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ū xià zhú zhī cí。
都下竹枝词。
fāng wén。
方文。
yǒu kè cí rén gǔ sì zhōng,
有客慈仁古寺中,
cāng lóng lín pàn qì chūn fēng。
苍龙鳞畔泣春风。
bù yī zì yǒu bù yī yǔ,
布衣自有布衣语,
bù yǔ zān shēn cháo shì tóng。
不与簪绅朝士同。
以上为【都下竹枝词】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方文 · 清代 · 词
侬家住在大江东,妾似船桅郎似逢。船桅一心在篷里,篷无定向只随风。
方文 · 清代 · 诗
云居去地三千丈,缥缈真为云所居。却讶峰头多畎浍,宛然天半一村墟。栴檀况有神宗笔,贝叶曾分御府书。
圣代遗民本不多,频年锋镝又销磨。衰宗尚剩农兼圃,至性同归笠与蓑。只道阳春回律管,岂知长夜闭烟萝。
自古长安似弈棋,一番客到一番悲。
前朝勋戚盛如云,后裔同归厮养群。
投认师生法不轻,其初只为杜逢迎。因而场屋真知己,怀刺无他止姓名。
残暑不成眠,一夜长数起。山深月色高,坐看松阴徙。
《周南》存《汉广》,谁谓楚无风。尔祖《离骚赋》,人言《小雅》同。本支犹未坠,艺苑复称雄。
苏辙 · 宋代 · 诗
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涵落日。
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
中洲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尽白。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来书云:“此心未发之体,其在已发之前乎?其在已发之中而为之主乎?其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之体者乎?今谓心之动、静者,其主有事、无事而言乎?其主寂然、感通而言乎?其主循理、从欲而言乎?若以循理为静,从欲为动,则于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者,不可通矣。若以有事而感通为动,无事而寂然为静,则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者,不可通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先,静而生动,是至诚有息也,圣人有复也,又不可矣。
于谦 · 明代 · 诗
斋居无四邻,庭空篆烟冷。
明月扬素辉,修篁散疏影。
双鹤向我鸣,鼓翅复引领。
梅尧臣 · 宋代 · 诗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
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
王禹偁 · 宋代 · 诗
江蓠吟尽鬓成霜,谪宦归来梦一场。
每日祇窥丹凤案,被人犹唤紫微郎。
斋宫独坐风翻幕,客舍闲吟叶满床。
陈曾寿 · 清代 · 诗
一日应知百岁情,睡前茶味不胜清。
心寒未灭馀灯影,愁断仍回挟雨声。
江汉零丁终不死,文山忠孝太劳生。
屈大均 · 明代 · 诗
漭漭五湖口,荷花远接天。
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
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
许棐 · 宋代 · 词
挼柳揉花旋染衣。丝丝红翠扑春辉。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