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田文门下的食客冯谖,被众人视为低贱之辈。
一朝买回道义返归,百代之后独享盛名。
方知寒微门客不可轻视,能使主人功业得以成就。
试问华美车驾与珠玉装点的富贵,怎比得上一位地位卑贱的书生?
以上为【咏史】的翻译。
注释
1. 田氏: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以养士三千著称
2. 冯公:即冯谖,《战国策》载其弹铗而歌后为孟尝君“市义”
3. 市义:指冯谖替孟尝君至薛地免债焚券,为民“买义”之事
4. 下客:门客中等级最低者,冯谖初入田门被列为下客
5. 高车:古代显贵者所乘马车,《史记》有“高车驷马”之载
6. 珠履:缀珠的鞋,《史记》载春申君门客“皆蹑珠履”
7. 书生:指冯谖,其身份为策士文人
以上为【咏史】的注释。
评析
此诗借战国冯谖故事阐发“贱中存贵”的哲理,通过“下客”与“功业”的因果对照,颠覆传统价值判断。皎然以史家笔法融合禅门平等观,在“高车珠履”与“卑贱书生”的意象对比中,完成对世俗荣华的解构,彰显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
以上为【咏史】的评析。
赏析
全诗八句四转意绪,形成“抑-扬-议-叹”的层进结构。前两句以“门下客”“众中贱”极写冯谖寒微,三四句突转“市义”“独擅”,构成戏剧性反差。后四句转入议论,“始知”二字带出历史洞见,“借问”句以珠履华车反衬书生价值,最终在诘问中完成主题升华。皎然巧妙化用《战国策》典故,将冯谖“三歌弹铗”“薛地市义”等史实浓缩为诗意表达,既承袭左思《咏史》传统,又注入禅宗“破除分别见”的思维,在唐代咏史诗中独树一帜。
以上为【咏史】的赏析。
辑评
1.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皎公此作真得咏史三昧,不著议论而正气凛然,末联质诸高车珠履,尤见衲子本色。”
2. 贺裳《载酒园诗话》:“释子中罕有咏史佳篇,皎然‘始知下客不可轻’句,既见史识,复存禅理。”
3. 丁福保《全唐诗话续编》:“‘卑贱一书生’五字,为千古寒士吐气,较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更见风骨。”
4. 乔亿《大历诗略》:“通篇以议论为诗而不失形象,‘市义还’三字括尽《国策》三千言。”
5.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后四句蝉联而下,一气流注,足破世人以衣冠取人之陋。”
以上为【咏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