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曰王太后。
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
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
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
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
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
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后六年,窦太后崩。
其明年,上徵文学之士公孙弘等。
明年,上初至雍,郊见五畤。
后常三岁一郊。
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氾氏观。
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
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
平原君往祠,其后子孙以尊显。
及武帝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
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
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
其游以方遍诸侯。
无妻子。
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帛衣食。
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
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年九十馀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识其处,一坐尽惊。
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
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
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
一宫尽骇,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
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
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
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亳人薄诱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
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用太牢具,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
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
天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忌泰一坛上,如其方。
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泰一、皋山山君、地长用牛;武夷君用乾鱼;阴阳使者以一牛”。
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于忌泰一坛旁。
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
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
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
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
赐诸侯白金,以风符应合于天地。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
天子受之,更以他县偿之。
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
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
其明年,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
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
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
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又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诸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
居岁馀,其方益衰,神不至。
乃为帛书以饭牛,详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
杀而视之,得书,书言其怪,天子疑之。
有识其手书,问之人,果书。
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
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游水发根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
上召置祠之甘泉。
及病,使人问神君。
神君言曰:“天子毋忧病。
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
于是病愈,遂幸甘泉,病良已。
大赦天下,置寿宫神君。
神君最贵者,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
非可得见,闻其音,与人言等。
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也。
居室帷中。
时昼言,然常以夜。
天子祓,然后入。
因巫为主人,关饮食。
所欲者言行下。
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
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
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毋绝殊者,而天子独喜。
其事祕,世莫知也。
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
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毋祀,则礼不答也。”
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天地牲角茧栗。
今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
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
上亲望拜,如上帝礼。
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
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
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于泰山矣。
其春,乐成侯上书言栾大。
栾大,胶东宫人,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已而为胶东王尚方。
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毋子。
康王死,他姬子立为王。
而康后有淫行,与王不相中,相危以法。
康后闻文成已死,而欲自媚于上,乃遣栾大因乐成侯求见言方。
天子既诛文成,后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尽,及见栾大,大悦。
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
大言曰:“臣尝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
顾以为臣贱,不信臣。
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予方。
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
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
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
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
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
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
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于神人。
神人尚肯邪不邪。
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
于是上使先验小方,斗旗,旗自相触击。
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
居月馀,得四金印,佩天士将军、地土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
制诏御史:“昔禹疏九江,决四渎。
间者河溢皋陆,隄繇不息。
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
乾称‘蜚龙’,‘鸿渐于般’,意庶几与焉。
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
赐列侯甲第,僮千人。
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
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万斤,更名其邑曰当利公主。
天子亲如五利之第。
使者存问所给,连属于道。
自大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
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弗臣也。
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
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
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大见数月,佩六印,贵振天下,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
鼎大异于众鼎,文镂毋款识,怪之,言吏。
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
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
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盖焉。
有麃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
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
天子曰:“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穀。
今年丰庑未有报,鼎曷为出哉?”
有司皆曰:“闻昔大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
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 烹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虞不骜,胡考之休’。
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
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飨。
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
鼎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以合明应。”
制曰:“可。”
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
上乃遣望气佐侯其气云。
其秋,上幸雍,且郊。
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
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
上疑未定。
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
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问于鬼臾区。
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筴,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
于是黄帝迎日推筴,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
黄帝仙登于天。”
卿因所忠欲奏之。
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
卿因嬖人奏之。
