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水浒传 · 第五十六回 · 回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诗曰: 雁翎铠甲人稀见,寝室高悬未易图。
寅夜便施掏摸手,潜行不畏虎狼徒。
河倾斗落三更后,烛灭灯残半夜初。
神物窃来如拾芥,前身只恐是钱驴。
话说当时汤隆对众头领说道:“小可是祖代打造军器为生。
先父因此艺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
先朝曾用这连环甲马取胜。
欲破阵时,须用钩镰枪可破。
汤隆祖传已有画样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
汤隆虽是会打,却不会使。
若要会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
他在东京,见做金枪班教师。
这钩镰枪法,只有他一个教头。
他家祖传习学,不教外人。
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
端的使动神出鬼没。”
说言未了,林冲问道:“莫不是见做金枪班教师徐宁?”
汤隆应道:“正是此人。”
林冲道:“你不说起,我也忘了。
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
在京师时,多与我相会,较量武艺,彼此相敬相爱。
只是如何能勾得他上山来?”
汤隆道:“徐宁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
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姑时,多曾见来,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
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
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
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
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
吴用道:“若是如此,何难之有。
放着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却用着鼓上蚤时迁去走一遭。”
时迁随即应道:“只怕无有此一物在彼。
若端的有时,好歹定要取了来。”
汤隆道:“你若盗的甲来,我便包办赚他上山。”
宋江问道:“你如何去赚他上山?”
汤隆去宋江耳边低低说了数句。
宋江笑道:“此计大妙!”
吴学究道:“再用得三个人,同上东京走一遭:一个到京收买烟火药料并炮内用的药材,两个去取凌统领家老小。”
彭玘见了,便起身禀宋江道:“若得一人到颍州取得小弟家眷上山,实拜成全之德。”
宋江便道:“团练放心。
便请二位修书,小可自教人去。”
便唤杨林,可将金银书信,带领伴当前往颍州取彭玘将军老小。
薛永扮作使枪棒卖药的,往东京取凌统领老小。
李云扮作客商,同往东京收买烟火药料等物。
乐和随汤隆同行,又帮薛永往来作伴。
一面先送时迁下山去了。
次后且叫汤隆打起一把钩镰枪做样,却叫雷横提调监督。
原来雷横祖上也是打铁出身。
再说汤隆打起钩镰枪样子,教山寨里打军器的照着样子打造,自有雷横提督,不在话下。
大寨做个送路筵席,当下杨林、薛永、李云、乐和、汤隆辞别下山去了。
次日又送戴宗下山,往来探听事情。
这段话一时难尽。
这里且说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
次日,踅进城来,寻问金枪班教师徐宁家。
有人指点道:“入得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子门便是。”
时迁转入班门里,先看了前门;次后踅来相了后门,见是一带高墙,墙里望见两间小巧楼屋,侧手却是一根戗柱。
时迁看了一回,又去街坊问道:“徐教师在家里么?”
人应道:“敢在内里随直未归。”
时迁又问道:“不知几时归?”
人应道:“直到晚方归来,五更便去内里随班。”
时迁叫了“相扰”,且回客店里来,取了行头,藏在身边,分付店小二道:“我今夜多敢是不归,照管房中。”
小二道:“但放心自去干事,并不差池。”
再说时迁入到城里,买了些晚饭吃了,却踅到金枪班徐宁家左右看时,没一个好安身去处。
看看天色黑了,时迁捵入班门里面。
是夜,寒冬天色,却无月光。
时迁看见土地庙后一株大柏树,便把两只腿夹定,一节节扒将上去树头顶,骑马儿坐在枝柯上。
悄悄望时,只见徐宁归来,望家里去了。
又见班里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把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
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
但见: 角韵才闻三弄,钟声早转初更。
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
六街三市,但闻喝号提铃;万户千家,各自关门闭户。
对青灯学子攻经史,秉画烛佳人上绣床。
这时迁见班里静悄悄地,却从树上溜将下来,踅到徐宁后门边,从墙上下来,不费半点气力,扒将过去,看里面时,却是个小小院子。
时迁伏在厨房外张时,见厨房下灯明,两个丫环兀自收拾未了。
时迁却从戗柱上盘到博风板边,伏做一块儿。
张那楼上时,见那金枪手徐宁和娘子正对坐炉边向火,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孩儿。
时迁看那卧房里时,见梁上果然有个大皮匣拴在上面。
卧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
衣架上挂着各色衣服。
徐宁口里叫道:“梅香,你来与我折了衣服。”
下面一个丫嬛上来,就侧手春台上先折了一领紫绣圆领,又折一领官绿衬里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绣踢串,一个护项彩色锦帕,一条红绿结子,并手帕一包。
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
时迁都看在眼里。
