
谓韩王曰:“不谷国虽小,已悉发之矣。
原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
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
公仲曰:“不可。
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
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彊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
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
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
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
夫轻欺彊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
韩王不听,遂绝于秦。
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
十九年,大破我岸门。
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
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
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
其秋,秦使甘茂攻我宜阳。
五年,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
秦武王卒。
六年,秦复与我武遂。
九年,秦复取我武遂。
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
十一年,秦伐我,取穰。
与秦伐楚,败楚将唐眛。
十二年,太子婴死。
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
时虮虱质于楚。
苏代谓韩咎曰:“虮虱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
今楚兵十馀万在方城之外,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韩必起兵以救之,公必将矣。
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之,其听公必矣,必以楚韩封公也。”
韩咎从其计。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
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
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
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
公仲曰:“子以为果乎?”
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
楚威王攻梁也,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
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
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
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
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
公战而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
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公不能救也。
窃为公患之。
司马庚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遇于商于,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
公仲恐,曰:“然则柰何?”
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
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
公之所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也。”
于是楚解雍氏围。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琇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
楚王听入质子于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于秦楚。
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于齐,是齐孤也。
公又为秦求质子于楚,楚不听,怨结于韩。
韩挟齐魏以围楚,楚必重公。
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韩,公叔伯婴必以国待公。”
于是虮虱竟不得归韩。
韩立咎为太子。
齐、魏王来。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
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
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釐王。
釐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
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
五年,秦拔我宛。