上大说,召问卿。
对曰:“受此书申功,申功已死。”
上曰:“申功何人也?”
卿曰:“申功,齐人也。
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
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
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
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
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黄帝且战且学仙。
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
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
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
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
其后于黄帝接万灵明廷。
明廷者,甘泉也。
所谓寒门者,谷口也。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珣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乃上去。
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珣,龙珣拔,堕黄帝之弓。
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胡珣号。
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于是天子曰:“嗟乎!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鵕耳。”
乃拜卿为郎,东使候神于太室。
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空桐,幸甘泉。
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坛放薄忌泰一坛,坛三垓。
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
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
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
其下四方地,为餟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
已祠,胙馀皆燎之。
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
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
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
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
而衣上黄。
其祠列火满坛,坛旁烹炊具。
有司云“祠上有光焉”。
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
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
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
令太祝领,及腊间祠。
三岁天子一郊见。”
其秋,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泰一锋,名曰“灵旗”。
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而五利将军使不敢入海,之泰山祠。
上使人微随验,实无所见。
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雠。
上乃诛五利。
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
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
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
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
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
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
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
其年,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
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之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
公卿曰:“古者祀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
或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于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
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
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
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即至甘泉,为且用事泰山,先类祠泰一。
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
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
齐人丁公年九十馀,曰:“封者,合不死之名也。
秦皇帝不得上封。
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
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
数年,至且行。
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
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
上为封祠器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周霸属图封事,于是上绌偃、霸,尽罢诸儒弗用。
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
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
东上泰山,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
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
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
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
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
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
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
四月,还至奉高。
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不经,难施行。
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
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射牛行事。
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
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
其事皆禁。
明日,下阴道。
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
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
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
五色土益杂封。
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颇以加祠。
兕旄牛犀象之属弗用。
皆至泰山然后去。
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天子从封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
于是制诏御史:“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惧弗任。
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修祀泰一,若有象景光,箓如有望,依依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而后禅肃然。
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
复博、奉高、蛇丘、历城,毋出今年租税。
其赦天下,如乙卯赦令。
行所过毋有复作。
事在二年前,皆勿听治。”
又下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
其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天子既已封禅泰山,无风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
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
上乃遂去,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
五月,返至甘泉。
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以今年为元封元年。
其秋,有星茀于东井。
后十馀日,有星茀于三能。
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
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嘒”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祠泰一。
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
寿星仍出,渊耀光明。
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飨。”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
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
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
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
是岁旱。
于是天子既出毋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
还至瓠子,自临塞决河,留二日,沈祠而去。
使二卿将卒塞决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
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
后世谩怠,故衰秏”。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
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
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
且仙人好楼居。”
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
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
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若有光云,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赦天下,毋有复作。”
其明年,伐朝鲜。
夏,旱。
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
上乃下诏曰:“天旱,意乾封乎?
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
春,至鸣泽,从西河归。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
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
北至琅邪,并海上。
四月中,至奉高修封焉。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
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
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
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衤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
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