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
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
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
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
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
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
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
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嬛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
那五个人都睡着了。
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
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觉来,便唤丫嬛起来烧汤。
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
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
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
听得丫嬛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
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
这个女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
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
徐宁洗漱了,叫荡些热酒上来。
丫嬛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
时迁听得徐宁下楼,叫伴当吃了饭,背着包袱,拕了金枪出门。
两个梅香点着灯送徐宁出去。
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槅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
两个丫嬛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
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
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
时迁做老鼠叫,丫嬛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
因厮打,这般响。”
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
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
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
有诗为证: 狗盗鸡鸣出在齐,时迁妙术更多奇。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
且说时迁奔出城外,到客店门前,此时天色未晓。
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还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行到四十里外,方才去食店里打火做些饭吃。
只见一个人也撞将入来,时迁看时,不是别人,却是神行太保戴宗。
见时迁已得了物,两个暗暗说了几句话,戴宗道:“我先将甲投山寨去,你与汤隆慢慢地来。”
时迁打开皮匣,取出那副雁翎锁子甲来,做一包袱包了。
戴宗拴在身上,出了店门,作起神行法,自投梁山泊去了。
时迁却把空皮匣子明明的拴在担子上,吃了饭食,还了打火钱,挑上担儿,出店门便走。
到二十里路上,撞见汤隆,两个便入酒店里商量。
汤隆道:“你只依我从这条路走,但过路上酒店、饭店、客店,门上若见有白粉圈儿,你便可就在那店里买酒买肉吃。
客店之中,就便安歇。
特地把这皮匣子放在他眼睛头。
离此间一程外等我。”
时迁依计去了。
汤隆慢慢地吃了一回酒,却投东京城里来。
且说徐宁家里。
天明,两个丫嬛起来,只见楼门也开了,下面中门大门都不关。
慌忙家里看时,一应物件都有。
两个丫嬛上楼来对娘子说道:“不知怎地门户都开了,却不曾失了物件。”
娘子便道:“五更里听得梁上响,你说是老鼠厮打,你且看那皮匣子没甚么事?”
两个丫嬛看了,只叫得苦:“皮匣子不知那里去了!”
那娘子听了,慌忙起来道:“快央人去龙符宫里报与官人知道,教他早来跟寻!”
丫嬛急急寻人去龙符宫报徐宁,连连央了三替人,都回来说道:“金枪班直随驾内苑去了,外面都是亲军护御守把,谁人能勾入去?
直须等他自归。”
徐宁妻子并两个丫嬛如热鏊子上蚂蚁,走投无路,不茶不饭,慌做一团。
徐宁直到黄昏时候,方才卸了衣袍服色,着当直的背了,将着金枪,径回家来。
到得班门口,邻舍说道:“娘子在家失盗,等候得观察不见回来。”
徐宁吃了一惊,慌忙奔到家里。
两个丫嬛迎门道:“官人五更出去,却被贼人闪将入来,单单只把梁上那个皮匣子盗将去了!”
徐宁听罢,只叫那连声的苦,从丹田底下直滚出口角来。
娘子道:“这贼正不知几时闪在屋里?”
徐宁道:“别的都不打紧,这副雁翎甲乃是祖宗留传四代之宝,不曾有失。
花儿王太尉曾还我三万贯钱,我不曾舍得卖与他,恐怕久后军前阵后要用。
生怕有些差池,因此拴在梁上。
多少人要看我的,只推没了。
今次声张起来,枉惹他人耻笑。
今却失去,如之奈何?”
徐宁一夜睡不着,思量道:“不知是甚么人盗了去?
也是曾知我这副甲的人。”
娘子想道:“敢是夜来灭了灯时,那贼已躲在家里了。
必然是有人爱你的,将钱问你买不得,因此使这个高手贼来盗了去。
你可央人慢慢缉访出来,别作商议,且不要打草惊蛇。”
徐宁听了,到天明起来,在家里纳闷。
怎见得徐宁纳闷?