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
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
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
齐败,湣王出亡。
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
二十一年,使暴烝救魏,为秦所败,烝走开封。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
韩告急于秦,秦不救。
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原公虽病,为一宿之行。”
陈筮见穰侯。
穰侯曰:“事急乎?
故使公来。”
陈筮曰:“未急也。”
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
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
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
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
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是岁,釐王卒,子桓惠王立。
桓惠王元年,伐燕。
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
十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于长平。
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
二十二年,秦昭王卒。
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
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
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州郡。
韩遂亡。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
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
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宜乎哉!
韩氏之先,实宗周武。
事微国小,春秋无语。
后裔事晋,韩原是处。
赵孤克立,智伯可取。
既徙平阳,又侵负黍。
景赵俱侯,惠又僭主。
秦败修鱼,魏会区鼠。
韩非虽使,不禁狼虎。
翻译
以上为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的翻译。
评析
以上为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的赏析。
拼音版
shǐ jì sān shí shì jiā hán shì jiā。
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hán zhī xiān yǔ zhōu tóng xìng,
韩之先与周同姓,
xìng jī shì。
姓姬氏。
qí hòu miáo yì shì jìn,
其后苗裔事晋,
dé fēng yú hán yuán,
得封于韩原,
yuē hán wǔ zi。
曰韩武子。
wǔ zi hòu sān shì yǒu hán jué,
武子后三世有韩厥,
cóng fēng xìng wèi hán shì。
从封姓为韩氏。
hán jué,
韩厥,
jìn jǐng gōng zhī sān nián,
晋景公之三年,
jìn sī kòu tú àn jiǎ jiāng zuò luàn,
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
zhū líng gōng zhī zéi zhào dùn。
诛灵公之贼赵盾。
zhào dùn yǐ sǐ yǐ,
赵盾已死矣,
yù zhū qí zi zhào shuò。
欲诛其子赵朔。
hán jué zhǐ jiǎ,
韩厥止贾,
jiǎ bù tīng。
贾不听。
jué gào zhào shuò lìng wáng。
厥告赵朔令亡。
shuò yuē zi bì néng bù jué zhào sì,
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
sǐ bù hèn yǐ。
死不恨矣。
hán jué xǔ zhī。
”韩厥许之。
jí jiǎ zhū zhào shì,
及贾诛赵氏,
jué chēng jí bù chū。
厥称疾不出。
chéng yīng gōng sūn chǔ jiù zhī cáng zhào gū zhào wǔ yě,
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
jué zhī zhī。
厥知之。
jǐng gōng shí yī nián,
景公十一年,
jué yǔ xì kè jiāng bīng bā bǎi chéng fá qí,
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齐,
bài qí qǐng gōng yú ān,
败齐顷公于鞍,
huò féng chǒu fù。
获逢丑父。
yú shì jìn zuò liù qīng,
于是晋作六卿,
ér hán jué zài yī qīng zhī wèi,
而韩厥在一卿之位,
hào wèi xiàn zi。
号为献子。
jìn jǐng gōng shí qī nián,
晋景公十七年,
bìng,
病,
bo dà yè zhī bù suí zhě wèi suì。
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
hán jué chēng zhào chéng jì zhī gōng,
韩厥称赵成季之功,
jīn hòu wú sì,
今后无祀,
yǐ gǎn jǐng gōng。
以感景公。