及五年修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对之。
祠后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
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
礼毕,燎堂下。
而上又上泰山,有祕祠其颠。
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而有司侍祠焉。
泰山上举火,下悉应之。
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
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筴,周而复始。
皇帝敬拜泰一。”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十一月乙酉,柏梁灾。
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
临渤海,将以望祠蓬莱之属,冀至殊庭焉。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
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
明庭,甘泉也。”
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
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
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
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
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
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
乃立神明台、井幹楼,度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
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
因为太初元年。
是岁,西伐大宛。
蝗大起。
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其明年,有司言雍五畤无牢熟具,芬芳不备。
乃命祠官进畤犊牢具,五色食所胜,而以木禺马代驹焉。
独五帝用驹,行亲郊用驹。
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木禺马代。
行过,乃用驹。
他礼如故。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
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上亲礼祠上帝,衣上黄焉。
公玊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
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禅焉。
其后令带奉祠候神物。
夏,遂还泰山,修五年之礼如前,而加禅祠石闾。
石闾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故上亲禅焉。
其后五年,复至泰山修封,还过祭常山。
今天子所兴祠,泰一、后土,三年亲郊祠,建汉家封禅,五年一修封。
薄忌泰一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宽舒之祠官以岁时致礼。
凡六祠,皆太祝领之。
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祀,去则已。
方士所兴祠,各自主,其人终则已,祠官弗主。
他祠皆如其故。
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
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
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
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遇其真。
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
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言,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具见其表里。
后有君子,得以览焉。
至若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焉。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
志尚奢丽,尤敬神明。
坛开八道,接通五城。
朝亲五利,夕拜文成。
祭非祀典,巡乖卜征。
登嵩勒岱,望景传声。
迎年祀日,改历定正。
疲秏中土,事彼边兵。
日不暇给,人无聊生。
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翻译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的翻译。
评析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的赏析。
拼音版
shǐ jì shí èr běn jì xiào wǔ běn jì。
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xiào wǔ huáng dì zhě,
孝武皇帝者,
xiào jǐng zhōng zǐ yě。
孝景中子也。
mǔ yuē wáng tài hòu。
母曰王太后。
xiào jǐng sì nián,
孝景四年,
yǐ huáng zǐ wèi jiāo dōng wáng。
以皇子为胶东王。
xiào jǐng qī nián,
孝景七年,
lì tài zǐ fèi wèi lín jiāng wáng,
栗太子废为临江王,
yǐ jiāo dōng wáng wèi tài zǐ。
以胶东王为太子。
xiào jǐng shí liù nián bēng,
孝景十六年崩,
tài zǐ jí wèi,
太子即位,
wèi xiào wǔ huáng dì。
为孝武皇帝。
xiào wǔ huáng dì chū jí wèi,
孝武皇帝初即位,
yóu jìng guǐ shén zhī sì。
尤敬鬼神之祀。
yuán nián,
元年,
hàn xìng yǐ liù shí yú suì yǐ,
汉兴已六十馀岁矣,
tiān xià yì ān,
天下乂安,
jiàn shēn zhī shǔ jiē wàng tiān zǐ fēng shàn gǎi zhèng dù yě。
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
ér shàng xiāng rú shù,
而上乡儒术,
zhāo xián liáng,
招贤良,
zhào wǎn wáng zāng děng yǐ wén xué wèi gōng qīng,
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
yù yì gǔ lì míng táng chéng nán,
欲议古立明堂城南,
yǐ cháo zhū hóu。
以朝诸侯。
cǎo xún shòu fēng shàn gǎi lì fú sè shì wèi jiù。
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
huì dòu tài hòu zhì huáng lǎo yán,
会窦太后治黄老言,
bù hǎo rú shù,
不好儒术,
shǐ rén wēi dé zhào wǎn děng jiān lì shì,
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
zhào àn wǎn zāng,
召案绾、臧,
wǎn zāng zì shā,
绾、臧自杀,
zhū suǒ xìng wèi zhě jiē fèi。
诸所兴为者皆废。
hòu liù nián,
后六年,
dòu tài hòu bēng。
窦太后崩。
qí míng nián,
其明年,
shàng zhēng wén xué zhī shì gōng sūn hóng děng。
上徵文学之士公孙弘等。
míng nián,
明年,
shàng chū zhì yōng,
上初至雍,
jiāo jiàn wǔ zhì。
郊见五畤。
hòu cháng sān suì yī jiāo。
后常三岁一郊。
shì shí shàng qiú shén jūn,
是时上求神君,
shě zhī shàng lín zhōng fàn shì guān。
舍之上林中氾氏观。
shén jūn zhě,
神君者,
cháng líng nǚ zǐ,
长陵女子,
yǐ zi sǐ bēi āi,
以子死悲哀,
gù jiàn shén yú xiān hòu wǎn ruò。
故见神于先后宛若。
wǎn ruò cí zhī qí shì,
宛若祠之其室,
mín duō wǎng cí。
民多往祠。
píng yuán jūn wǎng cí,
平原君往祠,
qí hòu zǐ sūn yǐ zūn xiǎn。
其后子孙以尊显。
jí wǔ dì jí wèi,
及武帝即位,
zé hòu lǐ zhì cí zhī nèi zhōng,
则厚礼置祠之内中,
wén qí yán,
闻其言,
bú jiàn qí rén yún。
不见其人云。
shì shí ér lǐ shǎo jūn yì yǐ cí zào gǔ dào què lǎo fāng jiàn shàng,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
shàng zūn zhī。
上尊之。
shǎo jūn zhě,
少君者,
gù shēn zé hóu rù yǐ zhǔ fāng。
故深泽侯入以主方。
nì qí nián jí suǒ shēng zhǎng,
匿其年及所生长,
cháng zì wèi qī shí,
常自谓七十,
néng shǐ wù,
能使物,
què lǎo。
却老。
qí yóu yǐ fāng biàn zhū hóu。
其游以方遍诸侯。
wú qī zǐ。
无妻子。
rén wén qí néng shǐ wù jí bù sǐ,
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
gèng kuì yí zhī,
更馈遗之,
cháng yú jīn qián bó yī shí。
常馀金钱帛衣食。
rén jiē yǐ wéi bù zhì chǎn yè ér ráo gěi,
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
yòu bù zhī qí hé suǒ rén,
又不知其何所人,
yù xìn,
愈信,
zhēng shì zhī。
争事之。
shǎo jūn zī hǎo fāng,
少君资好方,
shàn wèi qiǎo fā qí zhòng。
善为巧发奇中。
cháng cóng wǔ ān hóu yǐn,
尝从武安侯饮,
zuò zhōng yǒu nián jiǔ shí yú lǎo rén,
坐中有年九十馀老人,
shǎo jūn nǎi yán yǔ qí dà fù yóu shè chù,
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
lǎo rén wéi ér shí cóng qí dà fù xíng,
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行,
shí qí chù,
识其处,
yī zuò jìn jīng。
一坐尽惊。
shǎo jūn jiàn shàng,
少君见上,
shàng yǒu gù tóng qì,
上有故铜器,
wèn shǎo jūn。
问少君。
shǎo jūn yuē cǐ qì qí huán gōng shí nián chén yú bǎi qǐn。
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
yǐ ér àn qí kè,
”已而案其刻,
guǒ qí huán gōng qì。
果齐桓公器。
yī gōng jǐn hài,
一宫尽骇,
yǐ shǎo jūn wèi shén,
以少君为神,
shù bǎi suì rén yě。
数百岁人也。
shǎo jūn yán yú shàng yuē cí zào zé zhì wù,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
zhì wù ér dān shā kě huà wéi huáng jīn,
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
huáng jīn chéng yǐ wéi yǐn shí qì zé yì shòu,
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
yì shòu ér hǎi zhōng péng lái xiān zhě kě jiàn,
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
jiàn zhī yǐ fēng shàn zé bù sǐ,
见之以封禅则不死,
huáng dì shì yě。
黄帝是也。
chén cháng yóu hǎi shàng,
臣尝游海上,
jiàn ān qī shēng,
见安期生,
shí chén zǎo,
食臣枣,
dà rú guā。
大如瓜。
ān qī shēng xiān zhě,
安期生仙者,
tōng péng lái zhōng,
通蓬莱中,
hé zé jiàn rén,
合则见人,
bù hé zé yǐn。
不合则隐。
yú shì tiān zǐ shǐ qīn cí zào,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
ér qiǎn fāng shì rù hǎi qiú péng lái ān qī shēng zhī shǔ,
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
ér shì huà dān shā zhū yào qí wèi huáng jīn yǐ。
