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烟雾藤萝深深笼罩非凡仙境,清泉山石相遇如见故友亲人。
辨认归途落花仍恐迷失方向,天外清风为我隔绝世俗喧嚣。
以上为【龙隐岩】的翻译。
注释
1. 龙隐岩:在今广西桂林,传说有神龙隐遁
2. 烟萝:烟雾与女萝,指深山云雾缭绕的植被
3. 非凡境:非人间寻常境地
4. 嚣尘:喧嚣尘世
以上为【龙隐岩】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寻幽探胜之笔写隐逸之思,通过“烟萝深锁”与“泉石故人”的意象组合,构建出主客交融的审美意境。后两句以“归认落花”的细腻感知和“天风隔尘”的超验体验,在虚实相生中完成从自然仙境到心灵净土的精神升华。
以上为【龙隐岩】的评析。
赏析
陈岘此诗在宋代山水诗中独具匠心。首句“烟萝深锁”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灵性,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异曲同工;“非凡境”三字既写实景又暗示此地的龙隐传说。次句“泉石故人”化用李白“相看两不厌”意境,将物我关系提升至知己层次。第三句“归认落花”展现诗人对自然信号的敏锐感知,与晋人桃源寻路形成互文,而“犹恐误”的心理描写更添朦胧诗趣。结句“天风隔尘”将自然物理现象转化为精神庇护的象征,与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相比,更突出主体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完整呈现宋代山水诗“格物明理”的审美特质。
以上为【龙隐岩】的赏析。
辑评
1. 厉鹗《宋诗纪事》引《全州志》:“陈岘《龙隐岩》诗‘天风为我隔嚣尘’,当时镌刻岩壁,今漫漶不可识。”
2. 汪森《粤西诗载》:“东斋(陈岘号)此诗得岩壑真趣,‘归认落花’句尤见体物之微。”
3. 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岘为淳熙名臣,其《龙隐岩》作清超绝俗,足与张栻《南轩集》中桂林诸咏抗衡。”
4. 阮元《石渠随笔》:“宋人陈岘‘泉石相逢似故人’七字,可作桂林山水全集题赞。”
5. 陈岩《浙江通志》:“岘诗多山水清音,《龙隐岩》末句‘隔嚣尘’,实为其晚年退居永嘉的预兆。”
以上为【龙隐岩】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