正是: 凤落荒坡,尽脱浑身羽翼;龙居浅水,失却颔下明珠。
蜀王春恨啼红,宋玉悲秋怨绿。
吕虔亡所佩之刀,雷焕失丰城之剑。
好似蛟龙缺云雨,犹如舟楫少波涛。
奇谋勾引来山寨,大展擒王铁马蹄。
当日金枪手徐宁正在家中纳闷,早饭时分,只听得有人扣门。
当直的出来问了姓名,入去报道:“有个延安府汤知寨儿子汤隆,特来拜望哥哥。”
徐宁听罢,教请汤隆进客位里相见。
汤隆见了徐宁,纳头拜下,说道:“哥哥一向安乐!”
徐宁答道:“闻知舅舅归天去了,一者官身羁绊,二乃路途遥远,不能前来吊问。
并不知兄弟信息,一向正在何处?
今次自何而来?”
汤隆道:“言之不尽。
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命蹇,一向流落江湖。
今从山东径来京师探望兄长。”
徐宁道:“兄弟少坐。”
便叫安排酒食相待。
汤隆去包袱内取出两锭蒜条金,重二十两,送与徐宁,说道:“先父临终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
为因无心腹之人,不曾捎来。
今次兄弟特地到京师纳还哥哥。”
徐宁道:“感承舅舅如此挂念。
我又不曾有半分孝顺之心,怎地报答?”
汤隆道:“哥哥休恁地说。
先父在日之时,只是想念哥哥这一身武艺,只恨山遥水远,不能勾相见一面,因此留这些物与哥哥做遗念。”
徐宁谢了汤隆,交收过了,且安排酒来管待。
汤隆和徐宁饮酒中间,见徐宁眉头不展,面带忧容。
汤隆起身道:“哥哥如何尊颜有些不喜?
心中必有忧疑不决之事。”
徐宁叹口气道:“兄弟不知,一言难尽。
夜来家间被盗!”
汤隆道:“不知失去了何物?”
徐宁道:“单单只盗去了先祖留下那副雁翎锁子甲,又唤做赛唐猊。
昨夜失了这件东西,以此心下不乐。”
汤隆道:“哥哥那副甲,兄弟也曾见来,端的无比。
先父常常称赞不尽。
却是放在何处来,被盗了去?”
徐宁道:“我把一个皮匣子盛着,拴缚在卧房中梁上,正不知贼人甚么时候入来盗了去。”
汤隆问道:“却是甚等样皮匣子盛着?”
徐宁道:“我是个红羊皮匣子盛着,里面又用香绵裹住。”
汤隆假意失惊道:“红羊皮匣子?
不是上面有白线刺着绿云头如意、中间有狮子滚绣球的?”
徐宁道:“兄弟,你那里见来?”
汤隆道:“小弟夜来离城四十里,在一个村店里沽些酒吃,见个鲜眼睛黑瘦汉子担儿上挑着。
我见了,心中也自暗忖道:‘这个皮匣子却是盛甚么东西的?’
临出门时,我问道:‘你这皮匣子作何用?’
那汉子应道:‘原是盛甲的,如今胡乱放些衣服。’
必是这个人了。
我见那厮却是闪肭了腿的,一步步捱着了走。
何不我们追赶他去?”
徐宁道:“若是赶得着时,却不是天赐其便!”
汤隆道:“既是如此,不要担阁,便赶去罢。”
徐宁听了,急急换了麻鞋,带了腰刀,提条朴刀,便和汤隆两个出了东郭门,拽开脚步,迤逦赶来。
前面见有白圈壁上酒店里,汤隆道:“我们且吃碗酒了赶,就这里问一声。”
汤隆入得门坐下,便问道:“主人家,借问一问:曾有个鲜眼黑瘦汉子挑个红羊皮匣子过去么?”
店主人道:“昨夜晚是有这般一个人,挑着个红羊皮匣子过去了。
一似腿上吃跌了的,一步一攧走。”
汤隆道:“哥哥你听,却何如?”