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jū jiǔ zhī,
居久之,
lǐ shǎo jūn bìng sǐ。
李少君病死。
tiān zǐ yǐ wéi huà qù bù sǐ yě,
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
ér shǐ huáng chuí shǐ kuān shū shòu qí fāng。
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
qiú péng lái ān qī shēng mò néng dé,
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
ér hǎi shàng yàn qí guài yū zhī fāng shì duō xiāng xiào,
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
gèng yán shén shì yǐ。
更言神事矣。
bó rén báo yòu jì zòu cí tài yī fāng,
亳人薄诱忌奏祠泰一方,
yuē tiān shén guì zhě tài yī,
曰:“天神贵者泰一,
tài yī zuǒ yuē wǔ dì。
泰一佐曰五帝。
gǔ zhě tiān zǐ yǐ chūn qiū jì tài yī dōng nán jiāo,
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
yòng tài láo jù,
用太牢具,
qī rì,
七日,
wèi tán kāi bā tōng zhī guǐ dào。
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yú shì tiān zǐ lìng tài zhù lì qí cí cháng ān dōng nán jiāo,
”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
cháng fèng cí rú jì fāng。
常奉祠如忌方。
qí hòu rén yǒu shàng shū,
其后人有上书,
yán gǔ zhě tiān zǐ sān nián yī yòng tài láo jù cí shén sān yì tiān yī,
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
dì yī,
地一,
tài yī。
泰一”。
tiān zǐ xǔ zhī,
天子许之,
lìng tài zhù lǐng cí zhī jì tài yī tán shàng,
令太祝领祠之忌泰一坛上,
rú qí fāng。
如其方。
hòu rén fù yǒu shàng shū,
后人复有上书,
yán gǔ zhě tiān zǐ cháng yǐ chūn qiū jiě cí,
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
cí huáng dì yòng yī xiāo pò jìng míng yáng yòng yáng cí mǎ xíng yòng yī qīng mǔ mǎ tài yī gāo shān shān jūn dì zhǎng yòng niú wǔ yí jūn yòng gān yú yīn yáng shǐ zhě yǐ yī niú。
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泰一、皋山山君、地长用牛;武夷君用乾鱼;阴阳使者以一牛”。
lìng cí guān lǐng zhī rú qí fāng,
令祠官领之如其方,
ér cí yú jì tài yī tán páng。
而祠于忌泰一坛旁。
qí hòu,
其后,
tiān zǐ yuàn yǒu bái lù,
天子苑有白鹿,
yǐ qí pí wèi bì,
以其皮为币,
yǐ fā ruì yīng,
以发瑞应,
zào bái jīn yān。
造白金焉。
qí míng nián,
其明年,
jiāo yōng,
郊雍,
huò yī jiǎo shòu,
获一角兽,
ruò páo rán。
若麃然。
yǒu sī yuē bì xià sù zhī jiāo sì,
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
shàng dì bào xiǎng,
上帝报享,
xī yī jiǎo shòu,
锡一角兽,
gài lín yún。
盖麟云。
yú shì yǐ jiàn wǔ zhì,
”于是以荐五畤,
zhì jiā yī niú yǐ liáo。
畤加一牛以燎。
cì zhū hóu bái jīn,
赐诸侯白金,
yǐ fēng fú yīng hé yú tiān dì。
以风符应合于天地。
yú shì jì běi wáng yǐ wéi tiān zǐ qiě fēng shàn,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
nǎi shàng shū xiàn tài shān jí qí páng yì。
乃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
tiān zǐ shòu zhī,
天子受之,
gèng yǐ tā xiàn cháng zhī。
更以他县偿之。
cháng shān wáng yǒu zuì,
常山王有罪,
qiān,
迁,
tiān zǐ fēng qí dì yú zhēn dìng,
天子封其弟于真定,
yǐ xù xiān wáng sì,
以续先王祀,
ér yǐ cháng shān wèi jùn。
而以常山为郡。
rán hòu wǔ yuè jiē zài tiān zǐ zhī jùn。
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
qí míng nián,
其明年,
qí rén shǎo wēng yǐ guǐ shén fāng jiàn shàng。
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
shàng yǒu suǒ xìng wáng fū rén,
上有所幸王夫人,
fū rén zú,
夫人卒,
shǎo wēng yǐ fāng shù gài yè zhì wáng fū rén jí zào guǐ zhī mào yún,
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
tiān zǐ zì wéi zhōng wàng jiàn yān。
天子自帷中望见焉。
yú shì nǎi bài shǎo wēng wéi wén chéng jiāng jūn,
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
shǎng cì shén duō,
赏赐甚多,
yǐ kè lǐ lǐ zhī。
以客礼礼之。
wén chéng yán yuē shàng jí yù yǔ shén tōng,
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
gōng shì bèi fú bù xiàng shén,
宫室被服不象神,
shén wù bù zhì。
神物不至。
nǎi zuò huà yún qì chē,
”乃作画云气车,
jí gè yǐ shèng rì jià chē pì è guǐ。
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yòu zuò gān quán gōng,
又作甘泉宫,
zhōng wèi tái shì,
中为台室,
huà tiān dì tài yī zhū shén,
画天、地、泰一诸神,
ér zhì jì jù yǐ zhì tiān shén。
而置祭具以致天神。
jū suì yú,
居岁馀,
qí fāng yì shuāi,
其方益衰,
shén bù zhì。
神不至。
nǎi wèi bó shū yǐ fàn niú,
乃为帛书以饭牛,
xiáng fú zhī yě,
详弗知也,
yán cǐ niú fù zhōng yǒu qí。
言此牛腹中有奇。
shā ér shì zhī,
杀而视之,
dé shū,
得书,
shū yán qí guài,
书言其怪,
tiān zǐ yí zhī。
天子疑之。
yǒu shí qí shǒu shū,
有识其手书,
wèn zhī rén,
问之人,
guǒ shū。
果书。
yú shì zhū wén chéng jiāng jūn ér yǐn zhī。
于是诛文成将军而隐之。
qí hòu zé yòu zuò bǎi liáng tóng zhù chéng lù xiān rén zhǎng zhī shǔ yǐ。
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
wén chéng sǐ míng nián,
文成死明年,
tiān zǐ bìng dǐng hú shén,
天子病鼎湖甚,
wū yī wú suǒ bù zhì,
巫医无所不致,
bù yù。
不愈。
yóu shuǐ fā gēn nǎi yán yuē shàng jùn yǒu wū,
游水发根乃言曰:“上郡有巫,
bìng ér guǐ xià zhī。
病而鬼下之。
shàng zhào zhì cí zhī gān quán。
”上召置祠之甘泉。
jí bìng,
及病,
shǐ rén wèn shén jūn。
使人问神君。
shén jūn yán yuē tiān zǐ wú yōu bìng。
神君言曰:“天子毋忧病。
bìng shǎo yù,
病少愈,
qiáng yǔ wǒ huì gān quán。
强与我会甘泉。
yú shì bìng yù,
”于是病愈,
suì xìng gān quán,
遂幸甘泉,
bìng liáng yǐ。
病良已。
dà shè tiān xià,
大赦天下,
zhì shòu gōng shén jūn。
置寿宫神君。
shén jūn zuì guì zhě,
神君最贵者,
qí zuǒ yuē dà jìn sī mìng zhī shǔ,
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属,
jiē cóng zhī。
皆从之。
fēi kě dé jiàn,
非可得见,
wén qí yīn,
闻其音,
yú rén yán děng。
与人言等。
shí qù shí lái,
时去时来,
lái zé fēng sù rán yě。
来则风肃然也。
jū shì wéi zhōng。
居室帷中。
shí zhòu yán,
时昼言,
rán cháng yǐ yè。
然常以夜。
tiān zǐ fú,
天子祓,
rán hòu rù。
然后入。
yīn wū wéi zhǔ rén,
因巫为主人,
guān yǐn shí。
关饮食。
suǒ yù zhě yán xíng xià。
所欲者言行下。
yòu zhì shòu gōng běi gōng,
又置寿宫、北宫,
zhāng yǔ qí,
张羽旗,
shè gōng jù,
设供具,
yǐ lǐ shén jūn。
以礼神君。
shén jūn suǒ yán,
神君所言,
shàng shǐ rén shòu shū qí yán,
上使人受书其言,
mìng zhī yuē huà fǎ。
命之曰“画法”。
qí suǒ yǔ,
其所语,
shì sú zhī suǒ zhī yě,
世俗之所知也,
wú jué shū zhě,
毋绝殊者,
ér tiān zǐ dú xǐ。
而天子独喜。
qí shì mì,
其事祕,
shì mò zhī yě。
世莫知也。
qí hòu sān nián,
其后三年,
yǒu sī yán yuán yí yǐ tiān ruì mìng,
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
bù yí yǐ yī èr shù。
不宜以一二数。
yī yuán yuē jiàn yuán,
一元曰建元,
èr yuán yǐ zhǎng xīng yuē yuán guāng,
二元以长星曰元光,
sān yuán yǐ jiāo dé yī jiǎo shòu yuē yuán shòu yún。
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
qí míng nián dōng,
其明年冬,
tiān zǐ jiāo yōng,
天子郊雍,
yì yuē jīn shàng dì zhèn qīn jiāo,
议曰:“今上帝朕亲郊,
ér hòu tǔ wú sì,
而后土毋祀,
zé lǐ bù dá yě。
则礼不答也。
yǒu sī yǔ tài shǐ gōng cí guān kuān shū děng yì tiān dì shēng jiǎo jiǎn lì。
”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天地牲角茧栗。
jīn bì xià qīn sì hòu tǔ,
今陛下亲祀后土,
hòu tǔ yí yú zé zhōng yuán qiū wèi wǔ tán,
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
tán yī huáng dú tài láo jù,
坛一黄犊太牢具,
yǐ cí jǐn yì,
已祠尽瘗,
ér cóng cí yī shàng huáng。
而从祠衣上黄。
yú shì tiān zǐ suì dōng,
”于是天子遂东,
shǐ lì hòu tǔ cí fén yīn shuí shàng,
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
rú kuān shū děng yì。
如宽舒等议。
shàng qīn wàng bài,
上亲望拜,
rú shàng dì lǐ。
如上帝礼。
lǐ bì,
礼毕,
tiān zǐ suì zhì xíng yáng ér hái。
天子遂至荥阳而还。
guò luò yáng,
过雒阳,
xià zhào yuē sān dài miǎo jué,
下诏曰:“三代邈绝,
yuǎn yǐ nán cún。
远矣难存。
qí yǐ sān shí lǐ dì fēng zhōu hòu wèi zhōu zi nán jūn,
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
yǐ fèng xiān wáng sì yān。
以奉先王祀焉。
shì suì,
”是岁,
tiān zǐ shǐ xún jùn xiàn,
天子始巡郡县,
qīn xún yú tài shān yǐ。
侵寻于泰山矣。
qí chūn,
其春,
lè chéng hóu shàng shū yán luán dà。