jǐng gōng wèn yuē shàng yǒu shì hū jué yú shì yán zhào wǔ,
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
ér fù yǔ gù zhào shì tián yì,
而复与故赵氏田邑,
xù zhào shì sì。
续赵氏祀。
jìn dào gōng zhī qī nián,
晋悼公之七年,
hán xiàn zi lǎo。
韩献子老。
xiàn zi zú,
献子卒,
zi xuān zǐ dài。
子宣子代。
xuān zì xǐ jū zhōu。
宣字徙居州。
jìn píng gōng shí sì nián,
晋平公十四年,
wú jì zhá shǐ jìn,
吴季札使晋,
yuē jìn guó zhī zhèng zú guī yú hán wèi zhào yǐ。
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
jìn qǐng gōng shí èr nián,
”晋顷公十二年,
hán xuān zi yǔ zhào wèi gòng fēn qí shì yáng shé shì shí xiàn。
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
jìn dìng gōng shí wǔ nián,
晋定公十五年,
xuān zi yǔ zhào jiǎn zi qīn fá fàn zhōng xíng shì。
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
xuān zi zú,
宣子卒,
zi zhēn zǐ dài lì。
子贞子代立。
zhēn zǐ xǐ jū píng yáng。
贞子徙居平阳。
zhēn zǐ zú,
贞子卒,
zi jiǎn zǐ dài。
子简子代。
jiǎn zi zú,
简子卒,
zi zhuāng zǐ dài。
子庄子代。
zhuāng zi zú,
庄子卒,
zi kāng zǐ dài。
子康子代。
kāng zi yǔ zhào xiāng zi wèi huán zi gòng bài zhī bó,
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
fēn qí dì,
分其地,
dì yì dà,
地益大,
dà yú zhū hóu。
大于诸侯。
kāng zi zú,
康子卒,
zi wǔ zǐ dài。
子武子代。
wǔ zi èr nián,
武子二年,
fá zhèng,
伐郑,
shā qí jūn yōu gōng。
杀其君幽公。
shí liù nián,
十六年,
wǔ zi zú,
武子卒,
zi jǐng hóu lì。
子景侯立。
jǐng hóu qián yuán nián,
景侯虔元年,
fá zhèng,
伐郑,
qǔ yōng qiū。
取雍丘。
èr nián,
二年,
zhèng bài wǒ fù shǔ。
郑败我负黍。
liù nián,
六年,
yǔ zhào wèi jù dé liè wéi zhū hóu。
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jiǔ nián,
九年,
zhèng wéi wǒ yáng dí。
郑围我阳翟。
jǐng hóu zú,
景侯卒,
zi liè hóu qǔ lì。
子列侯取立。
liè hóu sān nián,
列侯三年,
niè zhèng shā hán xiāng xiá lèi。
聂政杀韩相侠累。
jiǔ nián,
九年,
qín fá wǒ yí yáng,
秦伐我宜阳,
qǔ liù yì。
取六邑。
shí sān nián,
十三年,
liè hóu zú,
列侯卒,
zi wén hóu lì。
子文侯立。
shì suì wèi wén hóu zú。
是岁魏文侯卒。
wén hóu èr nián,
文侯二年,
fá zhèng,
伐郑,
qǔ yáng chéng。
取阳城。
fá sòng,
伐宋,
dào péng chéng,
到彭城,
zhí sòng jūn。
执宋君。
qī nián,
七年,
fá qí,
伐齐,
zhì sāng qiū。
至桑丘。
zhèng fǎn jìn。
郑反晋。
jiǔ nián,
九年,
fá qí,
伐齐,
zhì líng qiū。
至灵丘。
shí nián,
十年,
wén hóu zú,
文侯卒,
zi āi hóu lì。
子哀侯立。
āi hóu yuán nián,
哀侯元年,
yǔ zhào wèi fēn jìn guó。
与赵、魏分晋国。
èr nián,
二年,
miè zhèng,
灭郑,
yīn xǐ dōu zhèng。
因徙都郑。
liù nián,
六年,
hán yán shì qí jūn āi hóu。
韩严弑其君哀侯。
ér zi yì hóu lì。
而子懿侯立。
yì hóu èr nián,
懿侯二年,
wèi bài wǒ mǎ líng。
魏败我马陵。
wǔ nián,
五年,
yǔ wèi huì wáng huì zhái yáng。
与魏惠王会宅阳。
jiǔ nián,
九年,
wèi bài wǒ huì。
魏败我浍。
shí èr nián,
十二年,
yì hóu zú,
懿侯卒,
zi zhāo hóu lì。
子昭侯立。
zhāo hóu yuán nián,
昭侯元年,
qín bài wǒ xī shān。
秦败我西山。
èr nián,
二年,
sòng qǔ wǒ huáng chí。
宋取我黄池。
wèi qǔ zhū。
魏取朱。
liù nián,
六年,
fá dōng zhōu,
伐东周,
qǔ líng guān xíng qiū。
取陵观、邢丘。
bā nián,
八年,
shēn bù hài xiāng hán,
申不害相韩,
xiū shù háng dào,
修术行道,
guó nèi yǐ zhì,
国内以治,
zhū hóu bù lái qīn fá。
诸侯不来侵伐。
shí nián,
十年,
hán jī shì qí jūn dào gōng。
韩姬弑其君悼公。
shí yī nián,
十一年,
zhāo hóu rú qín。
昭侯如秦。
èr shí èr nián,
二十二年,
shēn bù hài sǐ。
申不害死。
èr shí sì nián,
二十四年,
qín lái bá wǒ yí yáng。