徐宁听了,做声不得。
有诗为证: 汤隆诡计赚徐宁,便把黄金表至情。
诱引同归忠义寨,共施威武破雄兵。
且说两个人连忙还了酒钱,发门便去。
前面又见一个客店,壁止硼那白圈。
汤隆立住了脚,说道:“哥哥,兄弟走不动了,和哥哥且就这客店里歇了,明日早去赶。”
徐宁道:“我却是官身,倘或点名不到,官司必然见责,如之奈何?”
汤隆道:“这个不用兄长忧心,嫂嫂必自推个事故。”
当晚又在客店里问时,店小二答道:“昨夜有一个鲜眼黑瘦汉子,在我店里歇了一夜,直睡到今日小日中,方才去了。
口里只问山东路程。”
汤隆道:“恁地可以赶了。
明日起个四更,定是赶着,拿住那厮,便有下落。”
当夜两个歇了。
次日起个四更,离了客店,两个又迤逦赶来。
汤隆但见壁上有白粉圈情报,便做买酒买食,吃了问路,处处皆说得一般。
徐宁心中急切要那副甲,只顾跟随着汤隆赶了去。
看看天色又晚了,望见前面一所古庙,庙前树下,时迁放着担儿在那里坐地。
汤隆看见叫道:“好了,前面树下那个,不是哥哥盛甲的匣子?”
徐宁见了,抢向前来,一把揪住时迁,喝道:“你这厮好大胆!
如何盗了我这副甲来?”
时迁道:“住,住,不要叫!
是我盗了你这副甲来,你如今却是要怎地?”
徐宁喝道:“畜生无礼,倒问我要怎地!”
时迁道:“你且看匣子里有甲也无。”
汤隆便把匣子打开看时,里面却是空的。
徐宁道:“你这厮把我这副甲那里去了?”
时迁道:“你听我说。
小人姓张,排行第一,泰安州人氏。
本州有个财主,要结识老种经略相公,知道你家有这副雁翎锁子甲,不肯货卖,特地使我同一个李三两人来你家偷盗,许俺们一万贯。
不想我在你家柱子上跌下来,闪肭了腿,因此走不动。
先教李三把甲拿了去,只留得空匣在此。
你若要奈何我时,我到官司,只是拚着命,就打死我也不招,休想我指出别人来。
若还肯饶我官司时,我和你去讨这副甲还你。
不知尊意如何?”
徐宁踌躇了半晌,决断不下。
汤隆便道:“哥哥,不怕他飞了去,只和他去讨甲。
若无甲时,须有本处官司告理。”
徐宁道:“兄弟也说的是。”
三个厮赶着,又投客店里来歇了。
徐宁、汤隆监住时迁一处宿歇。
原来时迁故把些绢帛扎缚了腿,只做闪肭了脚。
徐宁见他又走不动,因此十分中只有五分防他。
三个又歇了一夜,次日早起来再行。
时迁一路买酒买肉陪告,又行了一日。
次日,徐宁在路上心焦起来,不知毕竟有甲也无。
有诗为证: 宝铠悬梁夜已偷,谩将空匣作缘由。
徐宁不解牢笼计,相趁相随到水头。
三人正走之间,只见路旁边三四个头口,拽出一辆空车子,背后一个人驾车;旁边一个客人,看着汤隆,纳头便拜。
汤隆问道:“兄弟因何到此?”
那人答道:“郑州做了买卖,要回泰安州去。”
汤隆道:“最好。
我三个要搭车子,也要到泰安州去走一遭。”
那人道:“莫说三个搭车,再多些也不计较。”
汤隆大喜,叫与徐宁相见。
徐宁问道:“此人是谁?”
汤隆答道:“我去年在泰安州烧香,结识得这个兄弟,姓李名荣,是个有义气的人。”
徐宁道:“既然如此,这张一又走不动,都上车子坐地。
只叫车客驾车了行。”
四个人坐在车子上,徐宁问时迁道:“你且说与我那个财主姓名。”
时迁吃逼不过,三回五次推托,只得胡乱说道:“他是有名的郭大官人。”
徐宁却问李荣道:“你那泰安州曾有个郭大官人么?”