乐成侯上书言栾大。
luán dà,
栾大,
jiāo dōng gōng rén,
胶东宫人,
gù cháng yǔ wén chéng jiāng jūn tóng shī,
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
yǐ ér wèi jiāo dōng wáng shàng fāng。
已而为胶东王尚方。
ér lè chéng hóu zǐ wèi kāng wáng hòu,
而乐成侯姊为康王后,
wú zi。
毋子。
kāng wáng sǐ,
康王死,
tā jī zi lì wèi wáng。
他姬子立为王。
ér kāng hòu yǒu yín xíng,
而康后有淫行,
yǔ wáng bù xiāng zhòng,
与王不相中,
xiāng wēi yǐ fǎ。
相危以法。
kāng hòu wén wén chéng yǐ sǐ,
康后闻文成已死,
ér yù zì mèi yú shàng,
而欲自媚于上,
nǎi qiǎn luán dà yīn lè chéng hóu qiú jiàn yán fāng。
乃遣栾大因乐成侯求见言方。
tiān zǐ jì zhū wén chéng,
天子既诛文成,
hòu huǐ hèn qí zǎo sǐ,
后悔恨其早死,
xī qí fāng bù jìn,
惜其方不尽,
jí jiàn luán dà,
及见栾大,
dà yuè。
大悦。
dà wéi rén zhǎng měi,
大为人长美,
yán duō fāng lüè,
言多方略,
ér gǎn wéi dà yán,
而敢为大言,
chù zhī bù yí。
处之不疑。
dà yán yuē chén cháng wǎng lái hǎi zhōng,
大言曰:“臣尝往来海中,
jiàn ān qī xiàn mén zhī shǔ。
见安期、羡门之属。
gù yǐ wéi chén jiàn,
顾以为臣贱,
bù xìn chén。
不信臣。
yòu yǐ wéi kāng wáng zhū hóu ěr,
又以为康王诸侯耳,
bù zú yǔ fāng。
不足予方。
chén shù yán kāng wáng,
臣数言康王,
kāng wáng yòu bù yòng chén。
康王又不用臣。
chén zhī shī yuē huáng jīn kě chéng,
臣之师曰:‘黄金可成,
ér hé jué kě sài,
而河决可塞,
bù sǐ zhī yào kě dé,
不死之药可得,
xiān rén kě zhì yě。
仙人可致也。
chén kǒng xiào wén chéng,
’臣恐效文成,
zé fāng shì jiē yǎn kǒu,
则方士皆掩口,
è gǎn yán fāng zāi shàng yuē wén chéng shí mǎ gān sǐ ěr。
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
zi chéng néng xiū qí fāng,
子诚能修其方,
wǒ hé ài hū dà yuē chén shī fēi yǒu qiú rén,
我何爱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
rén zhě qiú zhī。
人者求之。
bì xià bì yù zhì zhī,
陛下必欲致之,
zé guì qí shǐ zhě,
则贵其使者,
lìng yǒu qīn shǔ,
令有亲属,
yǐ kè lǐ dài zhī,
以客礼待之,
wù bēi,
勿卑,
shǐ gè pèi qí xìn yìn,
使各佩其信印,
nǎi kě shǐ tōng yán yú shén rén。
乃可使通言于神人。
shén rén shàng kěn xié bù xié。
神人尚肯邪不邪。
zhì zūn qí shǐ,
致尊其使,
rán hòu kě zhì yě。
然后可致也。
yú shì shàng shǐ xiān yàn xiǎo fāng,
”于是上使先验小方,
dòu qí,
斗旗,
qí zì xiāng chù jī。
旗自相触击。
shì shí shàng fāng yōu hé jué,
是时上方忧河决,
ér huáng jīn bù jiù,
而黄金不就,
nǎi bài dà wéi wǔ lì jiāng jūn。
乃拜大为五利将军。
jū yuè yú,
居月馀,
dé sì jīn yìn,
得四金印,
pèi tiān shì jiāng jūn dì tǔ jiāng jūn dà tōng jiāng jūn tiān dào jiāng jūn yìn。
佩天士将军、地土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
zhì zhào yù shǐ xī yǔ shū jiǔ jiāng,
制诏御史:“昔禹疏九江,
jué sì dú。
决四渎。
jiān zhě hé yì gāo lù,
间者河溢皋陆,
dī yáo bù xī。
隄繇不息。
zhèn lín tiān xià èr shí yǒu bā nián,
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
tiān ruò yí zhèn shì ér dà tōng yān。
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
gān chēng fēi lóng,
乾称‘蜚龙’,
hóng jiàn yú bān,
‘鸿渐于般’,
yì shù jī yǔ yān。
意庶几与焉。
qí yǐ èr qiān hù fēng dì shì jiāng jūn dà wéi lè tōng hóu。
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大为乐通侯。
cì liè hóu jiǎ dì,
”赐列侯甲第,
tóng qiān rén。
僮千人。
shèng yú chì chē mǎ wéi zhàng qì wù yǐ chōng qí jiā。
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
yòu yǐ wèi cháng gōng zhǔ qī zhī,
又以卫长公主妻之,
jī jīn wàn jīn,
赍金万斤,
gēng míng qí yì yuē dāng lì gōng zhǔ。
更名其邑曰当利公主。
tiān zǐ qīn rú wǔ lì zhī dì。
天子亲如五利之第。
shǐ zhě cún wèn suǒ gěi,
使者存问所给,
lián shǔ yú dào。
连属于道。
zì dà zhǔ jiàng xiāng yǐ xià,
自大主将相以下,
jiē zhì jiǔ qí jiā,
皆置酒其家,
xiàn yí zhī。
献遗之。
yú shì tiān zǐ yòu kè yù yìn yuē tiān dào jiāng jūn,
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
shǐ shǐ yī yǔ yī,
使使衣羽衣,
yè lì bái máo shàng,
夜立白茅上,
wǔ lì jiāng jūn yì yī yǔ yī,
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lì bái máo shàng shòu yìn,
立白茅上受印,
yǐ shì fú chén yě。
以示弗臣也。
ér pèi tiān dào zhě,
而佩“天道”者,
qiě wèi tiān zǐ dào tiān shén yě。
且为天子道天神也。
yú shì wǔ lì cháng yè cí qí jiā,
于是五利常夜祠其家,
yù yǐ xià shén。
欲以下神。
shén wèi zhì ér bǎi guǐ jí yǐ,
神未至而百鬼集矣,
rán pō néng shǐ zhī。
然颇能使之。
qí hòu zhì zhuāng xíng,
其后治装行,
dōng rù hǎi,
东入海,
qiú qí shī yún。
求其师云。
dà jiàn shù yuè,
大见数月,
pèi liù yìn,
佩六印,
guì zhèn tiān xià,
贵振天下,
ér hǎi shàng yàn qí zhī jiān,
而海上燕齐之间,
mò bù è wàn ér zì yán yǒu jìn fāng,
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
néng shén xiān yǐ。
能神仙矣。
qí xià liù yuè zhōng,
其夏六月中,
fén yīn wū jǐn wèi mín cí wèi shuí hòu tǔ yíng páng,
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
jiàn dì rú gōu zhuàng,
见地如钩状,
póu shì dé dǐng。
掊视得鼎。
dǐng dà yì yú zhòng dǐng,
鼎大异于众鼎,
wén lòu wú kuǎn zhì,
文镂毋款识,
guài zhī,
怪之,
yán lì。
言吏。
lì gào hé dōng tài shǒu shèng,
吏告河东太守胜,
shèng yǐ wén。
胜以闻。
tiān zǐ shǐ shǐ yàn wèn wū jǐn dé dǐng wú jiān zhà,
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
nǎi yǐ lǐ cí,
乃以礼祠,
yíng dǐng zhì gān quán,
迎鼎至甘泉,
cóng xíng,
从行,
shàng jiàn zhī。
上荐之。
zhì zhōng shān,
至中山,
yàn wēn,
晏温,
yǒu huáng yún gài yān。
有黄云盖焉。
yǒu páo guò,
有麃过,
shàng zì shè zhī,
上自射之,
yīn yǐ jì yún。
因以祭云。
zhì cháng ān,
至长安,
gōng qīng dài fū jiē yì qǐng zūn bǎo dǐng。
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
tiān zǐ yuē jiān zhě hé yì,
天子曰:“间者河溢,
suì shù bù dēng,
岁数不登,
gù xún jì hòu tǔ,
故巡祭后土,
qí wèi bǎi xìng yù gǔ。
祈为百姓育穀。
jīn nián fēng wǔ wèi yǒu bào,
今年丰庑未有报,
dǐng hé wèi chū zāi yǒu sī jiē yuē wén xī dà dì xìng shén dǐng yī,
鼎曷为出哉?”有司皆曰:“闻昔大帝兴神鼎一,
yī zhě yī tǒng,
一者一统,
tiān dì wàn wù suǒ xì zhōng yě。
天地万物所系终也。
huáng dì zuò bǎo dǐng sān,
黄帝作宝鼎三,
xiàng tiān dì rén yě。
象天地人也。
yǔ shōu jiǔ mù zhī jīn,
禹收九牧之金,
zhù jiǔ dǐng,
铸九鼎,
jiē cháng pēng shàng dì guǐ shén。
皆尝 烹上帝鬼神。
zāo shèng zé xìng,
遭圣则兴,
qiān yú xià shāng。
迁于夏商。
zhōu dé shuāi,
周德衰,
sòng zhī shè wáng,
宋之社亡,
dǐng nǎi lún fú ér bú jiàn。
鼎乃沦伏而不见。
sòng yún zì táng cú jī,
颂云‘自堂徂基,
zì yáng cú niú nài dǐng jí zī,
自羊徂牛;鼐鼎及鼒,
bù yú bù ào,
不虞不骜,
hú kǎo zhī xiū。
胡考之休’。
jīn dǐng zhì gān quán,
今鼎至甘泉,
guāng rùn lóng biàn,
光润龙变,
chéng xiū wú jiāng。
承休无疆。
hé zī zhōng shān,
合兹中山,
yǒu huáng bái yún jiàng gài,
有黄白云降盖,
ruò shòu wèi fú,
若兽为符,
lù gōng chéng shǐ,
路弓乘矢,
jí huò tán xià,
集获坛下,
bào cí dà xiǎng。
报祠大飨。
wéi shòu mìng ér dì zhě xīn zhī qí yì ér hé dé yān。
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
dǐng yí jiàn yú zǔ mí,
鼎宜见于祖祢,
cáng yú dì tíng,
藏于帝廷,
yǐ hé míng yīng。
以合明应。
zhì yuē kě。
”制曰:“可。
rù hǎi qiú péng lái zhě,
” 入海求蓬莱者,
yán péng lái bù yuǎn,
言蓬莱不远,
ér bù néng zhì zhě,
而不能至者,
dài bú jiàn qí qì。
殆不见其气。
shàng nǎi qiǎn wàng qì zuǒ hóu qí qì yún。
上乃遣望气佐侯其气云。
qí qiū,
其秋,
shàng xìng yōng,
上幸雍,
qiě jiāo。
且郊。
huò yuē wǔ dì,
或曰“五帝,
tài yī zhī zuǒ yě。
泰一之佐也。
yí lì tài yī ér shàng qīn jiāo zhī。
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
shàng yí wèi dìng。
上疑未定。
qí rén gōng sūn qīng yuē jīn nián dé bǎo dǐng,
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
qí dōng xīn sì shuò dàn dōng zhì,
其冬辛巳朔旦冬至,
yǔ huáng dì shí děng。
与黄帝时等。
qīng yǒu zhá shū yuē huáng dì dé bǎo dǐng wǎn,
”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
wèn yú guǐ yú qū。
问于鬼臾区。
qū duì yuē dì dé bǎo dǐng shén cè,
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筴,
shì suì jǐ yǒu shuò dàn dōng zhì,
是岁己酉朔旦冬至,
dé tiān zhī jì,
得天之纪,
zhōng ér fù shǐ。
终而复始。
yú shì huáng dì yíng rì tuī cè,
’于是黄帝迎日推筴,
hòu lǜ èr shí suì dé shuò dàn dōng zhì,
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