秦来拔我宜阳。
èr shí wǔ nián,
二十五年,
hàn,
旱,
zuò gāo mén。
作高门。
qū yí jiù yuē zhāo hóu bù chū cǐ mén。
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
hé yě bù shí。
何也?不时。
wú suǒ wèi shí zhě,
吾所谓时者,
fēi shí rì yě,
非时日也,
rén gù yǒu lì bù lì shí。
人固有利不利时。
zhāo hóu cháng lì yǐ,
昭侯尝利矣,
bù zuò gāo mén。
不作高门。
wǎng nián qín bá yí yáng,
往年秦拔宜阳,
jīn nián hàn,
今年旱,
zhāo hóu bù yǐ cǐ shí xù mín zhī jí,
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
ér gù yì shē,
而顾益奢,
cǐ wèi shí chù jǔ yíng。
此谓‘时绌举赢’。
èr shí liù nián,
”二十六年,
gāo mén chéng,
高门成,
zhāo hóu zú,
昭侯卒,
guǒ bù chū cǐ mén。
果不出此门。
zi xuān huì wáng lì。
子宣惠王立。
xuān huì wáng wǔ nián,
宣惠王五年,
zhāng yí xiāng qín。
张仪相秦。
bā nián,
八年,
wèi bài wǒ jiāng hán jǔ。
魏败我将韩举。
shí yī nián,
十一年,
jūn hào wèi wáng。
君号为王。
yǔ zhào huì qū shǔ。
与赵会区鼠。
shí sì,
十四,
qín fá bài wǒ yān。
秦伐败我鄢。
shí liù nián,
十六年,
qín bài wǒ xiū yú,
秦败我修鱼,
lǔ dé hán jiāng yí shēn chà yú zhuó zé。
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
hán shì jí,
韩氏急,
gōng zhòng wèi hán wáng yuē yǔ guó fēi kě shì yě。
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
jīn qín zhī yù fá chǔ jiǔ yǐ,
今秦之欲伐楚久矣,
wáng bù rú yīn zhāng yí wèi hé yú qín,
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lù yǐ yī míng dōu,
赂以一名都,
jù jiǎ,
具甲,
yǔ zhī nán fá chǔ,
与之南伐楚,
cǐ yǐ yī yì èr zhī jì yě。
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hán wáng yuē shàn。
”韩王曰:“善。
nǎi jǐng gōng zhòng zhī xíng,
”乃警公仲之行,
jiāng xī gòu yú qín。
将西购于秦。
chǔ wáng wén zhī dà kǒng,
楚王闻之大恐,
zhào chén zhěn gào zhī。
召陈轸告之。
chén zhěn yuē qín zhī yù fá chǔ jiǔ yǐ,
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
jīn yòu dé hán zhī míng dōu yī ér jù jiǎ,
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
qín hán bìng bīng ér fá chǔ,
秦韩并兵而伐楚,
cǐ qín suǒ dǎo sì ér qiú yě。
此秦所祷祀而求也。
jīn yǐ dé zhī yǐ,
今已得之矣,
chǔ guó bì fá yǐ。
楚国必伐矣。
wáng tīng chén wèi zhī jǐng sì jìng zhī nèi,
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
qǐ shī yán jiù hán,
起师言救韩,
mìng zhàn chē mǎn dào lù,
命战车满道路,
fā xìn chén,
发信臣,
duō qí chē,
多其车,
zhòng qí bì,
重其币,
shǐ xìn wáng zhī jiù jǐ yě。
使信王之救己也。
zòng hán bù néng tīng wǒ,
纵韩不能听我,
hán bì dé wáng yě,
韩必德王也,
bì bù wéi yàn háng yǐ lái,
必不为雁行以来,
shì qín hán bù hé yě,
是秦韩不和也,
bīng suī zhì,
兵虽至,
chǔ bù dà bìng yě。
楚不大病也。
wèi néng tīng wǒ jué hé yú qín,
为能听我绝和于秦,
qín bì dà nù,
秦必大怒,
yǐ hòu yuàn hán。
以厚怨韩。
hán zhī nán jiāo chǔ,
韩之南交楚,
bì qīng qín qīng qín,
必轻秦;轻秦,
qí yīng qín bì bù jìng shì yīn qín hán zhī bīng ér miǎn chǔ guó zhī huàn yě。
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chǔ wáng yuē shàn。
”楚王曰:“善。
nǎi jǐng sì jìng zhī nèi,
”乃警四境之内,
xīng shī yán jiù hán。
兴师言救韩。
mìng zhàn chē mǎn dào lù,
命战车满道路,
fā xìn chén,
发信臣,
duō qí chē,
多其车,
zhòng qí bì。
重其币。
wèi hán wáng yuē bù gǔ guó suī xiǎo,
谓韩王曰:“不谷国虽小,
yǐ xī fā zhī yǐ。
已悉发之矣。
yuán dà guó suì sì zhì yú qín,
原大国遂肆志于秦,
bù gǔ jiāng yǐ chǔ xùn hán。
不谷将以楚殉韩。
hán wáng wén zhī dà yuè,
