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郊爽气薄西山,山下平湖水接天。
十里香风荷盖浪,一川霁景柳丝烟。
玉虹遥亘星河上,翠阁双悬日月前。
疏直承明已四年,殊恩重侍五云边。
敢持橐笔依严陛,喜进诗书彻御筵。
雪湿龙楼延爱景,春生麟罽囿祥烟。
内阁重叨侍从班,侵晨幄殿觐天颜。
丝纶垂问怜疏远,樗栎无遗激钝顽。
华盖云容笼阁道,居庸御气绕燕山。
诏移闽节入紬书,凡例森严愧学疏。
执简七旬陈薄技,循墙三命拜新除。
南薰歌蔼无为治,东壁光遥太乙居。
荆南巨镇雄全楚,控带中原自古然。
江汉东流横宇宙,岷峨西望接云烟。
城环鹤泽流风在,台耸龙山盛事传。
间岁淮南送北征,今从燕北饯南行。
三年一会难为别,万里相思可奈情。
候馆霜晴荒草白,官河风尽片帆轻。
皇华遣使见成周,直指巡行汉礼优。
岂意非才登此选,共知渊虑遍南州。
严乡公论应多忝,乌鸟私情得少酬。
侍经屡得被恩纶,特命乘轺纠外臣。
敢用六条明汉典,要令百粤沐尧仁。
绣衣春蔼萱花茂,金带光浮荔子新。
文武全材信丈夫,奇哉述律策勋殊。
铜标界海光东汉,卉服浮江格有虞。
日月照临蝼蚁穴,丹青点染犬羊图。
五云深护碧帘栊,面锡纶音简帝衷。
两被特恩旬浃内,三登讲席五年中。
风光荡荡乾坤大,寸草依依犬马忠。
故人意气厚难忘,况在皇州滦水阳。
管鲍于今无一二,皋夔自昔比寻常。
冯高喜隔尘嚣远,拂坐时闻草树香。
沙明潦尽路萦回,僧舍埋云石点苔。
山影四围青欲合,草花五色锦成堆。
起瞻北阙天光近,坐醉西风野兴催。
盘盘绝顶抚峥嵘,目尽天涯一掌平。
海气腾空摇铁刹,山风卷雾净金城。
鞲鹰秋健诸酋帐,苑马宵肥七校营。
联冈叠阜卫神都,万幕平沙八阵图。
朝柱星垣周社稷,宗藩盘石汉规模。
官堤亘野丰青草,禁御深林暗碧榆。
碧树风微紫殿清,衣冠鹄立侍前楹。
遗经毕讲陈愚戆,特命中颁拜宠荣。
久污清华多士骇,独怜驽怯圣君明。
中庭玉树戏斑衣,红药阶前对紫微。
铁石广平新赋就,风流太傅一枰围。
六经议论回天地,平日情怀在布韦。
讲帷启沃寸心丹,赤舄居东鼻吸酸。
家学于今扬世美,庙堂自昔叹才难。
湖山时雨沾封内,锦绣春风散履端。
宸心简注久金瓯,分陕东南第一州。
夙望遂谐多士愿,先声已解远人忧。
百年版籍承平久,故国城池景物幽。
穆穆西清讲幄重,黄封赐饮杏花中。
晴开步障衣笼锦,香沁流霞颊晕红。
千载奇逢酣圣泽,一时凡骨尽仙风。
东风拂面又清明,共揖西山晓出城。
杨柳数村烟外过,杏花十里雪中行。
凤毛世表贤臣瑞,马踣人传故相茔。
先德深培似大椿,拂云枝叶势轮囷。
袭封乡国湖山重,联职清华雨露新。
书砚再传垂百世,箕裘一发系千钧。
成均高选典宸仪,便佩金鱼服紫衣。
自昔朝廷崇礼乐,从今门户益光辉。
肃班胪唱严丹陛,列侍官联接紫微。
上京两月得从容,视草堂前华影重。
黄阁宣麻书数纸,大官尚酝日千钟。
题名已愧联群玉,善颂惟知儗华封。
分班扈跸到滦京,侍从官闲暑气清。
圣主素知吾道重,颁香特遣孔林行。
中原庙貌山川古,万代纲常日月明。
葱葱佳气拥龙光,尊湛流霞手炷香。
温诏面宣乘驲使,明禋心报绂麟乡。
金茎团露瑶台润,紫菊含风翠琐凉。
宿有周庐候有亭,兴王规制陋西京。
日明草色千川碧,云接松林万里平。
宝轸薰风阊阖肃,清台午漏泰阶明。
大安御阁埶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
虹绕金堤晴浪细,龙蟠粉堞翠冈平。
众星拱北乾坤大,万国朝元日月明。
乘舆清暑记初程,诏选文臣扈从行。
三字冰衔儒服贵,千年汗简史家名。
下抡葑菲惭庸学,再上蓬瀛荷圣情。
巡守绥畿甸,游从览近风。
山川随地异,声教此时同。
王业艰难远,神都制作雄。
黄屋如天运,纡徐再浃旬。
庆云笼左纛,甘雨净前尘。
非避炎曦烈,将惇磐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