fán èr shí tuī,
凡二十推,
sān bǎi bā shí nián。
三百八十年。
huáng dì xiān dēng yú tiān。
黄帝仙登于天。
qīng yīn suǒ zhōng yù zòu zhī。
”卿因所忠欲奏之。
suǒ zhōng shì qí shū bù jīng,
所忠视其书不经,
yí qí wàng shū,
疑其妄书,
xiè yuē bǎo dǐng shì yǐ jué yǐ,
谢曰:“宝鼎事已决矣,
shàng hé yǐ wéi qīng yīn bì rén zòu zhī。
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
shàng dà yuè,
上大说,
zhào wèn qīng。
召问卿。
duì yuē shòu cǐ shū shēn gōng,
对曰:“受此书申功,
shēn gōng yǐ sǐ。
申功已死。
shàng yuē shēn gōng hé rén yě qīng yuē shēn gōng,
”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
qí rén yě。
齐人也。
yǔ ān qī shēng tōng,
与安期生通,
shòu huáng dì yán,
受黄帝言,
wú shū,
无书,
dú yǒu cǐ dǐng shū。
独有此鼎书。
yuē hàn xīng fù dāng huáng dì zhī shí。
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
hàn zhī shèng zhě zài gāo zǔ zhī sūn qiě zēng sūn yě。
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bǎo dǐng chū ér yǔ shén tōng,
宝鼎出而与神通,
fēng shàn。
封禅。
fēng shàn qī shí èr wáng,
封禅七十二王,
wéi huáng dì dé shàng tài shān fēng。
唯黄帝得上泰山封’。
shēn gōng yuē hàn zhǔ yì dāng shàng fēng,
申功曰:‘汉主亦当上封,
shàng fēng zé néng xiān dēng tiān yǐ。
上封则能仙登天矣。
huáng dì shí wàn zhū hóu,
黄帝时万诸侯,
ér shén líng zhī fēng jū qī qiān。
而神灵之封居七千。
tiān xià míng shān bā,
天下名山八,
ér sān zài mán yí,
而三在蛮夷,
wǔ zài zhōng guó。
五在中国。
zhōng guó huà shān shǒu shān tài shì tài shān dōng lái,
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
cǐ wǔ shān huáng dì zhī suǒ cháng yóu,
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
yǔ shén huì。
与神会。
huáng dì qiě zhàn qiě xué xiān。
黄帝且战且学仙。
huàn bǎi xìng fēi qí dào,
患百姓非其道,
nǎi duàn zhǎn fēi guǐ shén zhě。
乃断斩非鬼神者。
bǎi yú suì rán hòu dé yǔ shén tōng。
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
huáng dì jiāo yōng shàng dì,
黄帝郊雍上帝,
sù sān yuè。
宿三月。
guǐ yú qū hào dà hóng,
鬼臾区号大鸿,
sǐ zàng yōng,
死葬雍,
gù hóng zhǒng shì yě。
故鸿冢是也。
qí hòu yú huáng dì jiē wàn líng míng tíng。
其后于黄帝接万灵明廷。
míng tíng zhě,
明廷者,
gān quán yě。
甘泉也。
suǒ wèi hán mén zhě,
所谓寒门者,
gǔ kǒu yě。
谷口也。
huáng dì cǎi shǒu shān tóng,
黄帝采首山铜,
zhù dǐng jīng shān xià。
铸鼎荆山下。
dǐng jì chéng,
鼎既成,
yǒu lóng chuí hú xún xià yíng huáng dì。
有龙垂胡珣下迎黄帝。
huáng dì shàng qí,
黄帝上骑,
qún chén hòu gōng cóng shàng lóng qī shí yú rén,
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
nǎi shǎng qù。
乃上去。
yú xiǎo chén bù dé shàng,
馀小臣不得上,
nǎi xī chí lóng xún,
乃悉持龙珣,
lóng xún bá,
龙珣拔,
duò huáng dì zhī gōng。
堕黄帝之弓。
bǎi xìng yǎng wàng huáng dì jì shàng tiān,
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
nǎi bào qí gōng yǔ lóng hú xún hào。
乃抱其弓与龙胡珣号。
gù hòu shì yīn míng qí chù yuē dǐng hú,
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qí gōng yuē wū hào。
其弓曰乌号。
yú shì tiān zǐ yuē jiē hū wú chéng dé rú huáng dì,
’”于是天子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
wú shì qù qī zǐ rú tuō xùn ěr。
吾视去妻子如脱鵕耳。
nǎi bài qīng wèi láng,
”乃拜卿为郎,
dōng shǐ hòu shén yú tài shì。
东使候神于太室。
shàng suì jiāo yōng,
上遂郊雍,
zhì lǒng xī,
至陇西,
xī dēng kōng tóng,
西登空桐,
xìng gān quán。
幸甘泉。
lìng cí guān kuān shū děng jù tài yī cí tán,
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
tán fàng báo jì tài yī tán,
坛放薄忌泰一坛,
tán sān gāi。
坛三垓。
wǔ dì tán huán jū qí xià,
五帝坛环居其下,
gè rú qí fāng,
各如其方,
huáng dì xī nán,
黄帝西南,
chú bā tōng guǐ dào。
除八通鬼道。
tài yī suǒ yòng,
泰一所用,
rú yōng yī zhì wù,
如雍一畤物,
ér jiā lǐ zǎo pú zhī shǔ,
而加醴枣脯之属,
shā yī máo niú yǐ wéi zǔ dòu láo jù。
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
ér wǔ dì dú yǒu zǔ dòu lǐ jìn。
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
qí xià sì fāng dì,
其下四方地,
wèi zhuì shí qún shén cóng zhě jí běi dǒu yún。
为餟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
yǐ cí,
已祠,
zuò yú jiē liáo zhī。
胙馀皆燎之。
qí niú sè bái,
其牛色白,
lù jū qí zhōng,
鹿居其中,
zhì zài lù zhōng,
彘在鹿中,
shuǐ ér jì zhī。
水而洎之。
jì rì yǐ niú,
祭日以牛,
jì yuè yǐ yáng zhì tè。
祭月以羊彘特。
tài yī zhù zǎi zé yī zǐ jí xiù。
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
wǔ dì gè rú qí sè,
五帝各如其色,
rì chì,
日赤,
yuè bái。
月白。
shí yī yuè xīn yǐ shuò dàn dōng zhì,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
mèi shuǎng,
昧爽,
tiān zǐ shǐ jiāo bài tài yī。
天子始郊拜泰一。
zhāo zhāo rì,
朝朝日,
xī xī yuè,
夕夕月,
zé yī ér jiàn tài yī rú yōng lǐ。
则揖;而见泰一如雍礼。
qí zàn xiǎng yuē tiān shǐ yǐ bǎo dǐng shén cè shòu huáng dì,
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筴授皇帝,
shuò ér yòu shuò,
朔而又朔,
zhōng ér fù shǐ,
终而复始,
huáng dì jìng bài jiàn yān。
皇帝敬拜见焉。
ér yī shàng huáng。
”而衣上黄。
qí cí liè huǒ mǎn tán,
其祠列火满坛,
tán páng pēng chuī jù。
坛旁烹炊具。
yǒu sī yún cí shàng yǒu guāng yān。
有司云“祠上有光焉”。
gōng qīng yán huáng dì shǐ jiāo jiàn tài yī yún yáng,
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
yǒu sī fèng xuān yù jiā shēng jiàn xiǎng。
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
shì yè yǒu měi guāng,
是夜有美光,
jí zhòu,
及昼,
huáng qì shàng shǔ tiān。
黄气上属天。
tài shǐ gōng cí guān kuān shū děng yuē shén líng zhī xiū,
”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
yòu fú zhào xiáng,
祐福兆祥,
yí yīn cǐ dì guāng yù lì tài zhì tán yǐ míng yīng。
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
lìng tài zhù lǐng,
令太祝领,
jí là jiān cí。
及腊间祠。
sān suì tiān zǐ yī jiāo jiàn。
三岁天子一郊见。
qí qiū,
” 其秋,
wèi fá nán yuè,
为伐南越,
gào dǎo tài yī,
告祷泰一,
yǐ mǔ jīng huà fān rì yuè běi dǒu dēng lóng,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
yǐ xiàng tiān yī sān xīng,
以象天一三星,
wèi tài yī fēng,
为泰一锋,
míng yuē líng qí。
名曰“灵旗”。
wèi bīng dǎo,
为兵祷,
zé tài shǐ fèng yǐ zhǐ suǒ fá guó。
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ér wǔ lì jiāng jūn shǐ bù gǎn rù hǎi,
而五利将军使不敢入海,
zhī tài shān cí。
之泰山祠。
shàng shǐ rén wēi suí yàn,
上使人微随验,
shí wú suǒ jiàn。
实无所见。
wǔ lì wàng yán jiàn qí shī,
五利妄言见其师,
qí fāng jǐn,
其方尽,
duō bù chóu。
多不雠。
shàng nǎi zhū wǔ lì。
上乃诛五利。
qí dōng,
其冬,
gōng sūn qīng hòu shén hé nán,
公孙卿候神河南,
jiàn xiān rén jī gōu shì chéng shàng,
见仙人迹缑氏城上,
yǒu wù ruò zhì,
有物若雉,
wǎng lái chéng shàng。
往来城上。
tiān zǐ qīn xìng gōu shì chéng shì jī。
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
wèn qīng dé wú xiào wén chéng wǔ lì hū qīng yuē xiān zhě fēi yǒu qiú rén zhǔ,
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
rén zhǔ qiú zhī。
人主求之。
qí dào fēi shǎo kuān jiǎ,
其道非少宽假,
shén bù lái。
神不来。
yán shén shì,
言神事,
shì rú yū dàn,
事如迂诞,
jī yǐ suì nǎi kě zhì。
积以岁乃可致。
yú shì jùn guó gè chú dào,
”于是郡国各除道,
shàn zhì gōng guàn míng shān shén cí suǒ,
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
yǐ wàng xìng yǐ。
以望幸矣。
qí nián,
其年,
jì miè nán yuè,
既灭南越,
shàng yǒu bì chén lǐ yán nián yǐ hǎo yīn jiàn。
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
shàng shàn zhī,
上善之,
xià gōng qīng yì,
下公卿议,
yuē mín jiān cí shàng yǒu gǔ wǔ zhī lè,
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之乐,
jīn jiāo cí ér wú lè,
今郊祠而无乐,
qǐ chēng hū gōng qīng yuē gǔ zhě sì tiān dì jiē yǒu lè,
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祀天地皆有乐,
ér shén qí kě dé ér lǐ。
而神祇可得而礼。
huò yuē tài dì shǐ sù nǚ gǔ wǔ shí xián sè,
”或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bēi,