”韩王闻之大说,
nǎi zhǐ gōng zhòng zhī xíng。
乃止公仲之行。
gōng zhòng yuē bù kě。
公仲曰:“不可。
fū yǐ shí fá wǒ zhě qín yě,
夫以实伐我者秦也,
yǐ xū míng jiù wǒ zhě chǔ yě。
以虚名救我者楚也。
wáng shì chǔ zhī xū míng,
王恃楚之虚名,
ér qīng jué jiàng qín zhī dí,
而轻绝彊秦之敌,
wáng bì wèi tiān xià dà xiào。
王必为天下大笑。
qiě chǔ hán fēi xiōng dì zhī guó yě,
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
yòu fēi sù yuē ér móu fá qín yě。
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
yǐ yǒu fá xíng,
已有伐形,
yīn fā bīng yán jiù hán,
因发兵言救韩,
cǐ bì chén zhěn zhī móu yě。
此必陈轸之谋也。
qiě wáng yǐ shǐ rén bào yú qín yǐ,
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
jīn bù xíng,
今不行,
shì qī qín yě。
是欺秦也。
fū qīng qī jiàng qín ér xìn chǔ zhī móu chén,
夫轻欺彊秦而信楚之谋臣,
kǒng wáng bì huǐ zhī。
恐王必悔之。
hán wáng bù tīng,
”韩王不听,
suì jué yú qín。
遂绝于秦。
qín yīn dà nù,
秦因大怒,
yì jiǎ fá hán,
益甲伐韩,
dà zhàn,
大战,
chǔ jiù bù zhì hán。
楚救不至韩。
shí jiǔ nián,
十九年,
dà pò wǒ àn mén。
大破我岸门。
tài zǐ cāng zhì yú qín yǐ hé。
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èr shí yī nián,
二十一年,
yǔ qín gòng gōng chǔ,
与秦共攻楚,
bài chǔ jiāng qū gài,
败楚将屈丐,
zhǎn shǒu bā wàn yú dān yáng。
斩首八万于丹阳。
shì suì,
”是岁,
xuān huì wáng zú,
宣惠王卒,
tài zǐ cāng lì,
太子仓立,
shì wèi xiāng wáng。
是为襄王。
xiāng wáng sì nián,
襄王四年,
yǔ qín wǔ wáng huì lín jìn。
与秦武王会临晋。
qí qiū,
其秋,
qín shǐ gān mào gōng wǒ yí yáng。
秦使甘茂攻我宜阳。
wǔ nián,
五年,
qín bá wǒ yí yáng,
秦拔我宜阳,
zhǎn shǒu liù wàn。
斩首六万。
qín wǔ wáng zú。
秦武王卒。
liù nián,
六年,
qín fù yǔ wǒ wǔ suì。
秦复与我武遂。
jiǔ nián,
九年,
qín fù qǔ wǒ wǔ suì。
秦复取我武遂。
shí nián,
十年,
tài zǐ yīng cháo qín ér guī。
太子婴朝秦而归。
shí yī nián,
十一年,
qín fá wǒ,
秦伐我,
qǔ ráng。
取穰。
yǔ qín fá chǔ,
与秦伐楚,
bài chǔ jiāng táng mèi。
败楚将唐眛。
shí èr nián,
十二年,
tài zǐ yīng sǐ。
太子婴死。
gōng zǐ jiù gōng zǐ jǐ shī zhēng wèi tài zǐ。
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
shí jǐ shī zhì yú chǔ。
时虮虱质于楚。
sū dài wèi hán jiù yuē jǐ shī wáng zài chǔ,
苏代谓韩咎曰:“虮虱亡在楚,
chǔ wáng yù nèi zhī shén。
楚王欲内之甚。
jīn chǔ bīng shí yú wàn zài fāng chéng zhī wài,
今楚兵十馀万在方城之外,
gōng hé bù lìng chǔ wáng zhù wàn shì zhī dōu yōng shì zhī páng,
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
hán bì qǐ bīng yǐ jiù zhī,
韩必起兵以救之,
gōng bì jiāng yǐ。
公必将矣。
gōng yīn yǐ hán chǔ zhī bīng fèng jǐ shī ér nèi zhī,
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之,
qí tīng gōng bì yǐ,
其听公必矣,
bì yǐ chǔ hán fēng gōng yě。
必以楚韩封公也。
hán jiù cóng qí jì。
”韩咎从其计。
chǔ wéi yōng shì,
楚围雍氏,
hán qiú jiù yú qín。
韩求救于秦。
qín wèi wèi fā,
秦未为发,
shǐ gōng sūn mèi rù hán。
使公孙昧入韩。
gōng zhòng yuē zi yǐ qín wèi qiě jiù hán hū duì yuē qín wáng zhī yán yuē qǐng dào nán zhèng lán tián,
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
chū bīng yú chǔ yǐ dài gōng,
出兵于楚以待公’,
dài bù hé yǐ。
殆不合矣。
gōng zhòng yuē zi yǐ wéi guǒ hū duì yuē qín wáng bì zǔ zhāng yí zhī gù zhì。
”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
chǔ wēi wáng gōng liáng yě,
”楚威王攻梁也,
