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羽毛䬏飔双掌赤,磊落奇姿骋雄特。
兴庆池中得隽归,欢声已遍长安陌。
斗罢梳翎向大堤,雪花消处净无泥。
青云轩,南海湄。
绿窗洞然启,云山见参差。
轩中之人冰雪姿,文采晔晔珊瑚枝。
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
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
予本樗散材,弱龄弄柔翰。
孤踪半天下,似为名利绊。
缪膺春闱召,京邑恣游玩。
江陵城南好沙市,北贾南商总来聚。
舟航日夜怕南风,赖有黄潭可藏避。
近市人多临水居,美人卖酒常当垆。
昭王喜下士,曾筑黄金台。
玉帛贲丘樊,英杰咸归来。
剧辛与乐毅,亦足称奇才。
北京古名都,士习素豪雄。
伊昔有荆卿,畅饮燕市中。
悲歌和渐离,逸气犹长虹。
都城逾万雉,甲第相绵联。
文窗夹绣户,旦夕鸣管弦。
讴歌乐熙皞,旷怀似神仙。
六经寓圣言,焕如日星光。
人文幸斯睹,万古明纲常。
虽云厄秦火,犹赖汉表章。
榆林青山下,云是古长城。
古人不可见,长城今亦平。
空馀饮马窟,泉水喜犹清。
入夕雨初霁,浮云净如扫。
华月忽东升,寒光满晴昊。
天香落丹桂,珠露缀瑶草。
我闻古仙人,皓齿赪玉颜。
餐霞饮沆瀣,来往三神山。
每欲从之游,逸驾邈难攀。
穷巷屏人迹,不为尘俗混。
粗衣与粝食,寡欲中鲜吝。
徼福非所希,安贫乃吾分。
永夕秋风至,长空度征雁。
徘徊步前墀,顾影空自叹。
凉露沾衣裳,明月转银汉。
倚剑登高台,流盻青云端。
天地自高厚,节序如循环。
山川空历历,岁月去不还。
丹山有凤凰,身备五采文。
饮啄异凡鸟,不入鸡鹜群。
和鸣在朝阳,高举入青云。
粲粲五色丝,织成云锦章。
深闺亲剪制,为君作衣裳。
时时幸披拂,佩服媚容光。
明月何皎皎,流辉照我床。
起来弹素琴,音韵振琳琅。
忽忆平生友,别来似参商。
猗猗云间竹,直干参天长。
卑枝集繁露,劲节饱严霜。
频年不结实,彩凤徒翱翔。
世道良悠悠,时序还草草。
凉风凄以寒,庭树日以槁。
人非金石固,容华岂长好。
春至淑气和,百卉媚芳姿。
此时二八妇,对景动忧思。
折花插蝉鬓,览镜画蛾眉。
逍遥穹壤间,端居感流序。
岁月迭推迁,草木有荣悴。
劳生谅奚庸,顾为形役累。
平生爱明胜,寻幽起辞远。
折花度瑶涧,扪萝陟层巘。
目穷数百里,身历千万转。
重华去云久,千载有遗踪。
韶音已寂寥,石洞犹穹窿。
秋风吹古桂,朝阳老孤桐。
书舍大如斗,烦暑苦郁蒸。
危阑俯长江,晚来试一凭。
披襟待明月,坐爱风泠泠。
人生重离别,君去何匆匆。
携手上河梁,绮筵散香风。
波荡鸭头绿,花开腥血红。
斋居夜岑寂,万籁声已沉。
怀人耿不寐,幽思盈素襟。
此情孰能写,试理膝上琴。
林塘幽处搆华亭,四面波光照眼清。
柳影昼移当几席,荷香时觉到书屏。
石栏冷逼琅玕玉,水竹寒生翡翠翎。
我爱高门好弟兄,东湖亭子十分清。
传家喜有书充屋,遗子不烦金满籯。
讲贯要明天下理,咿唔常听月中声。
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