悲,
dì jìn bù zhǐ,
帝禁不止,
gù pò qí sè wèi èr shí wǔ xián。
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yú shì sāi nán yuè,
”于是塞南越,
dǎo cí tài yī hòu tǔ,
祷祠泰一、后土,
shǐ yòng yuè wǔ,
始用乐舞,
yì zhào gē ér,
益召歌儿,
zuò èr shí wǔ xián jí kōng hóu sè zì cǐ qǐ。
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
qí lái nián dōng,
其来年冬,
shàng yì yuē gǔ zhě xiān zhèn bīng zé lǚ,
上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
rán hòu fēng shàn。
然后封禅。
nǎi suì běi xún shuò fāng,
”乃遂北巡朔方,
lè bīng shí yú wàn,
勒兵十馀万,
hái jì huáng dì zhǒng qiáo shān,
还祭黄帝冢桥山,
zé bīng xū rú。
泽兵须如。
shàng yuē wú wén huáng dì bù sǐ,
上曰:“吾闻黄帝不死,
jīn yǒu zhǒng,
今有冢,
hé yě huò duì yuē huáng dì yǐ xiān shàng tiān,
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
qún chén zàng qí yì guān。
群臣葬其衣冠。
jí zhì gān quán,
”即至甘泉,
wèi qiě yòng shì tài shān,
为且用事泰山,
xiān lèi cí tài yī。
先类祠泰一。
zì dé bǎo dǐng,
自得宝鼎,
shàng yǔ gōng qīng zhū shēng yì fēng shàn。
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
fēng shàn yòng xī kuàng jué,
封禅用希旷绝,
mò zhī qí yí lǐ,
莫知其仪礼,
ér qún rú cǎi fēng shàn shàng shū zhōu guān wáng zhì zhī wàng sì shè niú shì。
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
qí rén dīng gōng nián jiǔ shí yú,
齐人丁公年九十馀,
yuē fēng zhě,
曰:“封者,
hé bù sǐ zhī míng yě。
合不死之名也。
qín huáng dì bù dé shàng fēng。
秦皇帝不得上封。
bì xià bì yù shàng,
陛下必欲上,
shāo shàng jí wú fēng yǔ,
稍上即无风雨,
suì shàng fēng yǐ。
遂上封矣。
shàng yú shì nǎi lìng zhū rú xí shè niú,
”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
cǎo fēng shàn yí。
草封禅仪。
shù nián,
数年,
zhì qiě xíng。
至且行。
tiān zǐ jì wén gōng sūn qīng jí fāng shì zhī yán,
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
huáng dì yǐ shàng fēng shàn,
黄帝以上封禅,
jiē zhì guài wù yǔ shén tōng,
皆致怪物与神通,
yù fàng huáng dì yǐ cháng jiē shén xiān rén péng lái shì,
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
gāo shì bǐ dé yú jiǔ huáng,
高世比德于九皇,
ér pō cǎi rú shù yǐ wén zhī。
而颇采儒术以文之。
qún rú jì yǐ bù néng biàn míng fēng shàn shì,
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
yòu qiān jū yú shī shū gǔ wén ér bù gǎn chěng。
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
shàng wèi fēng cí qì shì qún rú,
上为封祠器示群儒,
qún rú huò yuē bù yǔ gǔ tóng,
群儒或曰“不与古同”,
xú yǎn yòu yuē tài cháng zhū shēng xíng lǐ bù rú lǔ shàn,
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
zhōu bà shǔ tú fēng shì,
周霸属图封事,
yú shì shàng chù yǎn bà,
于是上绌偃、霸,
jǐn bà zhū rú fú yòng。
尽罢诸儒弗用。
sān yuè,
三月,
suì dōng xìng gōu shì,
遂东幸缑氏,
lǐ dēng zhōng yuè tài shì。
礼登中岳太室。
cóng guān zài shān xià wén ruò yǒu yán wàn suì yún。
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
wèn shàng,
问上,
shàng bù yán wèn xià,
上不言;问下,
xià bù yán。
下不言。
yú shì yǐ sān bǎi hù fēng tài shì fèng cí,
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
mìng yuē chóng gāo yì。
命曰崇高邑。
dōng shàng tài shān,
东上泰山,
shān zhī cǎo mù yè wèi shēng,
山之草木叶未生,
nǎi lìng rén shàng shí lì zhī tài shān diān。
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
shàng suì dōng xún hǎi shàng,
上遂东巡海上,
xíng lǐ cí bā shén。
行礼祠八神。
qí rén zhī shàng shū yán shén guài qí fāng zhě yǐ wàn shù,
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
rán wú yàn zhě。
然无验者。
nǎi yì fā chuán,
乃益发船,
lìng yán hǎi zhōng shén shān zhě shù qiān rén qiú péng lái shén rén。
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
gōng sūn qīng chí jié cháng xiān xíng hòu míng shān,
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
zhì dōng lái,
至东莱,
yán yè jiàn yī rén,
言夜见一人,
zhǎng shù zhàng,
长数丈,
jiù zhī zé bú jiàn,
就之则不见,
jiàn qí jī shén dà,
见其迹甚大,
lèi qín shòu yún。
类禽兽云。
qún chén yǒu yán jiàn yī lǎo fù qiān gǒu,
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
yán wú yù jiàn jù gōng,
言“吾欲见巨公”,
yǐ hū bú jiàn。
已忽不见。
shàng jì jiàn dà jī,
上既见大迹,
wèi xìn,
未信,
jí qún chén yǒu yán lǎo fù,
及群臣有言老父,
zé dà yǐ wéi xiān rén yě。
则大以为仙人也。
sù liú hǎi shàng,
宿留海上,
yǔ fāng shì chuán chē jí jiān shǐ qiú xiān rén yǐ qiān shù。
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
sì yuè,
四月,
hái zhì fèng gāo。
还至奉高。
shàng niàn zhū rú jí fāng shì yán fēng shàn rén rén shū,
上念诸儒及方士言封禅人人殊,
bù jīng,
不经,
nán shī xíng。
难施行。
tiān zǐ zhì liáng fù,
天子至梁父,
lǐ cí dì zhǔ。
礼祠地主。
yǐ mǎo,
乙卯,
lìng shì zhōng rú zhě pí biàn jiàn shēn,
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
shè niú xíng shì。
射牛行事。
fēng tài shān xià dōng fāng,
封泰山下东方,
rú jiāo cí tài yī zhī lǐ。
如郊祠泰一之礼。
fēng guǎng zhàng èr chǐ,
封广丈二尺,
gāo jiǔ chǐ,
高九尺,
qí xià zé yǒu yù dié shū,
其下则有玉牒书,
shū mì。
书祕。
lǐ bì,
礼毕,
tiān zǐ dú yǔ shì zhōng fèng chē zi hóu shàng tài shān,
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
yì yǒu fēng。
亦有封。
qí shì jiē jìn。
其事皆禁。
míng rì,
明日,
xià yīn dào。
下阴道。
bǐng chén,
丙辰,
chán tài shān xià zhǐ dōng běi sù rán shān,
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
rú jì hòu tǔ lǐ。
如祭后土礼。
tiān zǐ jiē qīn bài jiàn,
天子皆亲拜见,
yī shàng huáng ér jǐn yòng lè yān。
衣上黄而尽用乐焉。
jiāng huái jiān yī máo sān jí wèi shén jí。
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
wǔ sè tǔ yì zá fēng。
五色土益杂封。
zòng yuǎn fāng qí shòu fēi qín jí bái zhì zhū wù,
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诸物,
pō yǐ jiā cí。
颇以加祠。
sì máo niú xī xiàng zhī shǔ fú yòng。
兕旄牛犀象之属弗用。
jiē zhì tài shān rán hòu qù。
皆至泰山然后去。
fēng shàn cí,
封禅祠,
qí yè ruò yǒu guāng,
其夜若有光,
zhòu yǒu bái yún qǐ fēng zhōng。
昼有白云起封中。
tiān zǐ cóng fēng shàn hái,
天子从封禅还,
zuò míng táng,
坐明堂,
qún chén gèng shàng shòu。
群臣更上寿。
yú shì zhì zhào yù shǐ zhèn yǐ miǎo miǎo zhī shēn chéng zhì zūn,
于是制诏御史:“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
jīng jīng yān jù fú rèn。
兢兢焉惧弗任。
wéi dé fěi bó,
维德菲薄,
bù míng yú lǐ yuè。
不明于礼乐。
xiū sì tài yī,
修祀泰一,
ruò yǒu xiàng jǐng guāng,
若有象景光,
lù rú yǒu wàng,
箓如有望,
yī yī zhèn yú guài wù,
依依震于怪物,
yù zhǐ bù gǎn,
欲止不敢,
suì dēng fēng tài shān,
遂登封泰山,
zhì yú liáng fù,
至于梁父,
ér hòu chán sù rán。
而后禅肃然。
zì xīn,
自新,
jiā yǔ shì dài fū gēng shǐ,
嘉与士大夫更始,
cì mín bǎi hù niú yī jiǔ shí shí,
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
jiā nián bā shí gū guǎ bù bó èr pǐ。
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
fù bó fèng gāo shé qiū lì chéng,
复博、奉高、蛇丘、历城,
wú chū jīn nián zū shuì。
毋出今年租税。
qí shè tiān xià,
其赦天下,
rú yǐ mǎo shè lìng。
如乙卯赦令。
xíng suǒ guò wú yǒu fù zuò。
行所过毋有复作。
shì zài èr nián qián,
事在二年前,
jiē wù tīng zhì。
皆勿听治。
yòu xià zhào yuē gǔ zhě tiān zǐ wǔ zài yī xún shòu,
”又下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
yòng shì tài shān,
用事泰山,
zhū hóu yǒu zhāo sù dì。
诸侯有朝宿地。
qí lìng zhū hóu gè zhì dǐ tài shān xià。
其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tiān zǐ jì yǐ fēng shàn tài shān,
” 天子既已封禅泰山,
wú fēng yǔ zāi,
无风雨菑,
ér fāng shì gèng yán péng lái zhū shén shān ruò jiāng kě dé,
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
yú shì shàng xīn rán shù jī yù zhī,
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
nǎi fù dōng zhì hǎi shàng wàng,
乃复东至海上望,