zhāng yí wèi qín wáng yuē yǔ chǔ gōng wèi,
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
wèi zhé ér rù yú chǔ,
魏折而入于楚,
hán gù qí yǔ guó yě,
韩固其与国也,
shì qín gū yě。
是秦孤也。
bù rú chū bīng yǐ dào zhī,
不如出兵以到之,
wèi chǔ dà zhàn,
魏楚大战,
qín qǔ xī hé zhī wài yǐ guī。
秦取西河之外以归。
jīn qí zhuàng yáng yán yǔ hán,
’今其状阳言与韩,
qí shí yīn shàn chǔ。
其实阴善楚。
gōng dài qín ér dào,
公待秦而到,
bì qīng yǔ chǔ zhàn。
必轻与楚战。
chǔ yīn dé qín zhī bù yòng yě,
楚阴得秦之不用也,
bì yì yǔ gōng xiāng zhī yě。
必易与公相支也。
gōng zhàn ér shèng chǔ,
公战而胜楚,
suì yǔ gōng chéng chǔ,
遂与公乘楚,
shī sān chuān ér guī。
施三川而归。
gōng zhàn bù shèng chǔ,
公战不胜楚,
chǔ sāi sān chuān shǒu zhī,
楚塞三川守之,
gōng bù néng jiù yě。
公不能救也。
qiè wèi gōng huàn zhī。
窃为公患之。
sī mǎ gēng sān fǎn yú yǐng,
司马庚三反于郢,
gān mào yǔ zhāo yú yù yú shāng yú,
甘茂与昭鱼遇于商于,
qí yán shōu xǐ,
其言收玺,
shí lèi yǒu yuē yě。
实类有约也。
gōng zhòng kǒng,
”公仲恐,
yuē rán zé nài hé yuē gōng bì xiān hán ér hòu qín,
曰:“然则柰何?”曰:“公必先韩而后秦,
xiān shēn ér hòu zhāng yí。
先身而后张仪。
gōng bù rú jí yǐ guó hé yú qí chǔ,
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
qí chǔ bì wěi guó yú gōng。
齐楚必委国于公。
gōng zhī suǒ è zhě zhāng yí yě,
公之所恶者张仪也,
qí shí yóu bù wú qín yě。
其实犹不无秦也。
yú shì chǔ jiě yōng shì wéi。
”于是楚解雍氏围。
sū dài yòu wèi qín tài hòu dì xiù róng yuē gōng shū bó yīng kǒng qín chǔ zhī nèi jǐ shī yě,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琇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
gōng hé bù wéi hán qiú zhì zǐ yú chǔ chǔ wáng tīng rù zhì zǐ yú hán,
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楚王听入质子于韩,
zé gōng shū bó yīng zhī qín chǔ zhī bù yǐ jǐ shī wèi shì,
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
bì yǐ hán hé yú qín chǔ。
必以韩合于秦楚。
qín chǔ xié hán yǐ jiǒng wèi,
秦楚挟韩以窘魏,
wèi shì bù gǎn hé yú qí,
魏氏不敢合于齐,
shì qí gū yě。
是齐孤也。
gōng yòu wèi qín qiú zhì zǐ yú chǔ,
公又为秦求质子于楚,
chǔ bù tīng,
楚不听,
yuàn jié yú hán。
怨结于韩。
hán xié qí wèi yǐ wéi chǔ,
韩挟齐魏以围楚,
chǔ bì zhòng gōng。
楚必重公。
gōng xié qín chǔ zhī zhòng yǐ jī dé yú hán,
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韩,
gōng shū bó yīng bì yǐ guó dài gōng。
公叔伯婴必以国待公。
yú shì jǐ shī jìng bù dé guī hán。
”于是虮虱竟不得归韩。
hán lì jiù wèi tài zǐ。
韩立咎为太子。
qí wèi wáng lái。
齐、魏王来。
shí sì nián,
十四年,
yǔ qí wèi wáng gòng jī qín,
与齐、魏王共击秦,
zhì hán gǔ ér jūn yān。
至函谷而军焉。
shí liù nián,
十六年,
qín yǔ wǒ hé wài jí wǔ suì。
秦与我河外及武遂。
xiāng wáng zú,
襄王卒,
tài zǐ jiù lì,
太子咎立,
shì wèi lí wáng。
是为釐王。
lí wáng sān nián,
釐王三年,
shǐ gōng sūn xǐ lǜ zhōu wèi gōng qín。
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
qín bài wǒ èr shí sì wàn,
秦败我二十四万,
lǔ xǐ yī quē。
虏喜伊阙。
wǔ nián,
五年,
qín bá wǒ wǎn。
秦拔我宛。
liù nián,
六年,
yǔ qín wǔ suì dì èr bǎi lǐ。
与秦武遂地二百里。
shí nián,
十年,
qín bài wǒ shī yú xià shān。
秦败我师于夏山。
shí èr nián,
十二年,
yǔ qín zhāo wáng huì xī zhōu ér zuǒ qín gōng qí。
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
qí bài,
齐败,
mǐn wáng chū wáng。
湣王出亡。
shí sì nián,
十四年,
yǔ qín huì liǎng zhōu jiān。
与秦会两周间。
èr shí yī nián,
