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

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

翠微云敛日沈空,叫彻青冥怨不穷。


连臂影垂溪色里,断肠声尽月明中。


静含烟峡凄凄雨,高弄霜天袅袅风。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


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


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

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


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


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䙰褷。

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


偶因陇树相迷至,唯恐边风却送回。


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


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


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渑池城郭半遗基,无限春愁挂落晖。


柳渡风轻花浪绿,麦田烟暖锦鸡飞。


相如忠烈千秋断,二主英雄一梦归。

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


渭水远含秋草渡,汉陵高枕夕阳天。


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落日停桡古渡边,古今踪迹一苍然。


平沙尽处云藏树,远吹收来水定天。


正困东西千里路,可怜潇洒五湖船。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


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


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凤辇东归二百年,九成宫殿半荒阡。

魏公碑字封苍藓,文帝泉声落野田。

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

风有危亭月有台,平津阁畔好裴回。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已得静居从马歇,不堪行色被蝉催。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依依芳树拂檐平,绕竹清流浸骨清。


爱弄绿苔鱼自跃,惯偷红果鸟无声。


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


晋阳起义寻常见,湖口屯营取次闻。


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

小园晴日见寒梅,一寸乡心万里回。


春日暖时抛笠泽,战尘飞处上琴台。


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九曲河冰半段来,严霜结出劲风裁。


非时已认蝉飘翼,到海须忧蚌失胎。


千里风清闻戛玉,几人东下忆奔雷。

漠漠苍苍未五更,宿禽何处两三声。


若非西涧回波触,即是南塘急雨惊。


金屋独眠堪寄恨,商陵永诀更牵情。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

杨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


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


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


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


两桨惯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来车。


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

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


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


惯识江南春早处,长惊蓟北梦回时。

一叶飘然夕照沈,世间何事不经心。


几人欲话云台峻,独我方探禹穴深。


鸡檄固应无下策,鹤书还要问中林。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


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


鵁鶄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


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