jì yù péng lái yān。
冀遇蓬莱焉。
fèng chē zi hóu bào bìng,
奉车子侯暴病,
yī rì sǐ。
一日死。
shàng nǎi suì qù,
上乃遂去,
bìng hǎi shàng,
并海上,
běi zhì jié shí,
北至碣石,
xún zì liáo xī,
巡自辽西,
lì běi biān zhì jiǔ yuán。
历北边至九原。
wǔ yuè,
五月,
fǎn zhì gān quán。
返至甘泉。
yǒu sī yán bǎo dǐng chū wèi yuán dǐng,
有司言宝鼎出为元鼎,
yǐ jīn nián wèi yuán fēng yuán nián。
以今年为元封元年。
qí qiū,
其秋,
yǒu xīng fú yú dōng jǐng。
有星茀于东井。
hòu shí yú rì,
后十馀日,
yǒu xīng fú yú sān néng。
有星茀于三能。
wàng qì wáng shuò yán hòu dú jiàn qí xīng chū rú hù,
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
shí qǐng fù rù yān。
食顷复入焉。
yǒu sī yán yuē bì xià jiàn hàn jiā fēng shàn,
”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
tiān qí bào dé xīng yún huì qí lái nián dōng,
天其报德星云嘒” 其来年冬,
jiāo yōng wǔ dì,
郊雍五帝,
hái,
还,
bài zhù cí tài yī。
拜祝祠泰一。
zàn xiǎng yuē dé xīng zhāo yǎn,
赞飨曰:“德星昭衍,
jué wéi xiū xiáng。
厥维休祥。
shòu xīng réng chū,
寿星仍出,
yuān yào guāng míng。
渊耀光明。
xìn xīng zhāo jiàn,
信星昭见,
huáng dì jìng bài tài zhù zhī xiǎng。
皇帝敬拜泰祝之飨。
qí chūn,
” 其春,
gōng sūn qīng yán jiàn shén rén dōng lái shān,
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
ruò yún jiàn tiān zǐ。
若云“见天子”。
tiān zǐ yú shì xìng gōu shì chéng,
天子于是幸缑氏城,
bài qīng wèi zhōng dài fū。
拜卿为中大夫。
suì zhì dōng lái,
遂至东莱,
sù liú zhī shù rì,
宿留之数日,
wú suǒ jiàn,
毋所见,
jiàn dà rén jī。
见大人迹。
fù qiǎn fāng shì qiú shén guài cǎi zhī yào yǐ qiān shù。
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
shì suì hàn。
是岁旱。
yú shì tiān zǐ jì chū wú míng,
于是天子既出毋名,
nǎi dǎo wàn lǐ shā,
乃祷万里沙,
guò cí tài shān。
过祠泰山。
hái zhì hù zǐ,
还至瓠子,
zì lín sāi jué hé,
自临塞决河,
liú èr rì,
留二日,
shěn cí ér qù。
沈祠而去。
shǐ èr qīng jiāng zú sāi jué hé,
使二卿将卒塞决河,
hé xǐ èr qú,
河徙二渠,
fù yǔ zhī gù jī yān。
复禹之故迹焉。
shì shí jì miè nán yuè,
是时既灭南越,
yuè rén yǒng zhī nǎi yán yuè rén sú xìn guǐ,
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
ér qí cí jiē jiàn guǐ,
而其祠皆见鬼,
shù yǒu xiào。
数有效。
xī dōng ōu wáng jìng guǐ,
昔东瓯王敬鬼,
shòu zhì bǎi liù shí suì。
寿至百六十岁。
hòu shì mán dài,
后世谩怠,
gù shuāi hào。
故衰秏”。
nǎi lìng yuè wū lì yuè zhù cí,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
ān tái wú tán,
安台无坛,
yì cí tiān shén shàng dì bǎi guǐ,
亦祠天神上帝百鬼,
ér yǐ jī bo。
而以鸡卜。
shàng xìn zhī,
上信之,
yuè cí jī bo shǐ yòng yān。
越祠鸡卜始用焉。
gōng sūn qīng yuē xiān rén kě jiàn,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
ér shàng wǎng cháng jù,
而上往常遽,
yǐ gù bú jiàn。
以故不见。
jīn bì xià kě wèi guān,
今陛下可为观,
rú gōu shì chéng,
如缑氏城,
zhì pú zǎo,
置脯枣,
shén rén yí kě zhì。
神人宜可致。
qiě xiān rén hǎo lóu jū。
且仙人好楼居。
yú shì shàng lìng cháng ān zé zuò fēi lián guì guān,
”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
gān quán zé zuò yì yán shòu guān,
甘泉则作益延寿观,
shǐ qīng chí jié shè jù ér hòu shén rén,
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
nǎi zuò tōng tiān tāi,
乃作通天台,
zhì cí jù qí xià,
置祠具其下,
jiāng zhāo lái shén xiān zhī shǔ。
将招来神仙之属。
yú shì gān quán gèng zhì qián diàn,
于是甘泉更置前殿,
shǐ guǎng zhū gōng shì。
始广诸宫室。
xià,
夏,
yǒu zhī shēng diàn fáng nèi zhōng。
有芝生殿防内中。
tiān zǐ wèi sāi hé,
天子为塞河,
xìng tōng tiān tāi,
兴通天台,
ruò yǒu guāng yún,
若有光云,
nǎi xià zhào yuē gān quán fáng shēng zhī jiǔ jīng,
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
shè tiān xià,
赦天下,
wú yǒu fù zuò。
毋有复作。
qí míng nián,
” 其明年,
fá cháo xiǎn。
伐朝鲜。
xià,
夏,
hàn。
旱。
gōng sūn qīng yuē huáng dì shí fēng zé tiān hàn,
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
gān fēng sān nián。
乾封三年。
shàng nǎi xià zhào yuē tiān hàn,
”上乃下诏曰:“天旱,
yì gān fēng hū qí lìng tiān xià zūn cí líng xīng yān。
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qí míng nián,
” 其明年,
shàng jiāo yōng,
上郊雍,
tōng huí zhōng dào,
通回中道,
xún zhī。
巡之。
chūn,
春,
zhì míng zé,
至鸣泽,
cóng xī hé guī。
从西河归。
qí míng nián dōng,
其明年冬,
shàng xún nán jùn,
上巡南郡,
zhì jiāng líng ér dōng。
至江陵而东。
dēng lǐ qián zhī tiān zhù shān,
登礼潜之天柱山,
hào yuē nán yuè。
号曰南岳。
fú jiāng,
浮江,
zì xún yáng chū zōng yáng,
自寻阳出枞阳,
guò péng lí,
过彭蠡,
sì qí míng shān chuān。
祀其名山川。
běi zhì láng yá,
北至琅邪,
bìng hǎi shàng。
并海上。
sì yuè zhōng,
四月中,
zhì fèng gāo xiū fēng yān。
至奉高修封焉。
chū,
初,
tiān zǐ fēng tài shān,
天子封泰山,
tài shān dōng běi zhǐ gǔ shí yǒu míng táng chù,
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
chù xiǎn bù chǎng。
处险不敞。
shàng yù zhì míng táng fèng gāo páng,
上欲治明堂奉高旁,
wèi xiǎo qí zhì dù。
未晓其制度。
jǐ nán rén gōng yù dài shàng huáng dì shí míng táng tú。
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
míng táng tú zhōng yǒu yī diàn,
明堂图中有一殿,
sì miàn wú bì,
四面无壁,
yǐ máo gài,
以茅盖,
tōng shuǐ,
通水,
huán gōng yuán wèi yī fù dào,
圜宫垣为衤复道,
shàng yǒu lóu,
上有楼,
cóng xī nán rù,
从西南入,
mìng yuē kūn lún,
命曰昆仑,
tiān zǐ cóng zhī rù,
天子从之入,
yǐ bài cí shàng dì yān。
以拜祠上帝焉。
yú shì shàng lìng fèng gāo zuò míng táng wèn shàng,
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
rú dài tú。
如带图。
jí wǔ nián xiū fēng,
及五年修封,
zé cí tài yī wǔ dì yú míng táng shàng zuò,
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
lìng gāo huáng dì cí zuò duì zhī。
令高皇帝祠坐对之。
cí hòu tǔ yú xià fáng,
祠后土于下房,
yǐ èr shí tài láo。
以二十太牢。
tiān zǐ cóng kūn lún dào rù,
天子从昆仑道入,
shǐ bài míng táng rú jiāo lǐ。
始拜明堂如郊礼。
lǐ bì,
礼毕,
liáo táng xià。
燎堂下。
ér shàng yòu shàng tài shān,
而上又上泰山,
yǒu mì cí qí diān。
有祕祠其颠。
ér tài shān xià cí wǔ dì,
而泰山下祠五帝,
gè rú qí fāng,
各如其方,
huáng dì bìng chì dì,
黄帝并赤帝,
ér yǒu sī shì cí yān。
而有司侍祠焉。
tài shān shàng jǔ huǒ,
泰山上举火,
xià xī yīng zhī。
下悉应之。
qí hòu èr suì,
其后二岁,
shí yī yuè jiǎ zǐ shuò dàn dōng zhì,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tuī lì zhě yǐ běn tǒng。
推历者以本统。
tiān zǐ qīn zhì tài shān,
天子亲至泰山,
yǐ shí yī yuè jiǎ zǐ shuò dàn dōng zhì rì cí shàng dì míng táng,
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
měi xiū fēng shàn。
每修封禅。
qí zàn xiǎng yuē tiān zēng shòu huáng dì tài yuán shén cè,
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筴,
zhōu ér fù shǐ。
周而复始。
huáng dì jìng bài tài yī。
皇帝敬拜泰一。
dōng zhì hǎi shàng,
”东至海上,
kǎo rù hǎi jí fāng shì qiú shén zhě,
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
mò yàn,
莫验,
rán yì qiǎn,
然益遣,
jì yù zhī。
冀遇之。
shí yī yuè yǐ yǒu,
十一月乙酉,
bǎi liáng zāi。
柏梁灾。
shí èr yuè jiǎ wǔ shuò,
十二月甲午朔,
shàng qīn chán gāo lǐ,
上亲禅高里,
cí hòu tǔ。
祠后土。
lín bó hǎi,
临渤海,
jiāng yǐ wàng cí péng lái zhī shǔ,
将以望祠蓬莱之属,
jì zhì shū tíng yān。
冀至殊庭焉。
shàng hái,
上还,
yǐ bǎi liáng zāi gù,
以柏梁灾故,
cháo shòu jì gān quán。
朝受计甘泉。
gōng sūn qīng yuē huáng dì jiù qīng líng tái,
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
shí èr rì shāo,
十二日烧,
huáng dì nǎi zhì míng tíng。
黄帝乃治明庭。
míng tíng,
明庭,
gān quán yě。
甘泉也。
fāng shì duō yán gǔ dì wáng yǒu dōu gān quán zhě。
”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
qí hòu tiān zǐ yòu cháo zhū hóu gān quán,
其后天子又朝诸侯甘泉,
gān quán zuò zhū hóu dǐ。
甘泉作诸侯邸。
yǒng zhī nǎi yuē yuè sú yǒu huǒ zāi,
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
fù qǐ wū bì yǐ dà,
复起屋必以大,
yòng shèng fú zhī。
用胜服之。
yú shì zu
以上为史记 · 十二本纪 · 孝武本纪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