二十一年,
shǐ bào zhēng jiù wèi,
使暴烝救魏,
wèi qín suǒ bài,
为秦所败,
zhēng zǒu kāi fēng。
烝走开封。
èr shí sān nián,
二十三年,
zhào wèi gōng wǒ huá yáng。
赵、魏攻我华阳。
hán gào jí yú qín,
韩告急于秦,
qín bù jiù。
秦不救。
hán xiàng guó wèi chén shì yuē shì jí,
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
yuán gōng suī bìng,
原公虽病,
wèi yī xiǔ zhī xíng。
为一宿之行。
chén shì jiàn ráng hóu。
”陈筮见穰侯。
ráng hóu yuē shì jí hū gù shǐ gōng lái。
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
chén shì yuē wèi jí yě。
”陈筮曰:“未急也。
ráng hóu nù yuē shì kě yǐ wéi gōng zhī zhǔ shǐ hū fū guān gài xiāng wàng,
”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
gào bì yì shén jí,
告敝邑甚急,
gōng lái yán wèi jí,
公来言未急,
hé yě chén shì yuē bǐ hán jí zé jiāng biàn ér tuó cóng,
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
yǐ wèi jí,
以未急,
gù fù lái ěr。
故复来耳。
ráng hóu yuē gōng wú jiàn wáng,
”穰侯曰:“公无见王,
qǐng jīn fā bīng jiù hán。
请今发兵救韩。
bā rì ér zhì,
”八日而至,
bài zhào wèi yú huá yáng zhī xià。
败赵、魏于华阳之下。
shì suì,
是岁,
lí wáng zú,
釐王卒,
zi huán huì wáng lì。
子桓惠王立。
huán huì wáng yuán nián,
桓惠王元年,
fá yàn。
伐燕。
jiǔ nián,
九年,
qín bá wǒ xíng,
秦拔我陉,
chéng fén páng。
城汾旁。
shí nián,
十年,
qín jī wǒ yú tài xíng,
秦击我于太行,
wǒ shàng dǎng jùn shǒu yǐ shàng dǎng jùn jiàng zhào。
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shí sì nián,
十四年,
qín bá zhào shàng dǎng,
秦拔赵上党,
shā mǎ fú zǐ zú sì shí yú wàn yú cháng píng。
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于长平。
shí qī nián,
十七年,
qín bá wǒ yáng chéng fù shǔ。
秦拔我阳城、负黍。
èr shí èr nián,
二十二年,
qín zhāo wáng zú。
秦昭王卒。
èr shí sì nián,
二十四年,
qín bá wǒ chéng gāo xíng yáng。
秦拔我城皋、荥阳。
èr shí liù nián,
二十六年,
qín xī bá wǒ shàng dǎng。
秦悉拔我上党。
èr shí jiǔ nián,
二十九年,
qín bá wǒ shí sān chéng。
秦拔我十三城。
sān shí sì nián,
三十四年,
huán huì wáng zú,
桓惠王卒,
zi wáng ān lì。
子王安立。
wáng ān wǔ nián,
王安五年,
qín gōng hán,
秦攻韩,
hán jí,
韩急,
shǐ hán fēi shǐ qín,
使韩非使秦,
qín liú fēi,
秦留非,
yīn shā zhī。
因杀之。
jiǔ nián,
九年,
qín lǔ wáng ān,
秦虏王安,
jǐn rù qí dì,
尽入其地,
wèi yǐng zhōu jùn。
为颍州郡。
hán suì wáng。
韩遂亡。
tài shǐ gōng yuē hán jué zhī gǎn jìn jǐng gōng,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
shào zhào gū zhī zǐ wǔ,
绍赵孤之子武,
yǐ chéng chéng yīng gōng sūn chǔ jiù zhī yì,
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
cǐ tiān xià zhī yīn dé yě。
此天下之阴德也。
hán shì zhī gōng,
韩氏之功,
yú jìn wèi dǔ qí dà zhě yě。
于晋未睹其大者也。
rán yǔ zhào wèi zhōng wèi zhū hóu shí yú shì,
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
yí hū zāi hán shì zhī xiān,
宜乎哉! 韩氏之先,
shí zōng zhōu wǔ。
实宗周武。
shì wēi guó xiǎo,
事微国小,
chūn qiū wú yǔ。
春秋无语。
hòu yì shì jìn,
后裔事晋,
hán yuán shì chù。
韩原是处。
zhào gū kè lì,
赵孤克立,
zhì bó kě qǔ。
智伯可取。
jì xǐ píng yáng,
既徙平阳,
yòu qīn fù shǔ。
又侵负黍。
jǐng zhào jù hóu,
景赵俱侯,
huì yòu jiàn zhǔ。
惠又僭主。
qín bài xiū yú,
秦败修鱼,
wèi huì qū shǔ。
魏会区鼠。
hán fēi suī shǐ,
韩非虽使,
bù jīn láng hǔ。
不禁狼虎。
以上为史记 · 三十世家 · 韩世家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