李荣答道:“我那本州郭大官人,是个上户财主,专好结识官宦来往,门下养着多少闲人。”
徐宁听罢,心中想道:“既有主坐,必不碍事。”
又见李荣一路上说些枪棒,唱几个曲儿,不觉的又过了一日。
话休絮烦。
看看到梁山泊只有两程多路,只见李荣叫车客把葫芦去沽些酒来,买些肉来,就车子上吃三杯。
李荣把出一个瓢来,先倾一瓢来劝徐宁,徐宁一饮而尽。
李荣再叫倾酒,车客假做手脱,把这一葫芦酒都倾翻在地下。
李荣喝骂车客再去沽些。
只见徐宁口角流涎,扑地倒在车子上了。
李荣是谁?
却是铁叫子乐和。
三个从车上跳将下来,赶着车子,直送到旱地忽律朱贵酒店里。
众人就把徐宁扛扶下船,都到金沙滩上岸。
宋江已有人报知,和众头领下山接着。
徐宁此时麻药已醒,众人又用解药解了。
徐宁开眼见了众人,吃了一惊,便问汤隆道:“兄弟,你如何赚我来到这里?”
汤隆道:“哥哥听我说。
小弟今次闻知宋公明招接四方豪杰,因此上在武冈镇拜黑旋风李逵做哥哥,投托大寨入伙。
今被呼延灼用连环甲马冲阵,无计可破。
是小弟献此钩镰枪法,只除是哥哥会使。
因此定这条计,使时迁先来盗了你的甲,却教小弟赚哥哥上路,后使乐和假做李荣,过山时,下了蒙汗药,请哥哥上山来坐把交椅。”
徐宁道:“都是兄弟送了我也!”
宋江执杯向前陪告道:“见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
万望观察怜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林冲也来把盏陪话道:“小弟亦在此间,多说兄长清德,休要推却。”
徐宁道:“汤隆兄弟,你却赚我到此,家中妻子必被官司擒捉,如之奈何?”
宋江道:“这个不妨,观察放心,只在小可身上,早晚便取宝眷到此完聚。”
有诗为证: 钩镰枪法古今稀,解破连环铁马蹄。
不是徐宁施妙手,梁山怎得解重围?
晁盖、吴用、公孙胜都来与徐宁陪话,安排筵席作庆。
一面选拣精壮小喽啰学使钩镰枪法,一面使戴宗和汤隆星夜往东京搬取徐宁老小。
话休絮繁。
旬日之间,杨林自颍州取到彭玘老小,薛永自东京取到凌振老小,李云收买到五车烟火药料回寨。
更过数日,戴宗、汤隆取到徐宁老小上山。
徐宁见了妻子到来,吃了一惊,问是如何便得到这里,妻子答道:“自你转背,官司点名不到,我使了些金银首饰,只推道患病在床,因此不来叫唤。
忽见汤叔叔赍着雁翎甲来说道:‘甲便夺得来了,哥哥只是于路染病,将次死在客店里,叫嫂嫂和孩儿便来看视。’
把我赚上车子。
我又不知路径,迤逦来到这里。”
徐宁道:“兄弟,好却好了,只可惜将我这副甲陷在家里了。”
汤隆笑道:“我教哥哥欢喜,打发嫂嫂上车之后,我便复翻身去赚了这甲,诱了这两个丫嬛,收拾了家中应有细软,做一担儿挑在这里。”
徐宁道:“恁地时,我们不能勾回东京去了。”
汤隆道:“我又教哥哥再知一件事来:在半路上撞见一伙客人,我把哥哥的雁翎甲穿了,搽画了脸,说哥哥名姓,劫了那伙客人的财物。
这早晚,东京已自遍行文书捉拿哥哥。”
徐宁道:“兄弟,你也害得我不浅!”
晁盖、宋江都来陪话道:“若不是如此,观察如何肯在这里住。”
随即拨定房屋与徐宁安顿老小。
众头领且商议破连环马军之法。
此时雷横监造钩镰枪已都完备,宋江、吴用等启请徐宁教众军健学使钩镰枪法。
徐宁道:“小弟今当尽情剖露,训练众军头目,拣选身材长壮之士。”
众头领都在聚义厅上看徐宁选军,说那个钩镰枪法。
不争山寨之人学了这件武艺,有分教:三千甲马,斗时脑裂蹄崩;一个英雄,见后魂飞魄丧。
正是:撺掇天罡来聚会,招摇地煞共相逢。
毕竟金枪徐宁怎地敷演钩镰枪法,且听下回分解。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施耐庵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