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其三的辑评。
yōu mèng yǐng juǎn sān qí sān。
幽梦影 · 卷三 · 其三。
zhāng cháo。
张潮。
chūn fēng rú jiǔ,
春风如酒,
xià fēng rú míng,
夏风如茗,
qiū fēng rú yān,
秋风如烟,
dōng fēng rú jiāng jiè。
冬风如姜芥。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三 · 其三的拼音版。
张潮 · 清代 · 文
佛氏云:「日月在须弥山腰。」果尔,则日月必是绕山横行而后可,苟有升有降,必为山巅所碍矣。又云:「地上有阿耨达池,其水四出,流入诸印度。
创新庵,不若修古庙;读生书,不若温旧业。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沈,美人不可见其夭。
予尝集诸法帖字为诗。字之不复而多者,莫善于《千字文》,然诗家目前常用之字,犹苦其未备。如天文之烟、霞、风、雪,地理之江、山、塘、岸,时令之春、宵、晓、暮,人物之翁、僧、渔、樵,花木之花、柳、苔、萍,鸟兽之蜂、蝶、莺、燕,宫室之台、栏、轩、窗,器用之舟、船、壶、杖,人事之梦、忆、愁、恨,衣服之裙、袖、锦、绮,饮食之茶、浆、饮、酌,身体之须、眉、韵、态,声色之红、绿、香、艳,文史之骚、赋、题、吟,数目之一、三、双、半,皆无其字。
平、上、去、入,乃一定之至理。然入声之为字也少,不得谓凡字有四声也。世之调平仄者,于入声之无其字者,往往以不相合之音隶于其下。
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蝇集人面,蚊嘬人肤,不知以人为何物?
苏辙 · 宋代 · 诗
连宵暑雨气如秋,过客不来谁与游。赖有澹台肯相顾,坐令彭泽未能休。琴疏不办弹新曲,学废谁令致束脩。
梅尧臣 · 宋代 · 诗
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况命使于家,其美世为寡。
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莫怪寒梅独多叶,只缘乐府有新诗。
吴人惜燕骏,燕马卧吴家。毛骨从前贵,关山欲去赊。草深闲楚泽,力尽忆胡沙。
陈献章 · 明代 · 诗
孝子已为人所称,世间留者乃何情。故乡莫作多时别,阿母坟头草又生。
陆深 · 明代 · 诗
我爱西岩好,桑干绕帝城。黄金台下骏,细柳月中营。
楼钥 · 宋代 · 诗
昔幸参朝列,于公更有连。规模包世界,风义薄云天。送别诗犹在,贻书墨尚鲜。
欧阳建 · 明代 · 诗
圭江南下水粼粼,荡涤冈州十载尘。墉隼自潜安用武,釜鱼翻活肯忘恩。霾云飞去山头露,皓月照来天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